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來做決策,才能做出更加理智的決定

大掃除可以說是春節前必不可少的項目了,這一次的打掃可以說是全年最徹底的一次,每個角角落落都要盤的一塵不染。

以往,婆婆都覺得應該一家人一起打掃,既能促進家人間的感情,又很有那種傳承的感覺。

但年終大掃除確實不是個輕鬆的工作,不僅要搞清潔,還得搞整理,可能一家人忙活一天才能打掃乾淨。

終於在老公幾年的努力下,讓婆婆轉變了舊有觀念,今年準備請人打掃衛生。

然而,卻發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嫂子因爲前一天晚上喫多了,爲了幫助消化和消耗能量,在洗完澡之後,花了三個小時把衛生間打掃了,什麼馬桶、牆面、地面、水管等角角落落,都清洗乾淨了。

等到第二天早上,婆婆叫的打掃衛生的人來了,嫂子因爲頭一天晚上已經花了好幾個小時打掃了一塊地方,不願意自己的力氣白花,所以拒絕使用保潔,讓人家回去了。

因爲大哥出差,老公還沒放假,所以,當天嫂子和婆婆兩個人,從早上七八點打掃到晚上七八點,還沒有完全搞定衛生……

當我晚上送小侄女回去的時候,看到嫂子已經累的沒有力氣說話了,但還唸叨着:“早知道有這麼大工程量,就花200塊讓人家打掃了。”

相信有過類似經歷的人都會有同感,很多時候爲了不浪費之前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最後卻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的代價。

就像我們看了一場爛電影。看一部分之後,就已經能判斷電影質量如何,值不值得繼續看下去,但總想着已經花錢買票了,不看就白白浪費了票錢。殊不知,我們繼續看下去,就爲了這不爛電影,又白白多花了很多寶貴的時間。

我們總是習慣看着過去做決策,卻忘了過去已經成爲既定事實,好壞都無法改變。

只有面向未來做決策,才能做出更明智的決定。

就像嫂子,如果能用未來視角看問題,那麼她可以在“這一天假期用來打掃衛生還是陪伴女兒”中,很輕易的選擇出更重要和更有意義的事件。

就像我們看電影,如果能面向未來做決策,當發現一部電影很無聊很垃圾時,就能很輕易離開座位,把從“看爛電影”中省下的時間,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豈不美哉。

所以,我們要學會面向未來做決策,而不是一味的抓住過去不放,只有這樣,我們的決策纔有可能更明智。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