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爲可以去阿里,可面試了10餘家互聯網公司後,最終我去了外包

你是否有過這麼一段經歷,一直做着OA,CRM管理系統等傳統項目,簡歷技能開頭第一行,基本都是“Java基礎紮實”,然後下面接着就是熟悉XXX。然後不斷列名詞,舉例一下:

  • Java基礎紮實
  • 熟悉Mysql…
  • 熟悉Redis…
  • 熟悉HTML/CSS/JS…

這個,是否就是你的簡歷套路???

但是你發現,這樣的簡歷,沒有絲毫亮點,收到的面試機會更是少得可憐,而且還是低質量的外包居多。正如我的一個朋友,10次邀約有7個是外包崗位...

以爲可以去阿里,可面試了10家互聯網公司後,最終我去了外包

於是,你就看了一些書,加上了一些高大上的名詞來修飾,比如JVM調優、分佈式事務、分佈式鎖、分佈式作業等。

這樣一來面試是有了,可是面試官一上來,就一頓連環問!!!

你說你有做過JVM調優,那你說下你們線上都設置了哪些JVM參數?GC日誌怎麼看,怎麼調優?

你說你們用了分佈式事務,在哪個業務場景用的?對於TCC和可靠消息最終一致性,怎麼選擇?可靠消息,是怎麼保證可靠的?

分佈式鎖有哪些方案,ZK和Redis你的選擇是基於什麼業務場景考慮的?分佈式鎖續期問題有沒有考慮過啊?

爲什麼要用到分佈式作業?有沒有遇到過什麼坑啊?

以爲可以去阿里,可面試了10家互聯網公司後,最終我去了外包

當然,最後面試還是失敗了...

從這裏可以看出,現在面試越來越難,已經不是簡簡單單看看書,掌握點簡單的理論就能通過了,更多的是考察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比如“有沒有遇到一些坑”之類的。

也許你會說,要遇到坑,也要有實戰場景,你不讓我通過面試,進公司實戰,哪來的實戰經驗。話雖如此,但是企業招人是要產出的,不是爲了給你學習機會!

道理其實大家都知道,但是實施起來就遇到了問題,這裏不製造任何焦慮,學習需要的也不是一腔熱血,需要的是長期的規劃,這裏分享一個思維導圖,大家可以自行進行查漏補缺和規劃:

基礎

雖說SSM框架現在基本都是在底層源碼上做動作,問就是spring源碼、mybatis源碼,但是呢?ssm就不需要了嗎?不,小編看來,這個是基礎,是你必須會的,就像你小學鮮血拼音和1+1一樣,當表層的應用的學會了之後,再繼續往下深入纔可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看來就是這個道理,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爲最近的一件事,公司剛招聘的一個實習生,問啥啥知道,雖然知道這是面試題背出來的結果,但是人確實表現不錯,於是就給了offer,但是,後期在工作中,我發現,一個常用的簡單的git命令,都是在網上查找,ssm框架使用的也不是很順利,但是小夥子很勤快,勤能補拙,半個月左右的時間也能跟得上進度了,雖然挺喫力,但是,我就喜歡這小子的那股勁

以爲可以去阿里,可面試了10家互聯網公司後,最終我去了外包

 

架構

基礎結束之後,想要向上走,也就是一步步的進階到架構師,我不說人人都能做架構師,但是,想達到這樣的薪資,你還是需要有一定的技術等級的,這份圖是阿里p8等級的架構師需要掌握的技術棧,供大家參考

以爲可以去阿里,可面試了10家互聯網公司後,最終我去了外包

 

以爲可以去阿里,可面試了10家互聯網公司後,最終我去了外包

這些是整理,可更多的是一個學習規劃,很多人很努力,課都是在做無用功,已經被市面淘汰或者即將被淘汰的技術因爲各種原因,又重新學習了一遍,不是說沒有用處,只是對於找工作的用處不大,而在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新人還是老手,都會有一個常見的問題,我總結:學習就是看看而已,不注意總結和梳理,當時學完當時會,後面在遇到又要從頭學,浪費時間

這是我一直推崇的學習方式,做百度腦圖或者寫博客,都可以,這些完成之後,在後期你工作或者面試的時候,可以直接參考使用,這是自己整理的,可能有知識點不夠齊全。

以爲可以去阿里,可面試了10家互聯網公司後,最終我去了外包

最後應該需要的就是學習資料了吧,畢竟真實的項目操作我也沒得辦法,只能說盡可能的整理,針對P8架構中的技術點,我在學習的過程中也整理了一些學習的書籍,在書籍中也有相應的項目實戰操作,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爲可以去阿里,可面試了10家互聯網公司後,最終我去了外包

以爲可以去阿里,可面試了10家互聯網公司後,最終我去了外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