程序員觀世界 數據進化論

程序員觀世界 數據進化論

1 概念
數據是自然界中數量的抽象,它本身沒有實質的意義,當對數據加上了數量單位,
也就是有了物理學的量綱,加上背景描述,也就是計算機領域說的上下文,它就
具有了實質意義,這時數據就進化成了信息。在數據庫中,它常常表現爲其中的
一條記錄。對成千上萬的信息,進行統計分析等方法的處理,得到了規律的總結。
這些概況性的描述,成了知識。信息的有用性是時效性很強的,也就是有效期很短,
知識的有用性可以持續相當長的時間。知識的用途之一是預測未來。知識有概念性的
和程序性的。概念性的知識提高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水平,程序性的知識指導了我們
的生產與生活實踐。

2 信息時代人的工作
把數據採集到,並且傳輸到數據庫中,這是傳感器的工作,把數據結構化成信息,使它在
數據庫中成爲記錄,並且便於查詢,這是數據庫開發人員的工作。運用統計等方法分析信息,
得到知識,這是數據分析師的工作,把知識以編程的方式輸入到計算機中,讓計算機自動化完成
數據分析師的工作,這是軟件工程師的工作。以編程的方式,實現一個神經網絡之類的算法,
把知識自動化從計算機的外部,提取到計算機的內部,存儲進神經網絡之中,這是人工智能
工程師的工作。知識是自然界中一直存在的邏輯規律。
科學家的工作是發現知識,採集到知識,就像一千萬年前的古猿採集野果一樣。哲學家負責比知識
更抽象與高深的部分,這羣人描述智慧,包括對世界最本質的認識,生產知識的方法論等。

3數據到智慧的表示方式
數據在物理世界中是連續的量,在計算機的邏輯世界中是離散的量。從連續量到離散量的轉換過程是編碼。
轉換過程的檢測錯誤與糾正錯誤之類的任務,由通信理論的知識負責處理。
對信息的表示的方法是數據庫與數據結構這兩個課程的知識。
對知識的表示方式有知識圖譜,神經網絡,表格數據,計算機程序等。
對智慧的表示方式,目前還不存在。我個人認爲智慧等同於形式化方法的本身。
機牀是工業母機,它是用來製造機器的機器。而智慧恰恰是知識之母,它是用來發現知識的知識。
數學中的很多思想屬於智慧的範圍,各個學科中的建模的方法也應該是智慧的範圍。

4數據到智慧的影響範圍
在時間與空間的角度上來看,數據的描述空間很小,時間跨度很小,也就是它的粒度是最小的。
再到信息與知識,描述的空間範圍擴大了很大,時間跨度也大了很多,它的粒度是中等的。
而智慧是適用於整個宇宙空間與時間範圍的。智慧的研究主題有兩個,一個是結構,一個是平衡。
結構最常見的是多層級組成的樹形結構,這是一個金字塔的結構。從建築到物質組成,生物,到社會
都能見到樹形結構的身影。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它的經典描述是熱力學的第二定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