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深度報告 | 5G新基建最新進展及投資機會【包含五大板塊】

/***********************************************************


博主github:https://github.com/MichaelBeechan
博主CSDN:https://blog.csdn.net/u011344545


**********************************************************/

1 科技創新大時代孕育大機會

• 從5G基礎建設、到電子半導體材料、再到軟件應用、娛樂化、AI化集成。整個科技股的投資具有連貫性,有其自身產業發展內在邏輯存在。當前市場特別是科技股的投資不是主題跟風,而是圍繞着核心資產、核心國產供給、信息消費的主脈絡來進行的。

• 各大主力基金公司的科技ETF、5G ETF、半導體ETF、CES ETF、新能源ETF、智能製造ETF 規模極大,每一次的申購都在創造源源不斷的後續資金,科創版創業板等科技新股供給也在不斷增多,整個科技市場目前是有序擴散,圍繞着科技強國、自我完善的主邏輯演繹的,建議圍繞主核心資產、進口替代,卡脖子、應用爆發等細分領域專業投資,不投機純粹概念股。

2 5G

• 中央政治局會議和工信部會議強調加快推進5G建設,國家對5G的重視程度史無前例,再次升溫!緊接着聯通集團總部和中國移動董事長積極響應和表態,我們認爲5G建設週期有望縮短。疫情影響下Q1建設或有延遲,但不改全年高增長趨勢。我們預計2020年5G建設大規模啓動、2021-2023年進入高峯,2024-2025年逐漸成熟;2020年5G進入業績兌現期,建議關注細分領域龍頭股;

5G:中興通訊(000063)、中國鐵塔(0788.HK) 、PCB公司(電子組覆蓋)、意華股份(002897)、烽火通信(600498)、中際旭創(300308)、 華工科技(000988)、博創科技(300548)、麥捷科技(300319)、武漢凡谷(002194) 、共進股份(603118)、大富科技(300134)、亨通光電(600487)、長飛光纖(601869)、中天科技(600522)、京信通信(2342.HK)、共進股份(603118)等

3 流量端

疫情造成的實體隔離以及消費習慣的改變和信息化的提升進一步促進了網絡世界的連接,同時科技進步極大提供了大家線上生活的便利程度(春晚已全面實現 5G+4K 超高清直播),網絡流量產業將進一步受到重視。5G應用和雲計算的興起帶來數據流量劇增,重點推薦光器件、流量監控、IDC等領域龍頭;

 光器件光模塊: 中際旭創(300308)、 華工科技(000988)、博創科技(300548)、太辰光(300570)、新易盛(300502)  光纖光纜:亨通光電(600487)、長飛光纖(601869)、中天科技(600522)  IDC:寶信軟件(600845)、光環新網(300383)、數據港(603881)、奧飛數據(300738)、鵬博士(600804)、萬國數據
 網絡設備:星網銳捷(002396)、紫光股份(000938)  流量監控:中新賽克(002912)、恆爲科技(603496)

4 應用端

物聯網應用迎來爆發期,重點關注無線模組和智能表計環節,20年有望延續19年業績高增長。疫情影響帶來全球在線辦公應用加速滲透,重點關注雲視訊會議領域。

 物聯網:移遠通信(603236)、移爲通信(300590)、新天科技(300259)、三川智慧(300066)、寧波水錶(603700)、有方科技(688159)等  雲視頻會議:億聯網絡(300628)、會暢通訊(300578)、蘇州科達(603660)、ZOOM(ZM.O)等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5 科技“巨獸”的5G佈局

百度佈局5G新生態:圍繞5G+AI+邊緣計算展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阿里佈局5G新生態:聚焦5G技術與應用的協同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騰訊佈局5G新生態:關注雲化、平臺化技術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華爲佈局5G新生態:開放合作,共建生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谷歌佈局5G新生態:攜手AT&T佈局5G邊緣計算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Facebook佈局5G新生態:持續加大VR佈局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感受、心得:

5G的出現確實是實實在在的影響着我們的生活,是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就舉例這次疫情,5G也是在某些微觀領域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

2020年2月2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推動5G網絡、工業互聯網等加快發展,將“強調推動5G網絡加快發展”上升到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這一層級是史無前例的,從而要求其在“宏觀領域”發揮作用。

5G的出現勢必是一場通信的變革!!!!

6 5G與北斗

其對我國北斗行業的發展也是一種錦上添花:未來,依託5G的高速度、低延時、低功耗和網絡切片等特點,北斗高精度定位應用的場景將進一步豐富。

正在建設的5G網絡將爲A-BDS技術注入新的發展動能。5G網絡具有高速率、低延時、超高密度連接等特點(相對於4G,性能提高1個數量級)。融合北斗衛星導航技術與5G通信帶內定位技術,可彌補北斗室內及遮擋條件下定位性能的不足。北斗特有的短報文功能也能通過5G技術實現信息的高效傳輸。

智能手機領域是衛星導航系統最大的大衆消費領域。國內外主流芯片廠商均推出兼容北斗的通導一體化芯片,華爲等國產手機也採用了北斗 IP 核並投放市場。截 止 2019 前三季度,中國大陸地區共發售具有定位功能的手機 414 款,其中支持 4G+北斗功能的 273 款, 5G+北斗功能的 16 款,總佔比 70%。目前,國產北斗芯片、模塊等關鍵技術全面突破,性能指標與國際同類產品相當,並已形成一定價格優勢。國內外主流芯片廠商均傾向於推出兼容北斗系統的通導一體化芯片,未來將有更多的手機支持北斗。

低軌道衛星一般距地面約1000km,空間傳輸損耗較小。衛星形成的覆蓋小區在 地球表面很快移動,繞地球一週約需2小時。在低軌道上運行的衛星,距地面的高度是變化的,使每顆衛星的覆蓋面積也在改變,所以在切換和覆蓋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
由於低軌道衛星一般只有幾百公斤重,研發迭代週期短,成本低廉。衛星用小型火箭就能發射,這也爲及時更換有故障的衛星提供了便利,對保證通信系統的質量和高可靠性有利。低軌道衛星通信的優點在於:一方面衛星的軌道高度低,使得傳輸延時短。路徑損耗小,衛星數量大,覆蓋範圍廣,組成的星座可以實現真正的全球覆蓋,頻率複用更有效;小衛星多采用Ka/Ku頻段,系統容量大,如OneWeb公司的單星容量5.8Gbps,系統總容量超 71Tbps;另一方面蜂窩通信、多址、點波束、頻率複用等技術也爲低軌道衛星移動通信提供了技術保障,聚焦寬帶移動互聯網服務;接收終端小型化、智能化,可以有效的降低成本,實現普及。所以低軌道衛星系統也是未來6G通信的建立的重要技術基礎。

除了國防科工系統正在建設的低軌道衛星外,國內航天市場中的民營公司也在積極佈局低軌衛星通信市場,如銀河航天,該公司致力於通過敏捷開發、快速迭代模式,規模化研製低成本、高性能小衛星,打造全球領先的低軌寬帶通信衛星星座,建立一個覆蓋全球的天地融合通信網絡。銀河航天的中國首顆通信能力可達10Gbps 的5G低軌寬帶衛星已經正式出廠,將於2020年1月發射升空。該衛星200公斤量級,是銀河航天自主研製的首顆Q/V頻段衛星,運行軌道高度爲1200千米,單星可覆蓋30萬平方公里。銀河航天的戰略是構建“太空互聯網”,未來公司將規模化研發和生產低成本、高性能的5G衛星,構建太空互聯網,讓5G衛星網絡連接地球的每一個角落。

物聯網是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絡,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機、物的互聯互通。通過物聯網可以收集各類數據信息,聚集成大數據,重新優化現有社會的各類生活場景,實現物和物相聯。城市物聯網有NB-IoT、5G,作爲支撐,偏遠 地區即地基網絡接入市場廣大盲區,只有依靠低軌道衛星物聯網。
當前衛星物聯網在以下五個方面突破:1)助力“一帶一路”信息互聯互通。物聯網星座相對低成本、部署週期短,可以在“一帶一路”的航運、工程建設、能源、物流等領域爲早期物聯網應用提供基本條件,佔據市場先機。2)助力5G萬物互聯。目前,佔地球表面60%以上的海洋區域、絕大部分航空飛行空域,以及我國超過70%的陸地沒有信息接入能力,以天啓衛星物聯網系統爲代表的天基網絡是5G時代物聯網的必要補充。3)助力生態環境保護。衛星物聯網系統可以實現對水體、冰川、空氣質量、土壤等污染情況,化學品泄漏和溢出,海藻、赤潮動態,垃圾處理等方面的環境信息實時監測和信息發佈,能夠使受通信手段限制的廣大偏遠地區同樣享有信息服務,守護青山綠水。4)助力災害預警。衛星物聯網系統可對河水水位流量、農業病蟲害、森林火災、地震數據、危化品運輸和儲存信息、礦山瓦斯和滲水情況、泥石流、極端氣象、大型建築形變等各類信息進行監測,實現災害預警預報的實時傳輸,切實提升我國防災減災綜合能力。5)助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對電力線路尤其是衆多分佈在無人區的電力設施進行監控,使政府部門及相關單位能夠及時獲取電力線路的狀態及趨勢,實現物資有效掌控。

一直以來,衛星與地面移動通信進行相互融合。目前到了5G時代,要實現萬物 互聯的願景,衛星通信是重要的一種途徑。寬帶衛星通信可以採用IP交換技術,實現與地面網絡的融合互通,實現回程服務、基站拉遠等服務。基於這種形式組網的天地一體化網絡,將具備泛在覆蓋、降低地面網絡依賴、提高網絡彈性等特點。用戶將能夠在任意時間、地點透明地享受來自於地面網絡/天基網絡的融合服 務,用戶可以使用現有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訪問衛星網絡。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從標準角度看,3GPP R14 就確定了衛星作爲 5G 多種接入技術之一。TS22.822 中,定義了在 5G 中使用衛星接入的三大類別,分別是連續服務、泛在服務和擴展服務,並討論了衛星終端特性的建立、配置和維護,以及衛星網絡與地面網絡的跨協議漫遊和通信切換等問題。2017 年 3GPP SA1 工作組也對衛星接入網協 議及架構進行了評估,在正在制定的 3GPP.R16 標準中,對衛星網絡在內的非地 面網絡(NTN)的部署場景中包括 8 個增強型移動寬帶場景和 2 個大規模機器類通信場景。藉助衛星的廣域覆蓋能力,可以使運營商在地面網絡基礎設施不發達地區提供 5G 商用服務,實現 5G 業務連續性,尤其是在海事通信、航空通信及 鐵路沿線通信等場景中發揮作用。

文檔來源:
/*************************************************************


證券投資諮詢執業資格證書編碼:S0980513040001


***********************************************************/

文檔下載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HXG_ArHEtGIGKkwIt5g9xQ
提取碼:5xkv
謝謝打賞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