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協議及距離向量算法(詳解)

一、路由選擇協議分類回顧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二、RIP協議

RIP是一種分佈式的基於距離向量的路由選擇協議,是因特網的協議標準,最大優點是簡單
RIP協議要求網絡中每一個路由器都維護從它自己到其他每一個目的網絡的唯一最佳距離記錄(即一組距離)。距離:通常爲“跳數”,即從源端口到目的端口所經過的路由器個數,經過一個路由器跳數+1。特別的,從一路由器到直接連接的網絡距離爲1。RIP允許一條路由最多隻能包含15個路由器,因此距離爲16表示網絡不可達
所以說,RIP協議只適用於小互聯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三、RIP協議和誰交換?多久交換一次?交換什麼?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1. 僅和相鄰路由器交換信息。
  2. 路由器交換的信息是自己的路由表
  3. 30秒交換一次路由信息,然後路由器根據新信息更新路由表。若超過180秒沒收到鄰居路由器的通告,則判定鄰居沒了,並更新自己路由表。

路由器剛開始工作時,只知道直接連接的網絡的距離(距離爲1),接着每一個路由器也只和數目非常有限的相鄰路由器交換並更新路由信息。
經過若干次更新後,所有路由器最終都會知道到達本自治系統任何一個網絡的最短距離和下一跳路由器的地址,即“收斂”。

四、路由表怎麼更新的?距離向量算法

  1. 修改相鄰路由器發來的RIP報文中所有表項
    對地址爲x的相鄰路由器發來的RIP報文,修改此報文中的所有項目:把“下一跳”字段中的地址改爲X,並把所有的“距離”字段+1。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 對修改後的RIP報文中的每一個項目,進行以下步驟:
    (1)R1路由表中若沒有Net3,則把該項目填入R1路由表
    (2)R1路由表中若有Net3,則查看下一跳路由器地址:
    若下一跳是x,則用收到的項目替換源路由表中的項目;若下一跳不是x,原來距離比從x走的距離遠則更新,否則不作處理。
  3. 180s還沒收到相鄰路由器X的更新路由表,則把X記爲不可達的路由器,即把距離設置爲16。
  4. 返回

五、距離向量算法練習1

已知路由器R6的路由表,現收到相鄰路由器R4發來的路由更新信息,試更新路由器R6的路由表: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第一步:修改相鄰路由器發來的RIP報文中所有表項
對地址爲R4的相鄰路由器發來的RIP報文,修改此報文中的所有項目:把“下一跳”字段中的地址改爲R4,並把所有的“距離”字段+1。得到下圖R4發來的路由更新信息-修改版: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六、距離向量算法練習2

考慮如圖所示的子網,該子網使用了距離-向量算法,下面的向量剛剛到達路由器C:來自B的向量爲(5,0,8,12,6,2);來自D的向量爲(16,12,6,0,9,10);來自E的向量爲(7,6,3,9,0,4)。經過測量,C到B、D和E的延遲分別爲6,3和5,那麼C到達所有結點的最短路徑是(B)。
A.(5,6,0,9,6,2)B.(11,6,0,3,5,8)
C.(5,11,0,12,8,9)D.(11,8,0,7,4,9)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所以答案爲B選項,C到達所有結點的最短路徑是**(11,6,0,3,5,8)**

七、RIP協議的報文格式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八、RIP協議好消息傳得快,壞消息傳得慢

RIP的特點:當網絡出現故障時,要經過比較長的時間(例如數分鐘)才能將此信息傳送到所有的路由器,“慢收斂”。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R1的壞消息(通過R1無法到達目的網絡1)還沒發出去,R2先把自己之前從R1那裏獲得的好消息(可以通過R1到達網絡1)又發送給了R1,導致R1會根據R2發來的路由信息來更改自己的信息,也認爲可以通過R2到達目的網絡1,跳數+1。就這樣,R1和R2不斷地互相傳遞錯誤的信息,跳數不斷+1,直到兩者的跳數都達到16,R1和R2才知道目的網絡1是不可達的
所以說壞消息傳得慢!

九、總結: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