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8的新特性、部署、配置



——運維工程師.晨星

CentOS8\color{red}{一、CentOS8的新特性}



CentOS 官網文檔手冊
CentOS8 相關資料鏈接←01
CentOS8 相關資料鏈接←02
CentOS8 與CentOS7的區別


  • CentOS8最終於2019年9月24日發佈。由於這是一個源自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RHEL)的Linux發行版,所以CentOS團隊必須構建一個基礎設施來支持新引入的RHEL 8。
  • 該版本還包含全新的CentOS Streams,Centos Stream是一個滾動發佈的Linux發行版,它介於Fedora Linux的上游開發和RHEL的下游開發之間而存在。你可以把CentOS Streams當成是用來體驗最新紅帽系Linux特性的一個版本,而無需等太久。
  • CentOS 8主要改動和 RedHat Enterprise Linux 8 是一致的,基於Fedora 28和內核版本 4.18,爲用戶提供一個穩定的、安全的、一致的基礎,跨越混合雲部署,支持傳統和新興的工作負載所需的工具
  • CentOS系統在開發人員和系統管理員中廣泛使用,因爲它提供了對其高度可定製的開源軟件包的完全控制。它是穩定的,背後有一個龐大而活躍的支持社區。由於其可靠性,它已經成爲服務器操作系統的主流選擇。

1. 兩種模式:

CentOS stream:滾動發佈的 Linux 發行版,適用於需要頻繁更新的開發者
CentOS-1905:類似 RHEL 8 的穩定操作系統,系統管理員可以用其部署或配置服務和應用

2. 大致概述:

  • 擴展設備支持:
    GNOME現在集成了Thunderbolt 3連接支持。每當Thunderbolt 3建立連接並激活時,您將得到通知。該功能允許您密切監視所有連接,並檢測任何安全漏洞或數據泄漏或盜竊企圖。
  • 新的盒子特性:
    GNOME的應用程序中包含了一些用於管理遠程和虛擬機的新特性。更新後的版本通過自動下載操作系統簡化了創建虛擬環境的過程。此外,它的拖放功能可以讓您輕鬆地在機器之間傳輸文件。
  • 新的屏幕鍵盤:
    GNOME團隊重新編寫了最新版本的屏幕鍵盤,試圖解決緊迫的UI問題。現在,該功能支持多種佈局以支持不同的地區、自動鍵盤激活和視圖切換,因此用戶在書寫時可以清楚地看到文本。
  • 更新的UI界面:
    新的桌面環境還增加了幾個額外的特性來改進UI和UX。這包括多顯示器處理,直接窗口處理,改進的縮放,等等。
  • 網絡功能,有兩個主要的更新:
    CentOS現在提供了TCP網絡堆棧版本4.16。
  • 使用的缺省包過濾框架是nftables。
    最重要的是,這些更改確保了更好的穩定性、可伸縮性和性能。
  • nftables替代iptables、iptablesip6table、arptables和ebtables,作爲IPv4和IPv6協議的單一框架。此外,firewalld deamon還將使用與默認後端相同的用於過濾網絡事務的子系統。

3. Cockpit Web控制檯

  • 開放的基於web的控制檯界面,Cockpit,現在作爲新的CentOS發佈的一部分。使用此平臺可以通過web控制檯界面輕鬆地管理服務器。通過web瀏覽器執行系統任務、創建和管理虛擬機、配置網絡、啓動容器和檢查日誌。

  • Cockpit高度集成。它不僅有一個嵌入式終端,可以讓你隨時從終端切換到瀏覽器,而且還可以在移動設備上工作。

  • 因此,當你安裝CentOS 8時,它會自動設置Cockpit web控制檯,並打開所需的防火牆端口。但是,不必擔心它會加重系統的負擔。該軟件非常有效,因爲它只在活動時使用內存和CPU。

4. 軟件倉庫更新

更加詳細的官方文檔

  • 內容分佈在兩個主要的軟件倉庫:
    BaseoS repository
    Appstream Repository

  • 雖然BaseOS包含所有底層OS包,但AppStream包含與應用程序相關的包、開發工具、數據庫和其他包。

  • BaseOS存儲庫擁有組成操作系統核心的傳統RPM包。一旦更新了系統,它會自動下載並安裝這些包的任何新版本。

  • 有時可能不想批量升級軟件,因爲它可能會在你希望保持穩定的環境中導致兼容性問題(例如,在測試代碼時)。這就是爲什麼新的CentOS 8附帶了附加的AppStream存儲庫,提供了更多的特性、功能和定製。

  • 這個軟件倉庫有一個不同的管理軟件的方法,將它分爲幾個子類:
    Packages:作爲常規包處理。
    Modules:相關或共享依賴項的包組。
    Module streams:軟件模塊的不同版本。
    Module profiles:構建模塊的包的不同配置。

5. 軟件管理更新

更新詳細的官方文檔

  • CentOS 8附帶yum包管理器v4.0.4版本,該版本現在使用DNF (Dandified YUM)技術作爲後端。DNF是新一代的YUM,新的操作系統版本允許您同時使用這兩種工具來管理包。
  • 與DNF技術集成,最新版本有一個大大改進的軟件管理系統。並支持模塊化內容增強了性能、並且提供了設計良好的API用於與其他工具集成。雲應用程序流、容器工作負載和CI/CD。

6. 虛擬化更新

更詳細的官方文檔

  • CentOS版本8帶有KVM (qemu-kvm 2.12),支持:
  • 5級分頁功能,擴展了虛擬地址的大小,增加了可尋址的虛擬內存。
  • 用戶模式指令預防(UMIP),一種將對用戶空間應用程序的訪問限制爲系統級設置的安全特性。減少了特權升級攻擊的潛在載體,從而使KVM虛擬機管理程序及其來賓計算機更加安全。
  • 虛擬化支持Ceph存儲,在所有的RHEL CPU架構上提供塊存儲功能。
  • 所有虛擬機都預先設置的Q35機器類型(機器類型包括本機PCIe熱插拔、IOMMU、安全啓動和許多其他新集成的功能)。
  • NVIDIA vGPU和VNC控制檯之間的兼容性。
  • QEMU仿真器引入的沙箱特性,以確保安全的代碼測試。

7. 安全更新

  • CentOS團隊已經改進了安全特性,以確保數據保護和防止入侵。最新版本的OpenSSL 1.1.1默認包含TLS 1.3。這將確保您的所有數據以及客戶端數據都受到密碼保護。

  • OS附帶了一個全系統的加密策略,這意味着你不必修改各個應用程序的安全配置。

8. CentOS Stream

  • CentOS Stream是一個結合了Fedora項目和RHEL的項目。CentOS團隊創建了Stream版本作爲滾動發行版,試圖消除重大更新後的延遲和兼容性問題。

  • 本項目的基本思路是:
    通過一次更改幾個包來獲得開發更新Stream。
    獲取用戶反饋並解決CentOS社區提出的任何問題。
    允許在CentOS Stream上構建分層項目(如Ansible、oVirt和RDO)。

9. 命令行工具

更詳細的官方文檔

  • nobody用戶更換nfsnobody,這兩個都已合併到nobody用戶和組對中,使用65534 ID。新安裝不再創建該nfsnobody對。此項更改減少了對nobodyNFS 擁有但與NFS無關的文件的困惑。

  • 提供了版本控制系統
    Git 2.18:它是具有分散架構的分佈式修訂控制系統。

    Mercurial 4.8:一種輕量級的分佈式版本控制系統,旨在有效處理大型項目。

    Subversion 1.10:一個集中的版本控制系統。

10. 編程語言 Web和數據庫服務器

更詳細的官方文檔

  • Python 3.6:默認情況下可能未安裝該軟件包。要安裝Python 3.6,使用yum install python3命令

  • Python 2.7:繼續支持,但是生命週期較短,其目的是促進使用者向Python3的平穩過渡

  • Node.js 是最新包含的,其他動態語言更新包括:

    • PHP 7.2:
      默認情況下使用FastCGI流程管理器,可以安全地與線程一起使用httpd
      不再在使用httpd配置文件,應該在池配置中設置它:/etc/php-fpm.d/*.conf
      PHP腳本錯誤和警告記錄到/var/log/php-fpm/www-error.log文件中,而不是/var/log/httpd/error.log
      以下擴展已被刪除: aspell ;mysql;memcache
    • Ruby 2.5;Perl 5.26;SWIG 3.0
  • 提供Apache HTTP Server 2.4 mod_http2提供了HTTP / 2支持。支持直接從PKCS#11模塊中從硬件安全令牌加載TLS證書和私鑰;以及首次引入的nginx 1.14

  • 提供的數據庫服務版本包括:
    MySQL 8.0
    現在,它包含一個事務性數據字典,用於存儲有關數據庫對象的信息
    默認字符集已從更改latin1爲utf8mb4
    InnoDB現在支持帶有鎖定讀取語句的NOWAIT和SKIP LOCKED選項
    MariaDB 10.3
    新增了這些功能常用表表達式;系統版本表;FOR 循環;隱形欄;順序;即時ADD COLUMN的InnoDB;與存儲引擎無關的列壓縮;並行複製;多源複製。
    PostgreSQL 9.6 & PostgreSQL 10
    順序操作的並行執行:scan,join,和aggregate。
    同步複製的增強。
    改進的全文搜索,使用戶可以搜索短語。
    該postgres_fdw數據聯合驅動程序現在支持遠程join,sort,UPDATE,和DELETE操作。
    大幅提升性能,尤其是在多CPU插槽服務器上的可伸縮性方面。
    Redis 5

  • Squid 版本升級到4.4,首次提供Varnish Cache 6.0
    Squid(用於Web客戶端的高性能代理緩存服務器) ;varnish cache(一款高性能的開源HTTP加速器)

11. 桌面環境

更詳細的官方文檔

  • GNOME Shell 升級到3.28.
  • GNOME會話和顯示管理使用 Wayland 作爲默認的顯示服務器,而RHEL 7默認的 X.Org server依然提供

12. 文件系統和存儲

  • XFS文件系統最大大小已從500 TiB增加爲1024 TiB
  • LUKS版本2(LUKS2)格式替代了舊版LUKS(LUKS1)格式;使用LUKS2作爲加密卷的默認格式。LUKS2在部分元數據損壞事件的情況下爲加密卷提供元數據冗餘和自動恢復

13. 安全方面

更詳細的官方文檔

  • 默認的系統級的 加密策略,用於配置核心加密子系統,覆蓋TLS, IPsec, SSH, DNSSEC,和Kerberos協議。增加全新命令update-crypto-policies,管理員可以輕鬆切換不同模式:default, legacy, future,和fips.
  • 支持智能卡和硬件安全模塊 (HSM)的 PKCS #11

14. 網絡方面

更詳細的官方文檔

  • nftables 框架替代 iptables 作爲默認的網絡包過濾工具
  • firewalld 守護進程使用 nftables 作爲默認後端
  • 支持 IPVLAN 虛擬網絡驅動程序,可以爲多個容器提供網絡連接

15. 編譯器和開發工具

更詳細的官方文檔

  • Gcc 編譯器更新到8.2版本,支持更多C++標準,更好的優化以及代碼增強技術、提升警告和硬件特性支持
  • 不同的代碼生成、操作和調試工具現在可以處理 DWARF5 調試信息格式(體驗階段)
  • 核心支持 eBPF 調試的工具包括BCC, PCP,和 SystemTap.
  • `glibc 庫升級到2.28,支持 Unicode 11,更新的Linux系統調用,關鍵提升主要在DNS stub resolver、額外的安全加強和性能提升
  • 提供OpenJDK 11, OpenJDK 8, IcedTea-Web,以及不同 Java 工具,如 Ant, Maven,或 Scala.

Centos8\color{red}{二、安裝Centos 8}

1. 環境準備

CentOS8-1905鏡像下載地址
CentOS8-Stream的鏡像下載地址

兩個鏡像的差異:

2. 安裝步驟

VMware虛擬機:


CentOS-8(1905)須要最少 2 GB 內存。官方推薦採用至少 4 GB 內存。
選擇NAT模式

進入虛擬機BIOS設置,將虛擬磁盤設置爲第一啓動項,F10保存

修改網卡名 tab鍵後輸入 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然後回車
建議選擇英文,我這裏選擇的中文

CentOS 8 分配了 40 GB 的硬盤空間。有兩種分區方案可供選擇:如果由安裝嚮導進行自動分區,可以從“ 存儲配置(Storage Configuration)”中選擇“ 自動(Automatic)”選項;如果想要自己手動進行分區,可以選擇“ 自定義(Custom)”選項。
在這裏我們選擇“ 自定義(Custom)”選項,並按照以下的方式創建基於 LVM 的分區:

可選擇最小化或者帶GUI的圖形界面
最小化安裝要選擇的
創建ROOT密碼
爲虛擬機創建快照。



3. 可Cockpit Web控制檯界面管理CentOS8

CentOS8的一大改變就是通過Web直觀的管理服務器的系統,這項新服務的名稱爲Cockpit,可以幫助不熟悉命令行的使用者管理服務器系統。不僅僅CenOS8 可以使用。ubuntu 和CentOS7 也是可以使用的。

  • 支持web終端,在web中關閉防火牆,selinux。
  • 支持虛擬機管理,需要安裝cockpit-machines
  • 支持k8s dashboard管理,需要安裝 cockpit-kubernetes
  • 支持web界面配置網卡
systemctl start cockpit.socket
systemctl enable cockpit.socket

訪問 http://IP:9090
用戶名密碼和Linux的是一樣的 打開Web界面後就可以實現對系統的監控和配置功能,Web界面的左側便是其各種功能的菜單


CentOS8\color{red}{三、CentOS8的新操作}

CentOS8系統優化快速上手

[root@CentOS8 ~]# ssh -V
OpenSSH_7.8p1, OpenSSL 1.1.1 FIPS  11 Sep 2018
[root@CentOS8 ~]# cat /etc/redhat-release 
CentOS Linux release 8.0.1905 (Core) 
[root@CentOS8 ~]# uname -a
Linux CentOS8 4.18.0-80.el8.x86_64 #1 SMP Tue Jun 4 09:19:46 UTC 2019 x86_64 x86_64 x86_64 GNU/Linux

3.1 網絡配置—NetworkManager

在CentOS7上,同時支持network.service和NetworkManager.service。默認情況下,這2個服務都有開啓,但許多人都會將NetworkManager禁用掉。
在CentOS8上,默認沒有安裝network.service,依然支持network。因此只能通過NetworkManager進行網絡配置,包括動態ip和靜態ip。換言之,在CentOS8上,必須開啓NM,否則無法使用網絡。

NetworkManager介紹:

  • 能管理各種網絡
    ▷ 有線網卡、無線網卡
    ▷ 動態ip、靜態ip
    ▷ 以太網、非以太網
    ▷ 物理網卡、虛擬網卡

  • 使用方法齊全
    ▷ nmcli:命令行。這是最常用的工具,本文將詳細講解該工具使用。
    ▷ nmtui:在shell終端開啓文本圖形界面。
    ▷ Freedesktop applet:如GNOME上自帶的網絡管理工具
    ▷ cockpit:redhat自帶的基於web圖形界面的"駕駛艙"工具,具有dashborad和基礎管理功能。

  • 爲什麼要用NetworkManager
    ▷ 工具齊全:命令行、文本界面、圖形界面、web
    ▷ 廣納天地:納管各種網絡,有線、無線、物理、虛擬
    ▷ 參數豐富:多達200多項配置參數
    ▷ 一統江湖:RedHat、CentOS、Suse、Debian/Ubuntu,均支持
    ▷ 大勢所趨:下一個大版本只能通過NM管理網絡


3.2 設置網卡的新方法—nmcli

在NetworkManager裏,有2個維度:連接(connection)和設備(device),這是多對一的關係。想給某個網卡配ip,首先NetworkManager要能納管這個網卡。設備裏存在的網卡(即nmcli d可以看到的),就是NM納管的。接着,可以爲一個設備配置多個連接(即nmcli c可以看到的),每個連接可以理解爲一個ifcfg配置文件。同一時刻,一個設備只能有一個連接活躍。可以通過nmcli c up切換連接。

  • 查看網卡連接信息
    connection有2種狀態:
    ▷ 活躍(帶顏色字體):表示當前該connection生效
    ▷ 非活躍(正常字體):表示當前該connection不生效
[root@CentOS8 ~]# nmcli connection
NAME    UUID                                  TYPE      DEVICE 
eth0    07b4217d-3fc4-48f7-ac70-1495cb856f98  ethernet  eth0   
virbr0  4750c5db-fdd4-4423-812d-ab31120c88fd  bridge    virbr0 

#查看connection列表和詳細列表
nmcli c show 
nmcli c show eth0

#語法: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interface_name> ipv4.address <ip/prefix>
譯作連接,可理解爲配置文件,相當於ifcfg-eth0 可以簡寫爲 nmcli c
  • 獲取網卡設備列表
    device有4種常見狀態:
    ▷ connected:已被NM納管,並且當前有活躍的connection
    ▷ disconnected:已被NM納管,但是當前沒有活躍的connection
    ▷ unmanaged:未被NM納管
    ▷ unavailable:不可用,NM無法納管,通常出現於網卡link爲down的時候
[root@CentOS8 ~]# nmcli device 
DEVICE  TYPE      STATE      CONNECTION 
eth0    ethernet  connected  eth0       
lo      loopback  unmanaged  -- 

#查看所有device詳細信息
nmcli d show
#查看指定device詳細信息
nmcli d show eth0

譯作設備,可理解爲實際存在的網卡(包括物理網卡和虛擬網卡) 可以簡寫爲 nmcli d
  • 查看ip地址和NetworkManager狀態
    類似於ifconfig、ip addr
[root@CentOS8 ~]# nmcli 
eth0: connected to eth0
        "Intel 82545EM"
        ethernet (e1000), 00:0C:29:B2:BE:2D, hw, mtu 1500
        ip4 default
        inet4 10.0.0.58/24
        route4 0.0.0.0/0
        route4 10.0.0.0/24
        inet6 fe80::b05:e02d:a476:ce8e/64
        route6 fe80::/64
        route6 ff00::/8

lo: unmanaged
        "lo"
        loopback (unknown), 00:00:00:00:00:00, sw, mtu 65536

DNS configuration:
        servers: 10.0.0.1
        interface: eth0

Use "nmcli device show" to get complete information about known devices and
"nmcli connection show" to get an overview on active connection profiles.

Consult nmcli(1) and nmcli-examples(5) manual pages for complete usage details.

啓用和停止網卡連接

#相當於ifup ifdown
啓用	nmcli c up eth0
停止	nmcli c down eth0

立即生效connection,有3種方法

nmcli c up eth0
nmcli d reapply eth0
nmcli d connect eth0

刪除網卡連接

nmcli c delete eth0

重載所有、指定 ifcfg或route到connection(不會立即生效)

nmcli c reload

nmcli c loa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創建網絡連接並配置靜態IP地址(等同於配置ifcfg,其中BOOTPROTO=none,並ifup啓動)

nmcli c add type ethernet con-name eth0 ifname eth0 ipv4.addr 192.168.1.100/24 ipv4.gateway 192.168.1.1 ipv4.method manual

創建網絡連接並配置動態IP地址(等同於配置ifcfg,其中BOOTPROTO=dhcp,並ifup啓動)

nmcli c add type ethernet con-name eth0 ifname eth0 ipv4.method auto

修改IP地址(非交互式)

nmcli c modify eth0 ipv4.addr '192.168.0.200/24'
nmcli c up eth0

修改IP地址(交互式)

nmcli c edit eth0
nmcli> goto ipv4.addresses
nmcli ipv4.addresses> change
Edit 'addresses' value: 192.168.1.200/24
Do you also want to set 'ipv4.method' to 'manual'? [yes]: yes
nmcli ipv4> save
nmcli ipv4> activate
nmcli ipv4> quit

關閉無線網絡

nmcli r all off

查看NetworkManager狀態

nmcli n 

#開啓NetworkManager
nmcli n on
#關閉NetworkManager
nmcli n off

監聽事件

nmcli m 

檢測NetworkMarger是否在線可用

nm-online 

例子:創建一個連接(connection)

nmcli c add type ethernet con-name eth0-test ifname eth0-test ipv4.addresses '192.168.1.100/24,192.168.1.101/32' ipv4.routes '10.0.0.0/8 192.168.1.10,192.168.0.0/16 192.168.1.11' ipv4.gateway 192.168.1.254 ipv4.dns '8.8.8.8,4.4.4.4' ipv4.method manual

▪ type ethernet:創建連接時候必須指定類型,類型有很多,可以通過nmcli c add type -h看到,這裏指定爲ethernet。
▪ con-name ethX ifname ethX:第一個ethX表示連接(connection)的名字,這個名字可以任意定義,無需和網卡名相同;第二個ethX表示網卡名,這個ethX必須是在nmcli d裏能看到的。
▪ ipv4.addresses '192.168.1.100/24,192.168.1.101/32':配置2個ip地址,分別爲192.168.1.100/24192.168.1.101/32
▪ ipv4.gateway 192.168.1.254:網關爲192.168.1.254
▪ ipv4.dns '8.8.8.8,4.4.4.4':dns爲8.8.8.84.4.4.4
▪ ipv4.method manual:配置靜態IP

對應生成的網卡配置文件就是
[root@CentOS8 ~]# cat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test 
TYPE=Ethernet
PROXY_METHOD=none
BROWSER_ONLY=no
BOOTPROTO=none
IPADDR=192.168.1.100
PREFIX=24
IPADDR1=192.168.1.101
PREFIX1=32
GATEWAY=192.168.1.254
DNS1=8.8.8.8
DNS2=4.4.4.4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IPV6_ADDR_GEN_MODE=stable-privacy
NAME=eth0-test
UUID=ced95bb1-d856-4ace-8f2e-79a3f2d572c6
DEVICE=eth0-test
ONBOOT=yes

#通過該nmcli c 可以看到增加了一條連接
[root@CentOS8 ~]# nmcli c
NAME       UUID                                  TYPE      DEVICE 
eth0       6eebabfa-8f58-40af-b298-a385094b2f04  ethernet  eth0   
eth0-test  ced95bb1-d856-4ace-8f2e-79a3f2d572c6  ethernet  --     

3.3 使用nmtui命令管理網卡

nmtui
nmtui edit eth0

3.4 配置yum/dnf 源

CentOS 8 默認是會讀取centos.org的mirrorlist的,所以一般來說是不需要配置鏡像的。

cd /etc/yum.repos.d
#備份
cp CentOS-Base.repo CentOS-Base.repo.bak
cp CentOS-AppStream.repo CentOS-AppStream.repo.bak
cp CentOS-Extras.repo CentOS-Extras.repo.bak


---
vim /etc/yum.repos.d/CentOS-Base.repo
[BaseOS]
name=CentOS-$releasever - Base
baseurl=https://mirrors.aliyun.com/centos/$releasever/BaseOS/$basearch/os/
gpgcheck=1
enabled=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official

---
vim /etc/yum.repos.d/CentOS-APPStream.repo
[AppStream]
name=CentOS-$releasever - AppStream
baseurl=https://mirrors.aliyun.com/centos/$releasever/AppStream/$basearch/os/
gpgcheck=1
enabled=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officia

---
vim /etc/yum.repos.d/CentOS-Extras.repo
[extras]
name=CentOS-$releasever - Extras
baseurl=https://mirrors.aliyun.com/centos/$releasever/extras/$basearch/os/
gpgcheck=1
enabled=1
gpgkey=file:///etc/pki/rpm-gpg/RPM-GPG-KEY-centosofficial

3.5 關閉selinux firewalld

setenforce 0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3.6 安裝tab補全插件

yum install bash-completion
source /etc/profile

3.7 最小化系統安裝Cockpit Web控制檯

dnf install cockpit -y
systemctl start cockpit
netstat -lntup|grep 9090

瀏覽器訪問 https://ip:9090

3.8 常用軟件包安裝

對開發者的工具支持,可以用原生yum源安裝了,不再需要通過第三方yum源。
@注意:CentOS8 嚴格區分pip2 和pip3,python2-pip和python3-pip

dnf install python3 php perl java-1.8.0 java-11 maven docker mysql-server mlocate lrzsz tree vim nc nmap wget bash-completion htop iotop iftop lsof net-tools sysstat unzip bc psmisc telnet-server -y

3.9 nftables防火牆規則

更詳細的官方文檔

  • nftables 框架替換了 iptables 默認網絡數據包過濾工具,可以通過nft命令可編程式的配置防火牆。
  • firewalld也是Linux的防火牆,同時支持iptables和nftables,最新版本默認使用nftables。
  • 簡單的說firewalld是基於nftfilter防火牆的用戶界面工具。而iptables和nftables是命令行工具。
  • firewalld引入區域的概念,可以動態配置,讓防火牆配置及使用變得簡便。
  •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nftables添加了一個名爲nft的新工具,它取代了iptables,arptables和ebtables中的所有其他工具。
  • 從架構的角度來看,它還取代了處理包過濾規則集的運行時評估的內核部分。

查詢所有表名

[root@CentOS8 ~]# nft list tables
table ip filter
table ip6 filter
table bridge filter
table ip security
table ip raw
table ip mangle
table ip nat
table ip6 security
table ip6 raw
table ip6 mangle
table ip6 nat
table bridge nat

查看某個表的規則

[root@CentOS8 ~]# nft list table filter
table ip filter {
	chain INPUT {
		type filter hook input priority 0; policy accept;
	}

	chain FORWARD {
		type filter hook forward priority 0; policy accept;
	}

	chain OUTPUT {
		type filter hook output priority 0; policy accept;
	}
}

打開交互配置模式

nft -i

3.10 nft基礎操作

雲棲社區-linux nftables簡介和基礎操作

1、增

增加表:nft add table fillter
增加鏈:nft add chain filter input { type filter hook input priority 0 \; } # 要和hook(鉤子)相關連
增加規則:nft add rule filter input tcp dport 22 accept

2、刪

只需要把上面的 add 改爲 delete 即可

3、改

更改鏈名用rename
更改規則用replace

4、查

nft list ruleset # 列出所有規則
nft list tables # 列出所有表
nft list table filter # 列出filter表
nft chain filter input # 列出filter表input鏈
以上命令後面也可以加 -nn  用於不解析ip地址和端口
加 -a 用於顯示 handles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