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未來已來》

第一章 21 世紀的全球化

1、未來的三十年

  • 有人講互聯網經濟或電子商務是虛擬經濟,我認爲他不僅是虛擬經濟,還是未來經濟。(Page 002)
  • 電子商務沒有衝擊傳統行業,更沒有打擊傳統行業,電子商務只是把握了互聯網的技術、互聯網的思想,未來經濟將完全基於網絡。我們抓住了互聯網技術,在這上面創造出一個適應未來的商業模式,那就是電子商務。(Page 003)
  • 真正衝擊傳統行業、衝擊就業的是我們昨天的思想,是我們對未來的無知,對未來的恐懼。(Page 003)
  • 很多我們過去認爲正常的事情,很多我們昨天做的非常好的事情,很多我們以前認爲是最佳的就業機會的事情,都會遭到顛覆和改變。人類在失去很多傳統的就業機會的同時,也會迎來、創造很多新的就業機會。(Page 003)
  • 新的技術革命要解決的應該是貧困、疾病的問題,應該是環境和持續發展的問題。(Page 003)
  • 不是現代的技術衝擊了你,而是傳統思想、保守思想、昨天的觀念衝擊了你;不是電子商務衝擊了傳統商業,而是你不把握未來的思想衝擊了你的商業。(Page 004)
  • 物流公司本質不再是誰比誰做的更快,而是讓物流管理更好,讓企業庫存降到零。這纔是物流的本質。(Page 005)
  • 未來機器用的不是電,用的是數據。..... 原來的 B2C 製造模式將會徹底走向 C2B,也就是按需定製。(Page 006)
  • 過去 200 年的金融體系支持了工業經濟的發展,過去 200 年是“二八理論”,即只要支持 20%的大企業,就能拉動 80%的中小企業發展。未來新金融必須是“八二理論”,即支持 80%的中小企業、個性化企業,支持年輕人和消費者。(Page 006)
  • 過去人類的發展是基於石油和煤,未來人類的發展將基於新能源,數據將位於所有新能源之首。(Page 007)
  • 傳統的“五通一平”(指通水、通電、通路、通氣、通訊和場地平整)變成新的“五通一平”(新的“五通”即通新零售、通新制造、通新金融、通新技術以及通新能源,“一平”則是指提供一個公平創業和競爭的環境)。(Page 007)
  • 過去機器是人類的工具,未來機器是人類的夥伴。(Page 008)
  • 目前我們大學只傳授知識,我認爲“教”、“育”、“學”、“習”是不一樣的概念,教是傳授知識,育是傳授文化,學的事知識,習的事智慧。(Page 008)
  • 21 世紀以後,核心詞是創新,是想象力,是變革。(Page 009)

2、長城、貿易和戰爭

  • 全球需要更自由的貿易,需要更多的就業機會,需要更加包容增長的全球化。(Page 012)
  • 貿易全球化不是對經濟的威脅,不是對就業的威脅,貿易全球化本身就意味着更多的就業就會和更多的工作崗位,只要我們能夠讓全球化進行的更加順暢。(Page 012)
  • 自由貿易已經存在。有人說貿易是不平等的,但我覺得貿易一定是自願平等的,你不能強迫人家來買你的東西。(Page 012)
  • 貿易是創造工作崗位的途徑,貿易是溝通的方式,但貿易不是武器。貿易是用來解決商業問題的,不是用來解決政治問題的。(Page 012)
  • If not me,then who?If not now,then when? 意思是:如果不是我,那是誰?如果不是現在,那是什麼時候?(Page 013)
  • 我們不能用戰爭來取代自由貿易。(Page 013)

3、DT 時代要讓別人更加強大

  • IT 時代和 DT 時代巨大的差異在於思想上的差異。DT 時代的宗旨在於,成功者必須有力他的思想。只有讓你的員工、客戶、合作伙伴比你強大,只有讓你的競爭對手比你強大,社會纔會進步,你纔可能成功。(Page 014)
  • 這是一個政府試圖轉型創新的時代。(Page 015)
  • 任何一次技術變革,在很多年以後,都一定會變成商業和整個社會的變革。(Page 015)
  • 因爲整個技術的鉅變,因爲數據的產生、發現和應用,人類社會和商業模式正在發生變化,從而帶動經濟、政治乃至整個社會的變化。(Page 015)
  • DT 時代把 IT 企業變成了傳統企業。(Page 016)
  • 驅動未來製造業的最大能源不是石油,而是數據!(Page 016)
  • 這是一個可以共同展望未來的時代,不是去改變別人,而是改變自己。(Page 017)
  • 我沒加應該共同把大數據變成人類未來的巨大能源所在。(Page 017)

 4、DT 時代是真正的智慧時代

  • 很多東西我們可能都不懂,但我們尊重“不懂”。很多事情,正因爲我們不懂,才讓我們好奇,才讓我們好奇,才讓我們探索。(Page 018)
  • 真正的機會不是被奪走了,而是來了。(Page 018)
  • 如果 IT 時代誕生的是製造,那麼 DT 時代將會誕生“創造”。如果 IT 時代誕生的是知識,那麼 DT 時代,人類將會正在進入智慧的時代。(Page 020)
  • 偉大的企業一定是誕生在困難的時候。(Page 021)
  • 有時候,錢是越花越多,不是省下來的,是靠投資、靠消費、靠享受刺激更大的創造財富的動力而獲得的。(Page 021)
  •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能只是勤苦、節約的過一輩子,還要享受靠奮鬥創造的物質生活。(Page 021)
  • 我們都知道錢很重要,但我更知道堅持夢想、堅持努力的重要。(Page 022)
  • 中國經濟真正的驅動力不在於傳統制造,而在於所有創業者們的創意、創新和創造!(Page 022)

5、當我們談論 EWTP,我們在談論全球化

  • 對中小企業的制裁,無異於對平民的轟炸。(Page 024)

6、當東方遇見西方

  • "一帶一路“是中國對世界的擔當。(Page 028)
  • 中國發動的第一次全球化是什麼?絲綢之路。(Page 029)
  • ”一帶一路“所發動的、所引起的全球化,應該是爲當地創造就業就會,爲當地做一些他們現實情況下做不到的事情,爲當地經濟繁榮做出貢獻。(Page 029)
  • 我相信”一帶一路“纔是 21 世紀真正了不起的想法。中國要分享經濟成長的經驗,更要分享自己對世界的看法,要勇於爲世界擔當。(Page 029)
  • ”一帶一路“更重要的是東西方文化的交流。只有文化的交流、思想的交流,纔有可能帶來經濟的交流。(Page 029)
  • 西方講黑白相爭,東方道家思想講黑白相融。(Page 030)
  • 中國道家哲學講究改變自己以與自然和諧,儒家思想講究改變自己以適應這個社會,佛家講究改變自己的行爲順應內心的發展。(Page 030)
  • 西方的拳擊以打到對方爲贏,中國的太極以不傷人致勝。(Page 030)
  • 我覺得《聖經》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暢銷書“,其他的不用聽,聽上帝的就行了。我們佛家講究”悟“就麻煩了,每個人的想法、境界和能力都不一樣。(Page 031)
  • 全球化講的事格局,國際化講的事能力。... ”一帶一路“是全球化格局,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時候要有國際化的能力。(Page 031)
  • 欣賞競爭對手,你會越來越強。中國文化非常獨特,中國人使用欣賞和尊重的態度來觀察與別人的不同並學習和趕超的,這是我們的文化。(Page 031)
  • 真正的精英會不斷學習,不斷適應,不斷欣賞新的文化,不斷改造自己,而不是改變別人。(Page 032)
  • 科學不是真理,科學是用來證明真理的,有些問題用科學不能解釋不等於不對,所以要開放思維。(Page 032)
  • 中國要真正參與到”一帶一路“的發展中,必須分享東方的文化。(Page 033)
  • ”虛擬經濟“是服務業的一部分。(Page 033)
  • 做企業的三個關鍵:情商(EQ)、智商(IQ)、愛商(LQ)。(Page 034)
  • 中國有幾千年的文化,過去 30 年,中國這樣的成長速度讓全世界都驚訝。這個成長速度絕不是光靠學習一些知識就成就的,是有強大的文化基因支撐着的。(Page 034)

第二章 阿里的下一個十年

1、一個偉大的公司,必須解決社會問題

  • 阿里巴巴爲什麼能夠發展到現在這樣的規模?因爲我們相信未來。(Page 038)
  • 從改變成功的人到改變渴望成功的人。(Page 039)
  • 今天,當你還“小”時,想法要“大”,做事要“細微”。而當你變“大”時,要想到“小”。(Page 042)

2、70 後帶領阿里進入未來十年

  • 未來是最難把握的,因爲它變化,它無常。把握未來的最佳方法不是留住昨天或爭取保持今天,而是開創未來。(Page 044)
  • Let's open the future(讓我們開啓未來)!

3、幫美國的中小企業實現“中國夢”

  • 爲什麼叫阿里巴巴?因爲我們希望互聯網就如同一個寶庫,可以讓小企業實現“芝麻開門”的夢想,而我們最開始想做的事情,就是版幫助小企業。(Page 049)
  • 在美國,電子商務是商務;而在中國,電子商務是人們一種生活方式。(Page 051)
  • 有人預言,21 世紀上半葉將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如果不幸言中,在我看來,這所謂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將於前兩次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世界上兩大敵對軍事集團的爭霸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世界範圍內的反法西斯戰爭,這一次將不再是一場人類自相殘殺的戰爭,而是一場人類攜手對抗疾病、貧困和氣候變化的“戰爭”。

4、1 億就業機會,1000 萬家企業,20 億消費者

  • 馬雲可以不在,阿里價值觀永存。(Page 064)

5、沒有 KPI 考覈,理想就變成空想

  • 公司的第一大產品是員工。(Page 067)
  • 東方的智慧、西方的運作、全世界的大市場。(Page 067)
  • 成績是靠努力贏來的,我們爲努力鼓掌,爲結果付報酬。(Page 068)

第三章 馬雲的互聯網世界觀

1、機會就在被抱怨的地方

  • 小就是美,小就是力量。(Page 073)
  • 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有一天實現了呢?(Page 073)

2、企業家要思考十年之後的事

  • 市場不相信掌聲,只相信結果。(Page 074)
  • 創新是教不出來的,玩卻能生出“新常態”。(Page 075)
  • 人定勝天,天是有規律的,“天”可能是天災人禍,但 “定” 是 “鎮定” 的 “定”,而不是 ”一定“ 的 ”定“。(Page 077)

3、創新應當成爲企業家的事業

  • 商場如戰場,活着就是贏了。(Page 078)
  • 企業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探險家。(Page 079)

4、“鼠標 + 水泥” 的公司才能活下來

  • 不是科技改變了世界,而是科技背後的夢想改變了世界。(Page 083)

5、大數據要賦予技術以靈魂

  • 做務實的理想主義者。(Page 088)
  • 阿里的樂趣在於推動社會進步。(Page 089)
  • 10 年後中國社會浮現的兩類問題:一是健康問題,二是文化問題。(Page 089)
  • 昨天的長就是今天的短。(Page 090)
  • 堅持的人都活的不錯。(Page 092)

6、要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修屋頂,年輕力壯的時候生孩子

  • 沒有規模性盈利和持久性盈利,那不叫模式。(Page 093)
  • 做企業需要巨大的樂趣驅動。(Page 094)
  • 管理:管是管人、管文化,理是理制度、理模式。(Page 095)
  • 要麼做平臺型企業,要麼利用好平臺。(Page 096)

7、明天開始,生活將是我的工作

  • 尋找機會,抓住機會。(Page 101)
  • 不糊塗的唯一辦法是相信年輕人。(Page 102)

第四章 年輕人就是未來

1、中國夢和美國夢是想通的

2、少一些抱怨,多一些堅持

  • 第一,要樂觀,不樂觀的人是不肯能創業的。(Page 112)
  • 第二,少抱怨。聽到別人在抱怨,你要想機會就在抱怨中。(Page 112)
  • 第三,要有超越常人的堅持。碰上麻煩,犯了錯誤,先檢查自己。(Page 112)

3、多學一點別人怎麼失敗

  • 人生有三層機會。第一層是年輕人覺得自己什麼機會都沒有,其實這時候處處是機會,因爲你的雙手是空的,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第二層機會是你剛取得一點成功的時候,你覺得到處都是機會。第三層是給別人機會,這纔是真正的機會。(Page 116)
  • 沒錢的時候是你騙別人,有錢的時候是別人騙你。(Page 116)

4、做企業就像打仗

  • 做企業就像打仗,或者回來就是成功。(Page 120)

5、沒人看過我流淚,因爲我沒時間流淚

  • 成功的祕訣:樂觀、積極、堅持。(Page 127)

6、三十年後不忘初心,就是成功

  • 這是一個糾結的時代。這個時代充滿着懷疑,充滿着各種不信任。時代的糾結醞釀變革。(Page 131)
  • 永遠面帶笑容,儘管我內傷很重。戰勝你自己,這纔是真正的英雄(Page 134)

7、女性就是票房,女性就是經濟

  • “她時代”的經濟更有趣味。(Page 136)

8、當你賦能女性的時候,你是在賦能未來

第五章 我們的擔當

1、解決好這 7000 萬人的問題,中國將誕生更多的企業家

  • 什麼是機會?機會就是解決麻煩。哪裏有抱怨,哪裏就有機會。只要去解決這些困難,解決這些抱怨,就有機會。(Page 148)

2、“雙 11” 的貢獻在於發掘了內需

3、向農村!向農村!

  • 從“農民工”到“農民商”。(Page 154)

4、消滅阿里容易,消滅假貨難

  • 淘寶是“中國製造”的一面鏡子。(Page 158)

5、阿里巴巴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爲零容忍

6、浙商應當堅守“四個不”

  • 不行賄、不逃稅、不欠薪、不侵權。(Page 175)

7、如果地球病了,沒有人會健康

  • 環境問題是人爲的,必須由我們自己來解決。(Page 177)
  • 商機總是出現在抱怨最多的地方。(Page 178)

8、做公益就是經營自己的人性

9、公益的本質是喚醒善良

  • 只有每個人都開始改變,參與點滴的行動,我們的社會纔會更好,世界纔會更好。(Page 187)

10、做鄉村教師的代言人

11、中國的“教”和“育”

  • “教”的主體是老師,是學校;“育”的主體是家庭,其次纔是學校,所以要注重家長“育”的角色。(Page 194)

第六章 與世界對話

1、對話美國總統奧巴馬

2、對話加拿大總理賈斯丁·特魯多

3、對話新西蘭總理約翰·基

4、北京對話扎克伯格

5、舊金山對話硅谷精英

6、亞布力對話商界精英

7、達沃斯對話查理·羅斯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