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打造“雲釘一體”:爲數字經濟時代構建基礎設施

因爲疫情的關係,原本計劃在線下舉辦的2020阿里雲峯會,最終改在了線上舉行。

不過就疫情對企業辦公乃至整個人類社會的影響而言,這只不過是冰山一角。

疫情加速了數字化轉型進程

通過這次席捲全球的疫情,越來越多的政府、企業、學校甚至民衆,都深刻感受到了數字化給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一方面,線上會議、遠程辦公、在線教育、電子商務……各種無接觸經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和發展;另一方面,衆多企業親眼目睹了數字化辦公在疫情期間帶來的巨大便利,其迫切想要開展數字化轉型的願望也變得空前強烈。

在阿里雲智能總裁張建鋒看來,就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而言,這次疫情讓不少政府和企業都充分認識到了數字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從而使得其對數字化轉型的需求也已因此加速。原本需要三到五年的時間才能完成的數字化發展歷程,有可能會在一年之內就能加速轉換。

“對於數字化要不要做、或者數字經濟是不是未來這個話題,目前全社會都已經達到了高度共識。”張建鋒表示,“如今我們關注的重點,是快速實現數字化的方式。通過這些方式,讓各個行業能夠根據數字化重構自己的技術體系、業務體系、商業模式,這纔是目前最關鍵的事情。”

“雲釘一體”的新型操作系統

從過去的信息時代到如今的數據時代,信息系統也面臨着全新的升級換代。必須要有一個新型的操作系統,才能讓程序員即便是面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移動化……也可以遊刃有餘地爲不同行業進行系統開發。

在阿里雲看來,中臺就是這樣的一個新型操作系統,而釘釘則可以成爲這個操作系統的核心。

也正是這樣的認識,才讓阿里雲在本屆峯會上宣佈了一個重要決定:將釘釘與阿里雲進行深度融合,實現“雲釘一體”的新型操作系統。

顧名思義,“雲釘一體”就是將阿里雲和釘釘融爲一個整體,阿里雲提供水電煤一樣的算力基礎設施,釘釘則像Windows操作系統那樣,讓企業可以快速開發管理組織和業務的應用。

張建鋒指出,雖然在很多人眼裏,釘釘只是一個溝通工具,但其實釘釘能夠做到的事情早已遠遠超越了溝通的範疇。“光是浙江就有100多萬政府工作人員在釘釘上辦公,有1000多個應用是基於釘釘平臺開發的,這就是操作系統的典型特徵——自己做一部分事情,還可以讓大家在上面做更多的事情。”

“以前在傳統信息時代,大家對於PC+Windows的組合都非常熟悉。如今計算機的體系結構變了,操作系統也隨之改變。企業既需要雲這樣的新型計算架構,也需要釘釘這樣的新型操作系統,所以纔會有像阿里雲+釘釘這樣‘雲釘一體’的組合出現。”張建鋒表示。

釘釘CEO陳航透露的一組數字,則進一步印證了張建鋒的觀點:截至目前爲止,釘釘用戶數量已經突破3億,企業組織數突破1500萬家。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已經基於“雲釘一體”的基礎設施,開發了數十萬種企業應用。如今已有超過20萬企業應用開發者,在釘釘開發平臺上幫助企業定製屬於自己的應用。

做深基礎,做厚中臺,做強生態

在2020阿里雲峯會上,張建鋒首次對外展示了阿里雲再生長的三大方向:

一、做深基礎:把雲的底座做深,除了飛天雲操作系統之外,阿里雲還將基於雲的特點,加大在芯片、服務器、數據庫、路由器、交換機等領域的自研力度,以此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整套基礎設施。

二、做厚中臺:將釘釘與阿里雲進行深度融合,實現“雲釘一體”並提供更多的功能,包括AI功能、大數據處理、IoT物聯網能力、移動能力……中臺做得越厚,新操作系統的功能就越強大。

三、做強生態:基於雲和新型操作系統,做大做強一個繁榮的應用服務生態。

“之前阿里雲曾經公佈過3年投資2000億的計劃,不過對於數字經濟基礎設施來說,2000億的投資規模其實並不算大,未來3年可能還會投入更多,並且還將大量引進雲服務器、網絡、芯片、數據庫、人工智能等核心技術領域的科技人才。”張建鋒透露,“最終並不是阿里雲來做所有的這些事情,我們是一個開放的體系,希望能夠基於雲的結構和新型的操作系統,幫助各行各業進行軟件應用的開發,所以我們提出了做深基礎、做厚中臺、做強生態,這是我們作爲數字經濟時代基礎設施的一個主要出發點,也是一個落腳點。”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