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中#import和@class的區別

1.import會包含這個類的所有信息,包括實體變量和方法,而@class只是告訴編譯器,其後面聲明的名稱是類的名稱,至於這些類是如何定義的,暫時不用考慮,後面會再告訴你。

2.在頭文件中, 一般只需要知道被引用的類的名稱就可以了。 不需要知道其內部的實體變量和方法,所以在頭文件中一般使用@class來聲明這個名稱是類的名稱。 而在實現類裏面,因爲會用到這個引用類的內部的實體變量和方法,所以需要使用#import來包含這個被引用類的頭文件。

3.在編譯效率方面考慮,如果你有100個頭文件都#import了同一個頭文件,或者這些文件是依次引用的,如A–>B, B–>C, C–>D這樣的引用關係。當最開始的那個頭文件有變化的話,後面所有引用它的類都需要重新編譯,如果你的類有很多的話,這將耗費大量的時間。而是用@class則不會。

4.如果有循環依賴關係,如:A–>B, B–>A這樣的相互依賴關係,如果使用#import來相互包含,那麼就會出現編譯錯誤,如果使用@class在兩個類的頭文件中相互聲明,則不會有編譯錯誤出現。

所以,一般來說,@class是放在interface中的,只是爲了在interface中引用這個類,把這個類作爲一個類型來用的。 在實現這個接口的實現類中,如果需要引用這個類的實體變量或者方法之類的,還是需要import在@class中聲明的類進來.

 

 

舉個例子說明一下。

在ClassA.h中
#import ClassB.h 相當於#include整個.h頭文件。如果有很多.m文件#import ClassA.h,那麼編譯的時候這些文件也會#import ClassB.h增加了沒必要的#import,浪費編譯時間。在大型軟件中,減少.h文件中的include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
只是 ClassB 那就沒有include ClassB.h。僅需要在需要用到ClassB的.m文件中 #import ClassB.h

那麼什麼時候可以用呢?
如果ClassA.h中僅需要聲明一個ClassB的指針,那麼就可以在ClassA.h中聲明
@ClassB
...
ClassB *pointer;



假設,有兩個類:ClassA和ClassB,兩個之間相互使用到,即構成了circular dependency(循環依賴)。如果在頭文件裏面只用#import把對方的頭文件包含進來(構成circular inclusions,循環包含),則編譯器會報錯:

Expected specifier-qualifier-list before ‘ClassA’

或者

Expected specifier-qualifier-list before ‘ClassB’

爲了避免循環包含,在ClassA.h文件裏面用@class classB把classB包含進來,同樣,在ClassB.h文件裏面用@class ClassA把ClassA包含進來。@class指令只是告訴編譯器,這是個類,保留個空間來存放指針就可以了。

接下來,很可能在ClassA.m和ClassB.m中會有訪問包含進來對象的成員的情況,這時必須讓編譯器知道更多信息,比如那個類有些什麼方法可以調用,就必須用#import,再次把用到的類包含進來,告訴編譯器所需要的額外信息。

否則,編譯器會警告:

warning: receiver ‘ClassA’ is a forward class and corresponding @interface may not exist

還有另一種情況,使用有Categories的類,要在.h頭文件裏用#import把Categories包含進來。

總之,使用原則是:

頭文件裏面只#import超類 消息文件裏面#import需要發消息過去的類 其他地方就用@class轉向聲明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