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研發薪酬更具有吸引力?華爲、阿里、騰訊的方法值得借鑑

借鑑華爲、騰訊、阿里的薪酬定義策略,所有公司都可以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優化研發崗位薪酬結構,從而提升研發崗位薪酬的競爭力。

首先,一個崗位能拿多少薪酬通常由兩個要素決定,分別是人才市場的競爭狀態公司自身的薪酬策略,我們經常遇到人還是原來的人,因爲跳入一個新的行業,換了一個新的城市,結果薪酬待遇短時間大幅度提升;同樣是敲代碼的軟件開發工程師,在傳統企業管理軟件,類似ERP、CRM軟件公司和類似騰訊、美團等互聯網企業薪酬還是有很大差別的,但軟件技術本身沒有那麼大的差別,薪酬差別更多因爲不同行業的人才競爭狀態不同。同樣崗位的薪酬待遇也制約於公司的分享理念,馬雲和孫正義在這方面就有很大的不同,孫正義當時堅持不給員工分股票,馬雲堅持要給員工分股票,並且要多分,如果孫正義不同意,馬雲願意拿自己的股份給大家分;類似的華爲明確勞動者是公司價值創造的主體,勞動者和資本在公司利益分享的比例是3:1,這與一些上市公司爲了保證公司利潤,儘可能壓低工資薪酬,確保財務報表好看,進而股票升值是截然不同的分享理念。薪酬也和行業成熟階段有很大關係,行業快速發展階段,公司往往爲了快速抓住業務機會,會制定更具有吸引力的薪酬政策,例如當年的通信電信行業,移動互聯網行業,研發小夥伴們儘量到新興行業工作也是多掙錢的方法,男怕入錯行。

華爲、騰訊、阿里等主流科技公司的研發崗位薪酬模型如下圖,不同崗位對應不同的薪酬範圍,每個崗位都有獨一無二的價值,例如,軟件工程師、軟件高級工程師、軟件主任工程師、硬件工程師、硬件高級工程師、硬件主任工程師等。

首先,每個崗位對應的薪酬有一定的範圍,例如小A、小B,雖然都是軟件開發工程師,實際薪酬可能會是不同的,但都在軟件開發工程師崗位薪酬範圍內。一個崗位的薪酬上線是固定的,也就是說如果小A的崗位是軟件開發工程師,根據公司薪酬定義,軟件開發工程師的最高月薪是12000元,那麼小A的最高月薪就是12000元,這就是以崗定級(薪酬等級),這個崗位最高就值這麼多錢。那麼小A要想提高整體個人收入至少有3條路可走,第一,提高自己的能力,競聘更高的崗位(軟件高級工程師),如果一旦成爲軟件高級工程師,按照軟件高級工程師的薪酬標準,小A的薪酬就打開了增長空間。第二,薪酬只是研發人員收入的一部分,還有額外的績效獎金,績效獎金的多少與員工的期間績效相關,小A可以提升自己的實際工作績效,多投入時間,多幹活,從而從獎金包中獲得更多的份額。第三,很多公司薪酬往往會向艱苦的區域傾斜,例如華爲銷售,雖然都是銷售經理,但公司針對非洲等工作條件艱苦的地方,會給與更高的薪酬等級。

其次,崗位重要性越高,薪酬待遇越高,並且不同崗位的薪酬待遇的提升通常是指數線,而非直線,也就是往往隨着崗位級別越高,薪酬提升的越多,例如,軟件工程師的薪酬是1萬,高級軟件工程師的薪酬是1.5萬,主任軟件工程師的薪酬甚至可以是2.5萬,級別越高跨度越大,當然級別越高,崗位越少,獲得該崗位需具備的能力就越高;研發技術崗位是腦力創造性崗位,與一般體力勞動的崗位不同,一個架構師的價值重要性甚至要比10個、20個、甚至30個普通開發工程師的價值都大,這就是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華爲百萬年薪招聘天才少年,這樣的工作性質決定的研發崗位薪酬提升是指數線上升,而非線性提高。

最後,最困難的事情來了,既然不同的崗位薪酬待遇不同,到底哪個崗位更值錢,人通常都認爲自己最重要,部門經理通常都認爲自己的部門更重要,軟件開發、硬件開發、產品測試做的工作內容不同,如何有效評價一個崗位的價值權重呢?業界專門提出崗位稱重的概念,類似把不同崗位放在天平兩端,看看哪個更重一些,公司要想有效開展崗位稱重工作,需要把握三個方面,第一,統一崗位稱重標準,明確從哪些維度去判斷崗位的重要性;第二,明確超越部門的管理團隊,這個管理團隊一定要從客戶角度出發,以公司端到端價值交付爲準繩,進行各個崗位價值判斷,而不是具體站在某個部門角度去分析;華爲面向運營商大型網絡設備研發,存在硬件工程師和結構工程師,因爲網絡設備更多關注性能指標,外觀標準大方即可,所以針對華爲運營商設備業務部門,硬件開發工程師就要比結構工程師更重;剛好相反,華爲手機業務,消費終端業務外形顏值非常重要,所以在手機業務部門,表面結構工程師就更重。第三,崗位稱重後要進行跨業務單元、跨級別、跨區域3跨拉通對比,公司各個業務單元從事的業務領域雖然不同,但相同的工作崗位的價值應該是一致的,例如軟件開發工程師,雖然業務領域不同,但工作內容都是敲代碼,承擔的職責也類似,所以崗位的價值是一致的;跨級別拉通主要是檢查是否確保不同級別要拉開差距,同時又要把差距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兼顧能者多勞,多勞多得,同時又避免貧富分化,影響團隊協作。跨區域對比,主要考慮同樣工作條件下的不同區域同樣崗位的重量應該是一致的,同時又要體現公司對艱苦區域的政策傾斜。

最後,公司崗位、薪酬定義完成後,還需要進行行業對比,至少要保證達到行業平均水平,從而確保公司薪酬的競爭力,如果薪酬缺少吸引力,可以調整工資和獎金的比例,畢竟很多人更看中確定的可以拿到手的工資是多少;當然工資吸引力不大,只能招聘三流人才,也不要氣餒,藉助華成研發管理體系高效管理,三流人才也可以做出一流的業績,再說哪個牛逼的公司不是從土鱉變成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