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就是一本書,加入父母的智慧去賞閱品讀,必將打造成愈久彌香的精品書

孩子的教育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話題,我們把孩子成長教育比作是一本書,努力在生活中去品讀,讓孩子成爲自己的主人。授予孩子權利,給予孩子空間,讓她經過生活的成長和歷練,成爲有價值的愈久彌香的精品書。

小的時候,我家先生就灌輸一種教育理念: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總是給孩子創造施展才能的機會,不停地給她搭建好平臺,讓她試着接觸和感知這個社會。


培養生活能力

孩子一週歲就學會用勺子和筷子喫飯,雖然開始很狼藉,經過一段時間堅持,運用自如,讓她明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兩歲半開始幼兒園生活,每天只要叫醒孩子立馬起牀,自己穿衣洗漱,從未讓大人操心過。

再大一點,出去喫飯,先生讓孩子招呼服務員點餐、拿餐巾紙,儘量讓她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非常的有成就感,慢慢地學會主動去做,就餐事宜應對自如,那裏彷彿就是她呼風喚雨的陣地。

從小讓她對金錢認知!除了幼兒園老師上的小小收銀員的第一次實踐課,爸爸從小就訓練她幫忙去樓下超市買菜,買多少以數量告知,還委派她幫爸爸買菸。讓孩子不斷從生活中體會到自己的重要性。回想那時,傍晚時間,夜已擦黑,她應該是有些膽小,會一溜煙的跑着去,跑過兩三次後,心裏就有根了,不再氣喘吁吁。

培養學習能力

學習上我們讓她自己選擇,帶她參與各種興趣班,畫畫、電子琴(二年級改的鋼琴)、舞蹈、英語,從中體驗自己的喜好程度。前三項都是幼兒園開始的,英語是小學三年級有英語課開始。

隨着年級的升高,課業的繁重,孩子主動和我商量,想放棄一科。我叫她自己選擇,她說每一科都喜歡,但畫畫每週還要交兩幅作品,沒時間畫,就淘汰它吧!後來五年級又放棄了舞蹈學習,鋼琴學習五年級考過九級後一直堅持到小學畢業,初中三年都是週末自己練習,陶冶情操,釋緩解緊張的學習壓力。英語的學習讓孩子順利考入外國語學校,爲留學奠定了基礎。

我們堅持這些課,遵循一個原則,除了生病其他時間風雨無阻,從來不逃課。

文化課的學習,1-3年級我傾注的精力多些,慢慢孩子養成回家第一時間做作業的習慣,基本獨立完成,我幫忙最多的就是數學。開始輔導數學也是費勁的,總覺得孩子轉得慢,心裏起急,又不能表現出來。還好那時沒有語言譏諷,沒有打罵吼叫,沒有打消孩子學習的積極性,也就沒有出現一寫作業雞飛狗跳的局面。也正是這樣讓孩子時間感受到我們的愛,給予孩子更多的信心。在我們的眼裏她就是獨一無二的,就是最棒的,我們將這種信念傳遞給孩子,深深地影響和激勵着孩子,讓她在學習的路上走得更遠。

團結協作,用共同智慧成就小小發明家

生活能力和動手能力以爸爸培養爲主,文化課和興趣班基本是我負責,但我們在具體分工後也是有協作的。

我們的代表作品,就是參加科技創新大賽,兩次榮獲省級二等獎和市級三等獎的無陰影作業筆和定時護眼作業燈。這完全是我們三個人的智慧結晶。女兒的創意來自晚上寫作業,筆下會出現燈光反射的陰影,影響視覺和作業效率。女兒想,如果設計一款無陰影作業筆就好了。於是開始研究,查閱資料,構思設計完成了論文。我呢文字有一定功底,就幫助孩子修改完善。爸爸呢則在理論和實際操作中指點,協助完成了製作過程。一款新型的無陰影作業筆就誕生了,並且是無心插柳柳成蔭,根本就沒有想過能贏得市級一等獎,省級二等獎。因爲在這個項目上,好多家長不惜投入更多的金錢請專業老師輔導,我們完全是三個人在奮鬥。

第二年女兒又參加了一次,選題是定時護眼作業燈,和第一次的創意研究製作過程一樣。因爲有了第一次的經驗,這次就更得心應手一些。只是這一次只得了市級三等獎,沒能入選省級。但是我們依然很開心,我們的付出總算是有收穫的,成績不重要,重要的是動手參與的過程,培養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揮,以及家庭團隊協作能力。這完全是此階段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真的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我們家庭團隊協作精神還來自於孩子的各種比賽,除了塘沽、北京、上海,這些唐山市以外的比賽,爸爸不是沒有時間,就是爲節省開銷沒有參與,其它的爸爸媽媽一一到場爸爸媽媽一個拍照、一個攝像,從小記錄孩子的成長生活。

讀閒暇之餘,我們就是帶孩子遠行,小的時候遵化老家清東陵景點,南戴河海邊,承德草原,天津盤山等自駕遊,後來自己參加海外遊學夏令營,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一有機會就放飛孩子,好好玩耍放鬆之後纔能有更充沛的精力去學習,做到勞逸結合,學習效率會更高。

留學路,女兒也是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出的選擇,我們做父母的,就是全力以赴的支持,對於我們工薪階層來說留學是一個更大的挑戰。自然有背後的艱辛。想到孩子優秀,有更多的眼界和學識,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談起孩子的話題,總是有很多很多,不用想就能洋洋灑灑的揮筆。

女兒的教育應該是水到渠成的,沒有刻意地去規劃,彷彿那條路已經爲她開闢好,每一次選擇都是順其自然的。我們和孩子的合拍,我和先生教育觀點的一致性,讓女兒的教育顯得那麼的得心應手。我們只是在孩子成長的每個階段做了該做的事,也或者是順應孩子的需求,我們做到了順水推舟。

孩子的成長或許就是一本大書,從孩子成長路,我發現了這本大書的魔力,你只有用心去讀、去品、去悟,不時加入你的思想、傾注你的心血與愛,這本書譜寫和繪製的將更完美,也更能贏得自身應有的價值。我想將來的某一天這本書必將越久越彌香,越久越珍貴。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