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少於五千不如自己創業

月薪少於五千不如自己創業

我的公司開在中關村,白手起家創業,到現在的規模,我在創業路上努力拼搏了6年。 
 
  月薪五千是創業臨界點 

  當初我選擇自己創業的理由很簡單,“只要看看北京的房價,就該明白,大家是低收入高消費。目前來看,如果月薪在3000~5000元人民幣,就算得上是高薪了,而月薪8000元到一萬元的人實際上是鳳毛麟角,而且收入越高支出越多。一個人以這樣的收入水平幹20年,也就夠買一套房,再好點兒的買輛車,別的什麼都別想了。所以,當時我選擇自己創業,是給自己一個搏的機會。而月薪在5000元人民幣以上的人,可以考慮繼續打工,畢竟創業有很大的風險,而且市場還在逐步完善階段,自己創業還有很多潛規則要考慮。” 

  當年創業時,我並沒有想很遠,甚至沒想過要有很多錢,到現在也一樣,我的自我評價是:解決了溫飽問題。我真正的理想是有一天掙夠了下半輩子的花銷,就退休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慈善工作。我把自己的退休年齡定在2015年,“那時候我42歲,可以做年輕時沒機會做的事,還可以遊覽祖國大好河山。目前我在北京買了兩套房,還準備再買一套,這些房產以後出租,可以作爲我退休後的經濟來源,這種投資是比較省心又穩妥的。” 

  找到位置前總有彷徨 

  1994年到1996年,我來到北京在一家軟件公司打工,軟件行業從需求、生產、測試到售後的系列流程,我都搞得很清楚。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認識了一位廣播電臺的節目策劃人,因爲自己在這方面特別感興趣,於是這兩年裏,我白天在軟件公司上班,晚上到電臺做編輯,我曾經策劃了“零點調查”節目的30集專題《不要問我從哪裏來》,“這30集的節目做出來,就有出版社找我們,想把節目內容集結出書。”於是我又多了一項工作,就是把節目的錄音整理成文字資料。但當我獨自整理完3000份調查問卷,又完成了50萬字的資料時,出版社已經沒有了出這本書的意向,原因也很簡單,時間過得太久了。雖然大量的工作沒能得到一個圓滿的結果,但我的熱情並沒有受到任何影響,這是我的興趣所在,“那段時間,白天在公司打工,晚上到電臺做編輯、策劃工作,還要接待節目組請來的嘉賓,一般節目完了都要到晚上十一二點,可是真的從來沒有感到累。也可能是給別人打工沒有太多壓力的原因。” 

  1997年,我又策劃了有關流動人口的系列節目,廣播電臺的節目策劃人很欣賞我,希望我全職到電臺工作。於是,我辭了軟件公司的工作,辦齊了就業證、暫住證等手續,就差電臺領導簽字了。就在此時,各個部委開始縮編,我的位置被別人給頂了。“在電臺做臨時工,收入是很不穩定的,每個月1000元左右。而再去給別人打工,又沒有心思了。再找一家軟件公司雖然完全可以勝任,但是我覺得自己真是志不在此,我希望能從事創造性勞動,而後來找的其我工作都不理想。當時覺得自己有點高不成低不就。”就這樣到1998年,我花光了所有積蓄,並開始負債。 

  起步需要忍耐和機遇 

  1998年,我聽一個朋友說,我在一個經營辦公耗材的公司工作,每月工資3000元。“這在當年算是高工資,當時我就覺得我自己也可以幹,因爲這個行業不需要太多前期準備,但是我沒有資金。”1998年6月,我用拼湊來的固定資產(估價21萬)和找來的9萬元現金,最終註冊了一個30萬元的公司。從公司成立起,我和公司惟一的另一個股東開始了騎着自行車推銷產品的銷售員生活。“以前做的是技術方面的工作,對銷售一竅不通,而且當時心裏還存在一些牴觸情緒,覺得以前的工作比較高尚,現在簡直像個賣盜版光盤的。但是公司需要週轉和生存,我們都沒有後路。” 

  盛夏,兩個人騎車穿梭在北京城裏的大街小巷,四處散發報價單。“我們的成功率在2%~3%,那個時候,爲了省錢,送貨從不坐車。記得有一次從中關村送一箱10包的複印紙到建國門,一箱複印紙非常重,我費盡力氣拎起來走兩步也必須休息,等我把它送到地方,手上勒出了好幾道血印……那段時間我們就像現在的快遞工人一樣辛苦,但是我現在回想,這些都是創業前期必然有的艱辛。” 

  艱苦的狀況沒有持續很久,轉機很快到來。當年9月,一個朋友問我的公司是否可以幫我們的報告廳安裝投影機,我當時的想法是這個東西很貴,做不起,但我答應幫忙問問,沒想到這成了公司日後的主要業務。“當時我打電話給投影機的銷售代理,說我自己想做,簽了代理協議。後來這筆生意真做成了,賺了3500元。”後續的推動力是那家投影機的代理經常打電話詢問我最近有沒有客戶,是否做了廣告宣傳等等,“一方面是爲了應付代理商,一方面是因爲當時在《中關村商情》這樣的發行刊物上做半個版廣告真的很便宜,才幾十塊錢,於是就做了廣告。沒料到真有客戶看了廣告打電話來詢問,這項業務就慢慢過度成公司的主營業務。可以說是客戶的需求讓我的公司轉了型,如果我們一直在低級的狀態下徘徊,可能公司早已經倒閉了。” 

  到今天,雖然這個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但我還沒有讓公司再轉型的念頭,“首先,目前每年還有30%的業務量增長空間,這行我們最少可以做到2008年;其次,一個公司成型這麼多年,轉型是有很高風險的,比如客戶資源的積累在轉型後可能一文不值等等。” 

  生意經:白手起家基本是天方夜譚 

  我總結了一下自己這些年的經驗,我認爲創業必需的要素:
       第一是創業者要有人格魅力。創業者是公司的領導人,有人格魅力纔可以服衆,最好是能讓下屬佩服和欣賞,這樣才能留住人才。 

  第二是誠信,現在大的環境還不是很完善,更需要誠信來維護良好的小環境,使公司在業內有良好的信譽。 

  第三是創業者要具有相關領域的從業經驗。雖然辦執照時沒有這項規定,但有相關經驗或是經歷豐富的人更容易成功。 

  然後還有外部的一些要素,比如資金。“如今再想白手起家,我認爲基本是天方夜譚,市場上競爭非常激烈,基本情況是有資金都還不夠,還得有資源,比如公司做品牌代理要有上家(廠家)和下家(經銷商) 

 
<script src="http://pagead2.googlesyndication.com/pagead/show_ads.js" type="text/javascript"> </script>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