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念 第一部分 潛念 第二部分 專念 第三部分 超越專念

豆瓣鏈接

作者: [美]埃倫 蘭格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原作名: Mindfulness
譯者: 王佳藝 
出版年: 2012-4
頁數: 220
定價: 39.80元
叢書: 心視界·專念三部曲
ISBN: 9787213047374

第一部分 潛念

01 擦肩而過的良機-潛唸的三大特徵

歸類陷阱

我們將世間萬物進行分類,以此來感知世界。一般人只會教條而僵化地使用以前創造出的類別,成爲類別的奴隸,而忘記了類別是人創造出來的,也可以由人來打破。

無意識行爲

“對不起,我能借用一下複印機嗎?”
“對不起,我能借用一下複印機嗎?因爲我有些材料需要複印。”
“對不起,我能借用一下複印機嗎?因爲我有急事。”

如果被試對後兩個版本的請求給出了相似回答,那麼就說明人們關注的是請求的結構,而不是有意識地關心請求的內容。當請求中包含請求理由時,無論理由是否說得通,被實都更容易讓出複印機。因此,人們“潛念”地對熟悉的句式做出反應,而不是“專念”地對內容進行反應。

視角單一

過於具體的要求,如購買彈性繃帶,能夠催生“潛念”。

02 被簡化了的世界-潛唸的六大根源

潛唸的“專家”

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重複幾乎都能導致“潛念”狀態。

不成熟的認知承諾

在我們第一次遇到某些事物時,它們可能與我們無關,我們不會費心去仔細研究,但不成熟的第一印象卻在頭腦中深深地紮了根。等這些shi'wu事物與我們有關了,我們只會調用第一印象,而不會去反思第一印象的準確性。

潛念和潛意識

潛念無關乎我們的動機和慾望,它潛藏在我們的頭腦中,控制着我們的態度和行爲。我們一般不會主動反思已經形成的潛念想法。

資源真的有限嗎

人們之所以墨守成規,不接受世界是持續變化的這一事實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那就是我們相信資源是有限的。如果各種類別的界限是清晰文檔的,我們就可以指定分配有限資源的規則。但如果資源並不是有限的,或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有限,類別之間的界限就沒有必要變得那麼僵化了。

熵和線性的時間

熵: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實體或組織的形式將會漸漸瓦解。熵這一概念將宇宙描繪成一臺不斷老化的巨大機器。很多人都沒有想就接受了這種想法。但不幸的是,這種觀點也會限制我們的思維。如果我們意識到人們眼前的現實有許多是人爲主觀構建的,那麼我們的控制力會變得更大。

另一個會限制我們思維的相關概念便是時間的線性觀。

以結果爲導向的教育

結果導向讓我們無法活在當下。對於熟悉的情境,我們會無視細節的變化;這相當於我們活在過去。以結果爲導向的教育還容易將知識作爲普適的事實教授給學生。這也會催生孩子的“潛念”心理。

背景的力量

對背景的理解決定了我們會做出何種行爲反應。而我們對於特定背景的反應模式大多是在兒時習得的。

背景混淆:大多數人會假設別人的動機和自己的動機是一樣的。但實際上,一種行爲背後的含義有很多種。

人們容易被主流價值觀洗腦,用主流標準來衡量自己的行爲,而忘記了自己的初衷。所以在任何時候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非常重要的。

03 無心而釀的大錯

狹隘的自我形象

潛念會造成狹隘的自我形象,也就是把自我定位在一個小框框裏。這會讓個人和企業變得非常脆弱,經不起環境的變化。

無心的冷酷

如果我們只是機械地延續以前的決定,而不是每次都重新審視,那麼就有可能做出連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情來。

失去控制力

潛念會讓我們做出不理智的決定,進而限制我們的控制力。導致這一現象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傾向於將所有麻煩歸咎於某一種原因。這種傾向將大大減少可供選擇的解決方案。

習得性無助

屢次失敗容易造成習得性無助,這樣的人會無視新的有利信息,完全放棄對自己的控制權。但如果我們不停地努力尋求各種積極信號,這種心理定勢是可以被打破的。

未發揮的潛能

所有人的潛能都只發揮了很小一部分。潛念讓我們的視野和思維變得狹隘,還埋沒了我們的潛能。

第二部分 專念

04 打開有趣的世界-專唸的三大特質

專唸的特徵1:創造新的類別

專念會讓我們注意情境的細節和背景。如果不考慮背景,而是機械地列出粗線條的工作技能,那麼公司可能會與貌似不合標準的優秀員工失之交臂。

偏見的產生多是因爲我們沒有對人或事進行詳細的描述,不斷的細分會使我們發現原本令人厭惡的人或事也是有值得欣賞的品質的。

專唸的特徵2:歡迎新信息

具有專念意識的人會對新信息持開放的態度,他們用心傾聽並觀察,努力發現任何細微的變化。因此,他們的行爲也會變得更加有效。

具有專念意識的人會用心傾聽和觀察,努力發現任何細微的變化。因此,他們的行爲也會變得更加有效。

專唸的特徵3:多重視角

任何一種姿態、言語或動作都至少有兩種不同的解釋。比如,隨性可以被視爲衝動,始終如一可以被視爲死板,心腸軟可以被視爲懦弱,充滿感情可以被視爲情緒過激。

在評判他人行爲的時候,我們的判斷標準是自己會不會這麼做,或自己能否做到。因此,當別人讚揚你的時候,很可能是因爲他們自己做不到,而不是因爲你的行爲真的非常了不起。

如果看待事物的角度足夠豐富,那麼我們會明白,我們想要改掉的壞毛病其實也是一種積極行爲。我們是在兩個積極行爲的選項中選擇其一。

如果一個人看重一種特質,但這種特質的消極版本恰恰是此人最想改掉的壞毛病,那麼他的努力常常以失敗而告終。瞭解品格的雙重性有利於我們控制自己,並改變自己的行爲(假如我們依舊覺得這種品格不好)。

過程優先於結果

如果我們純粹以結果爲導向,那麼生活將變得毫無樂趣。你真的嚮往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風順、毫無阻力?你真的希望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獲得任何東西嗎?

結果導向會影響我們對於他人智力水平的判斷。

如果我們仔細闡述他們取得這些成績的具體步驟(幾乎所有成就都來之不易),那麼人們就不會認爲他們的智力水平有那麼高了。

05 讓時光倒流20年-專唸的好處之一

控制力讓壽命延長

無論是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決策自由,還是爲生活注入新鮮元素都有助於專念狀態的形成。

過時的心理定勢

文化和環境會在我們很小的時候在不經意之間將積極或消極的老年觀植入到我們的頭腦中。這種心理定勢會影響我們老年時的身心健康,但心理定勢是可以改變的。

06 從平凡中洞見創思-專唸的好處之二

專念和直覺

只要不受思維定勢的束縛,我們就能把世界看得清清楚楚、真真切切。

直覺和專念都是自然而然的,無需費盡心機地去獲得。如果硬要用理性來分析出人意料的直覺的話,我們可能會錯過重要的信息或絕妙的創意。

創新和有條件的學習

無論在教學或學習時,我們常常將關於世界的所謂的“事實”當作無條件的真理,但實際上它們只在某些條件下適用。

科學研究產出的只是概率性的陳述,而非絕對事實。即便如此,這些陳述也只是在特定條件下才爲真,但我們的課文常常將這些知識當做脫離任何背景的絕對真理加以闡述。

區分和類比

創造力的第一個組成部分是從舊信息中推演出新信息的能力,這一過程會產生新類別。而第二過程往往涉及背景的轉換,這是類比的能力。

07 讓工作快樂而滿足-專唸的好處之三

歡迎小故障

潛唸的人會把小事故看成是大災難,因此而變得一籌莫展。而專唸的人會雞雞思考如何在已經變化了的條件下達成目的。

第二陣風

人們常會說累死了,煩死了。其實這種疲勞感或厭倦感在很多程度上是來源於我們未經仔細推敲的預期。疲勞和饜足並沒有固定不變的極限。

在新的背景下,精疲力竭的人會產生新的能量。具有專念意識的人會主動改變環境,使自己總是保持充沛的精力。

對疲勞的預期是自我實現的思維定勢。當你覺得自己快感到疲勞時,疲勞就會真的如期而至。

創造力

改變背景只是激發革新的一種方法。創造新類別、探索不同的視角以及專注於過程都能讓我們更容易找到新奇的問題解決方案。

引入“外來者”,或從“外來者”的角度思考問題有助於發現公司中一些不合理的傳統或重大隱患;還有助於給組織帶來全新的解決方案。

對職責、任務的狹隘定義會抑制創新;同樣,對競爭的狹隘定義會限制我們的發展。解決上述問題的一個方法就是換位思考。

管理者需要不確定性

如果管理者能夠容忍不確定性,那麼員工就不會文過飾非,組織內部的隱患就能夠及時暴露。

當一項工作做得時間長了,人們難免會產生耗盡和枯竭感。產生這種感覺的原因是:

  1. 一切都是確定的,新鮮感。
  2. 工作中沒有控制力,缺乏自主空間。
  3. 組織中官僚風盛行。

08 消除歧視與偏見-專唸的好處之四

分類是人類的天性,我們時時刻刻都在頭腦中進行着分類。要消除歧視,我們要做的不是減少類別,而是創造出更多的類別。只要能夠記住背景的重要性和多種視角的存在,我們就會發現,對於技能差異和缺陷差異的感知是隨着情境和視角的變化而不斷變化的。

病人真的有病嗎

在觀察與自己相似的人的時候,我們往往會遺漏很多細節,但是在面對與自己差異較大的人時,我們會特別在意這些小細節或不尋常之處。

給別人貼上異類的標籤會讓我們變得更專念(注意到別人身上的細節標籤),但同時也說明大多數人平時是多麼的潛念。

經過裝飾的疤痕

當我們遇到與自己非常不同的人,我們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但社會規範不允許我們盯着別人看,我們因此對他們產生了隔閡感。

如果以後再碰到與自己非常不同的人,比如殘障人士,那我們可以想辦法先找一個恰當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這樣再和他們交往就不會變得尷尬。

有意爲之的不同

爲了消除偏見,我們要做的不是讓大多數人停止分類,而是教大家學會欣賞“異類”的獨特感知能力,欣賞他們新奇的視角。

在潛念橫行的社會里,殘障人士或異類更容易覺得自己沒有自尊。實際上,在一個注重過程的社會里,做一個異類沒什麼大不了的。

解除心理定式

對於我們不同的人的成見,會阻礙我們潛能的發揮,會影響我們與他人關係,會讓我們錯過某一領域真正有才華的人。

其實,“異類”這種說法本身會誤導我們,因爲任何一種類別都可以進一步細分。一旦我們進行了充分的細分,世界將變得不再那麼兩極化。

無歧視地進行區分

每個人在某個方面都能算是“異類”。我們可以通過細分來消除偏見,而不是給別人或自己扣大帽子,貼標籤。

09 整合身心的力量-專唸的好處之五

背景中的身體

將思維和情感整合在一起的觀點有助於我們理解背景對於健康和幸福的重要影響。我們的情感離不開背景,而我們的思維創造了這一背景。

人們常常認爲,影響健康的許多因素來自外部環境,但是,每種外部影響的作用到底有多大則是取決於相關背景的。

成癮與背景

當脫離了某種心理狀態的時候,我們也就脫離了相應的生理狀態。所以在戒除某種不良習慣之前,先要在心理上徹底斷絕關係。

一味地否定一種壞習慣,並不能促進人們戒除這種壞習慣。相反,讓人們承認壞習慣也有好處,並找到能夠起相同作用的替代方案,也許是更有效的方法。

第三部分 超越專念

10 高效能人士的專念-讓專念出現在該出現的地方

一個高效能的人懂得在什麼時候對哪些事情給予必要的關注。對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任務是選擇對哪些事情抱有專念態度。

痛苦源自對於痛苦事件的膚淺認識,如果大家從全新的角度來審視令人痛苦的想法,那麼相關的痛苦就更容易被驅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