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分放大電路及直接耦合的互補輸出級,功率放大電路

一、關於如何減少溫漂的最原始做法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ReR_e反饋電阻,ReR_e可以減少溫漂帶來的影響,但是同時也會導致AuA_u下降。
於是我們在思考能不能有一個這樣的可控電源,隨溫漂變化來抵消溫漂,於是有了長尾式差分放大電路的組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二、長尾式差分放大電路的組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共模信號:數值相等、極性相同的輸入信號。
差模信號:數值相等,極性相反的輸入信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個電路中T1和T2的干擾表現爲一組共模信號ui1,ui2,相互抵消。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改進我們希望Re越大越好,但是Re太大的話VEEV_{EE}就要大,VEEV_{EE}不大的話直流不行,提供不了足夠直流支撐。

於是我們想
電流源能夠提供恆定的電流並且阻值很大。實際電流源從哪兒來?
受控源

輸入電阻:
場效應管放大電路>共集放大電路…>共基極放大電路

輸出電阻:
共集放大電路輸出阻抗較小

共射放大電路電壓放大倍數較大。

共射放大電路:既放大電流又放大電壓。即功率放大。

多級放大電路的組成:輸入級+中間級+輸出級

輸入級 場效應管放大電路/共集 前端輸入電阻要很大,信號輸入
中間級 共射 既放大電流又放大電壓,是多級電路里的放大部分,把放大倍數提上去
輸出級 射極輸出器(僅從Ro要小這一點來看) 功率輸出,輸出電阻要小這樣才能輸出更大的功率。並且不能失真,最大不是真電壓要高,要大。並且它還要輸出功率大。

功率放大電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二、工作狀態:
1、甲類:η=PomPVη=\frac{\operatorname{P_{om}}}{P_{V}}
2、乙類: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三、無輸出變壓器OTL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Rb可以不要了,他是限流以及設置靜態工作點的。

這個電路任然不完美(兩個管子均調到乙類),最然t=0時ui>0了,但是電路還需要克服ube1u_{be1}的死區,所以會損失一些,出現交越失真。交越失真在OCL,OTL中均出現。

於是需要把乙類狀態升格爲甲乙類。

甲乙類波形要高一點。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但通過二極管來讓靜態工作點些微左移是死的,沒有辦法調節。於是我們有了倍壓電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記得要加電阻再倍壓電路上面。不然會有下面的通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四、OCL五輸出電容器電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怎麼把乙類狀態升格爲甲乙類。?
用PN結打敗PN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比較簡單的辦法是加一個電源,但是實際上不這樣用。
加1.4V也不一定到是對的,因爲三極管的PN結不一定,所以需要域三極管的這個PN結近似。所以用PN結。

於是就需要在電路上用兩個二極管,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因爲I4>>IB,I4約等於I,i4=Ube/R4,Ub1b2=i*(R3+R4),所以Ub1b2=(Ube/R4)*(R3+R4)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調節R3、R4就可以調節Ub1b2U_{b1b2} ,在交流通路的時候二極管由於提供的是穩定的直流電源 ,所以可以認爲短路。而倍壓電路的個點電位都差不多,交流通路可以保留電阻也可以忽略。


T1,T2各提供一半的波形,這就要求T1,T2的特性近似相等,但是PNP管和NPN管在大功率的時候很難做到對稱。這就要求電路的最外層儘可能是相同類型的管子,於是使用複合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