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學通python——第二天

常用的內置常量:

None True False


邏輯假值:

None False 0  ‘’(空字符串) ()  []  {} (空元組,空列表,空字符串)


邏輯運算:

and or not

三者都是短路運算,返回決定最終結果的操作數,後面的不會計算

比較運算符:

可以連用,如1<2<3 返回True

字符串/字符可以比較大小,但是不能和數值進行運算,如 'a'<'b' 返回True,按ASCII比較


其他邏輯字符:

is 兩個對象引用都指向同樣的對象 返回True

is not 類似

in: 成員操作符,當某個數據存在與包含多個成員的數據類型(如字符串,列表,元組,字典等)之中,返回 True,否則False;

特別的,成員操作符對於字典來說檢查的是鍵成員,而不是值成員

not in 類似

序列:

字符串,列表,元組

序列中成員有兩種表達方式,一種是正向引用[0,1,2,3……],另外一種逆向引用[-1,-2,-3,……]

序列切片:

list[start:end:step]   在區間[start,end) 中按步長 step,其中的參數可以缺省

常用函數:len(s), min(s), max(s), sum(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