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工作中的性能測試介紹

一、文檔目的

  • 幫助大家瞭解性能測試流程
  • 提高性能測試意識,識別、排查性能隱患

二、性能測試簡介

1、概念

模擬併發用戶訪問系統,根據監控的指標來評估系統的性能。

2、目的

  • 驗證上線功能點是否滿足性能指標
  • 找出服務器的承壓能力,作爲優化和擴展的評估資料
  • 減少宕機風險,提高用戶體驗

3、分類

類別

含義

壓力測試

模擬大量用戶向服務器產生負載,使服務器資源處於極限狀態並長時間運行

容量測試

一定用戶數,測試數據在不同數量級的情況下,系統承受的最佳容量

負載測試

測試服務器在滿足用戶要求的範圍內,能承載的最大用戶數

如上表格是根據不同的測試目的來劃分性能測試,我認爲更簡單的概括應該是:前端性能和後端性能

前端性能:主要表現在頁面加載,一般會通過優化加載方式,減少數據傳輸量來進行。

後端性能:主要涉及到接口的處理邏輯優化、服務器參數配置、硬件資源消耗等。

三、性能需求

1、需求來源

性能需求一般是在需求評審會議上由產品、架構師、開發一起討論決定的,可以從以下兩個點來展開:

  • 新系統
  • 產品、架構師在前期需求調研時,預估出可能造成大併發的點(大量用戶同時請求,大量計算型任務、頻繁操作數據庫等場景);
  • 舊系統
  • 根據生產環境日誌(ELK),統計出高頻訪問接口(動態資源),以此確定對應的業務場景
  • 線上曾經出現過性能問題的點,可作爲參考
  • 大型活動,例如搶紅包,直播,秒殺活動等
  • 主觀感受,功能測試時請求時間較長的點

2、併發量

  • 名詞解釋

TPS:服務器每秒處理的事務數,在大多數情況下和QPS可以等同;

併發數(VU):系統同時處理的請求/事務數

響應時間(RT):等於網絡傳輸時間+應用服務器處理時間+數據庫服務器處理時間,一般取90%時間

思考時間(TT):從業務角度來看,用戶在進行操作時,每次請求之間的時間間隔

  • 計算公式

經常會遇到“設置多大併發用戶數合適”的問題,在沒有任何思考時間(TT)的情況下,這裏有個公式:

VU(併發壓測用戶數) = TPS(每秒執行事務數) × RT(響應時間)

TPS計算方法(兩種):

1、ELK中kibana組件可以實時統計出線上接口訪問情況,選取三個月內訪問量最大的一天,然後縮小時間範圍,精確到半小時以內,進而計算出每秒最大峯值訪問量

2、 以半年或者三個月爲區間,提取某一天中接口的峯值訪問量,根據現網網卡的流量,分析一天中用戶的活躍時間段,然後採用二八原則(即80%的訪問是在20%的時間內完成),隨後計算出每秒的訪問量,即TPS

舉例:

假設理財社區半年內瀏覽帖子的日訪問量峯值是500萬(從日誌中提取);

現網網卡流量來看,每天社區活躍時間區間爲早上八點到晚上十點(08:00-22:00),共計14小時。

根據二八原則,400萬(500*80%)的訪問量是在2.8小時(14*0.2)內完成的,轉化成秒,

即TPS = 4000000/(2.8*3600) = 396

假設用戶每次打開帖子的響應時間是2秒,那麼此時併發數爲792

注:實際測試過程中,爲了模擬更多用戶,會在腳本中加大思考時間,這樣得到的併發用戶數就會變大,也更加仿真。

第一種方法更爲精確(推薦使用),第二種可能會有一定誤差。

3、接口文檔

在確定了具體的業務場景後,開發人員需要提供該業務的接口文檔,以便測試人員預估腳本的開發難度,準備測試數據等;

四、性能指標

  • 響應時間,理想情況,單個接口響應時間低於1秒,最多不能超過3秒
  • TPS是否達到預期值
  • 事務成功率不能低於98%
  • 服務器資源利用率

指標

閾值

備註

CPU

<70%

過高會導致系統服務不穩定

內存使用率

<70%

同上

磁盤使用率

<70%

同上

網絡帶寬

<70%

過高會導致網絡延遲,響應時間變長

五、系統架構

後端性能測試是基於接口來進行,瞭解系統架構,有利於我們知道接口的處理邏輯、數據流向,大概知道哪些地方可能會有瓶頸,因此也會在相應的地方添加監控。

graph TD

    A[客戶端]-->B[HTTP服務器]

    B -->C[應用服務器]

    C -->D[緩存]

    D -->E[數據庫]

六、測試計劃

性能測試是一個團隊協作完成的項目,需要各個部門配合,因此在測試前充分溝通、做好排期非常重要。

任務

具體內容

責任人

開始時間

完成時間

目前進展

備註

測試方案

           

測試環境

           

測試數據

           

腳本開發

           

執行測試

           

分析調優

           

測試報告

           

七、測試方案

根據具體的需求分爲單場景和混合場景,單場景主要是測試某個接口的性能極限,混合場景主要是更加仿真,盡最大可能模擬真實環境。

1、單場景

對單個業務場景進行基準測試,採用壓力逐步遞增的方式,找到性能拐點。

舉例:

場景

併發數

加壓時間(分)

平均時間(秒)

90%時間(秒)

TPS

瀏覽帖子

10

10

1

1.5

10

瀏覽帖子

20

10

     

瀏覽帖子

30

       

2、混合場景

對所有業務場景進行階梯式壓力發起,得到最佳處理能力(需要保持背景壓力和實時業務壓力不變)。

舉例:

場景

併發數

加壓時間(分)

平均時間(秒)

90%時間(秒)

TPS

瀏覽帖子

10

10

1

1.5

10

發帖

20

10

     

回覆帖子

20

       

舉例:一個系統除了瀏覽帖子這個場景外,還有其他的訪問壓力(發帖,回帖),在逐步對瀏覽帖子這個場景施壓的時候,需要把其他的壓力加上

3、穩定性測試

以混合場景,日常交易量的壓力對系統進行長時間(24小時以上)的穩定性測試,考察系統長期穩定運行情況。

八、評審

測試計劃、測試指標、測試方案需要拿出來讓各個部門共同討論決定,如果通過則可以進行下一步。

 

以上就是實際工作中的性能測試流程,可供參考。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