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python基礎:基本語法元素

三、python基礎:基本語法元素

1、python的程序格式框架:

python在語法上採用縮進表達程序的格式框架,這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咱們先來看下面的代碼,下面是2個for循環,我們主要看它的結構,每個for循環的首行沒有任何縮進,第二行開始有4格縮進(可以按4個空格鍵,也可以按1個tab鍵)。

for a in range(1, 5):
    print(a)

for b in range(1,5):
    print(b)

這裏主要想體現縮進是python語法的一部分,上面2個for循環首行的縮進都是0,意味着他們是同一個層次的代碼,而print(a)有4格縮進,所以它是屬於第一個for循環下面的代碼,而print(b)是在第二個for循環下面縮進4格的,所以它屬於第二個for循環下面的代碼。

python解釋器在運行這些代碼的時候,它會從上往下執行,遇到第一個for循環,它會先找到第一個for循環下面有縮進的代碼先執行,接着執行結束了,才找第二個for循環下面的代碼執行。

縮進表達程序的格式框架作用主要是通過縮進,表達代碼間的層次,同一個層次的代碼縮進必須是一致的,並且在python這裏,縮進的長度必須是4格,你可以按4個空格鍵,也可以按1個tab鍵。

2、縮進:

嚴格明確: 縮進是語法的一部分,縮進不正確程序會運行錯誤
所屬關係:表達代碼間包含和層次關係的唯一手段
長度一致:對於縮進,在同一程序內要保持長度一致,一般用4個空格或者1個TAB來表示

3、註釋:

有時候我們需要寫一些註釋,既能讓讀代碼的人看懂,又不讓程序運行時執行它,就需要使用特殊符號標記。
python中註釋有2種:
單號註釋:在要註釋的那一行最前面,使用#。
例如下面,每行都在前面加了個#號,代碼就都不會執行:

#這是第一個for循環
#for a in range(1, 5):
#    print(a)

多行註釋:使用三個單引號,不管你代碼有多少行,只要把代碼用3個單引號包圍起來,它們就都不會執行。

'''for b in range(1, 5):
    print(b)'''

註釋快捷鍵:ctrl + /
單行註釋方法:光標移動到該行,按下ctrl + /,該行就註釋掉了
批量註釋方法:單擊選中所有要執行的代碼,按下ctrl + /,就全部都註釋掉了

4、變量:

變量就是一個可變的量,在你沒有給它賦值之前,它是完全無意義的,只有賦值了,在程序中它纔有意義。
在其他編程語言中,變量通常需要先聲明、定義,才能給它賦值。但在python中,不需要聲明,也不需要定義,直接給它賦值就行了。

5、變量賦值:

變量的賦值舉例如下:
在等號前面的就是一個變量,在等號後面的就是你要賦予該變量的值。

a = 1
b = 2
a = b

這裏的意思是,先讓a的值等於1,再讓b的值等於2,最後讓a的值等於b的值,也就是最後a的值就是2了。

6、變量命名規則:

使用大小寫字母、數字、下劃線和漢字等字符及組合
注意:首字母要小寫;大小寫敏感;首字符不能是數字;不與保留字相同;同一個變量的如果使用2個單詞,單詞之間用下劃線連接,單詞間不能出現空格。

my_friend    # 符合
my_Friend    # 符合(雖然符合,但跟my_fridend不是同一個變量)
111_friend    # 不符合,首字母不能是數字
my_Frien123   # 符合
my friend     # 不符合,同一個變量如果有2個單詞,中間不能出現空格
if            # 不符合,它是python的一個保留字

7、保留字:

保留字是python用來控制程序執行的一些單詞,總共有33個保留字。
python解釋器在遇到這些單詞時,它會默認這是它定義的,程序執行的時候,它會按照python規定的意義來使用。而不像變量那樣,按照用戶賦予它的意義來執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and保留字:
用來連接條件的,例如:

if a == 1 and b == 2:
    c = 3

代表需要2個條件同時滿足,當a=1並且b=2的時候,c的值就讓它等於3。

這些保留字先看看就好了,後面學習的時候會知道它們的作用,學完就都懂了。

8、數據類型:

python的數據類型有數值類型和字符串類型。
數值類型中有:整型,浮點型,複數型(很少用到)

1    # 整型
1.0    # 浮點型
'1'    # 字符串(用1對單引號或者雙引號包圍的,就是字符串)
1 + 2j   # 複數,1是它的實部,2是它的虛部。

對於數值類型,我們需要掌握數值運算操作符和數值運算函數。
對於字符串類型,我們需要掌握切片、索引、格式化format()方法,還有一些字符串運算操作符,處理函數等等。後面會有具體的章節專門說這些。
並且還要掌握不同數據類型之間相互轉化的方法。

9、賦值語句:

這就是2個賦值語句,賦值符號是一個等於號=。

a = 1
a = b

注意:1個等於號是賦值,2個等於號就不是賦值了,而是判斷,通常會搭配if使用。
例如:

if a == 1:
    print(a)

10、輸入輸出函數:print()、input()、eval()

print()方法是打印輸出在控制檯,通常我們會用它來嘗試打印結果,看看是不是我們想要的,也可以用它來做代碼調試。

print('hello world')

運行時控制檯會輸出’hello world’

input()方法可以獲取用戶的輸入

a = input('請輸入您想打印的字符')
print(a)

運行時控制檯會先讓你輸入,接着把你輸入的東西打印在控制檯。

eval()方法可以將字符串轉化成可運行的代碼

b = 3
a = eval('b + 2')
print(a)

運行時,解釋器會把b + 2作爲代碼運行,並且把結果賦值給a,最後輸出一個5

11、import

保留字,用於導入模塊

import pandas
import pandas as pd

導入pandas模塊,pandas是一個第三方庫,python導入標準庫或者是第三方庫都是使用這個import,當然你還能導入自己編寫的模塊,也是import。
導入之前要先下載安裝這個模塊,才能導入。

使用import pandas可以把pandas模塊下的所有方法都導入,但是你在調用的每個方法之前都得使用pandas.

使用import pandas as pd的意思就是把pandas模塊全部導入,並且把這個模塊命名爲pd,接下來調用的時候就是用pd.

import舉例:

import pandas
pandas.read_table()

import pandas as pd
pd.read_table()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