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阿難

若水君之

(難,有兩個音,讀者喜讀哪個,就用哪個。兩個含義,劇情都有體現)

三界之上有靈山,爲衆上仙聚集之所。諸位上仙均聽佛祖安排,各行其是。

阿難是衆仙中最小的一個,佛祖憐他小小年紀便爲靈山安危誠心竭力。就給他安排了比較輕鬆的活:“守護人界衆百姓的童心”

阿難感於佛祖隆恩,必然盡職盡責。但他發現,他雖然努力,卻總是發現孩子們長到一定時間之後,童心就失去了靈力。那些人,要麼是隱忍不言,行屍走肉;要麼是虛與委蛇,指鹿爲馬。沒有一個人可以將這份純真堅持到最後。

他將此事報給佛祖,佛祖笑道這是人間必歷的劫。他們爲了保護自己,會逐漸將童心掩埋,隱於世中。因此只需留意新的童心便是,莫需多言。

道理都懂,只是守護人間童心是他的職責。思前想後他還是決定到人間,暗訪人間疾苦,順便將人們的童心找回來。

他偷了靈山令牌下界投胎,生在農戶家中,因母親當日難產,他的名字仍叫阿難。

阿難聰明,聽話。算術結賬,吟詩作賦,無一不精,無一不曉。很快就成了他們村子裏數一數二的神童。很多人都到他們家討要教子祕方。要讓孩子變得像阿難一樣聰明。

阿難是神仙血統,聰明伶俐總是伴隨己身。可是隨着他慢慢長大,大人們開始不喜歡他了,甚至說阿難笨。小時候說什麼也就說什麼了,當童言無忌了,長大怎麼還亂說實話?而且分不清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

阿難覺得自己不笨啊,還是像從前那樣聰明伶俐,只不過長大了,發現的事情多了而已。

隔壁秋大嬸賣肉,偷偷把肥肉摻在裏面。被阿難發現了,害得秋大嬸丟了生意。

李大叔去張大伯家幹活,想借張大伯家的驢辦點事。結果被阿難誤會成偷驢,對着李大叔大聲呼喝,搞得兩家很不愉快。

自己買了一包袱雜拌糖,被縣官家的孩子搶走了。他氣憤之下去搶糖,結果被衙役們打了一頓。大人們都勸他,縣官的孩子惹不起,但是他還是使勁咬着牙,從牙縫裏迸出二字“糖呢?”因爲他相信,這糖是自己的,公道自在人心。

但是看熱鬧的大人都在笑,都說這孩子怎麼這麼傻,就和縣官的孩子鬥?

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只能回到家看着父母唉聲嘆氣,接受父母打手板心,看着父母的銀子嘩嘩往外流,卻始終沒有悔改。

因爲他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都是實話,談何悔改?

但無奈經不住很多人和他講道理,告訴他應該怎麼做。怎樣成爲一個所有人都喜歡的人。阿難搖頭晃腦地跟着學,居然也耳濡目染地學會了。

他也學着像父母一樣,對缺斤短兩熟視無睹,對商人進貨夾帶點私貨的事情置若罔聞,有的事情明明看到了,也裝作沒看見。

奇怪的是他這幾年都順風順水,再也沒有什麼人說他笨,他的朋友也逐漸多起來。

只是他體內的童心與歡樂的光一點點黯淡下來,一直到黯淡無光。他也沒有了小時候的聰明智慧,變得平平無奇。

就這樣如履薄冰小心謹慎,平庸地走完了一生。

在人生終結之時,他看見了佛祖。

“看到了嗎?這就是每個人童心消失的原因。這是每個人必經的階段,也是必歷的劫數。他們視而不見的這些事情,上天自有公允,你只需要守護好孩子們的童心就好了。”

這時的阿難纔回過神來,他搖搖頭對佛祖說:“不,佛祖,我們只是沒有發現而已。只要我們找到一個單純的人,人心就足以被解救。佛祖,求求你讓我再輪迴一次,我一定可以找得到!”

佛祖想了想,准許了他的請求,把他送入輪迴道。然後回了靈山,擢升牀頭婆婆來守護人們的童心。

而阿難還在輪迴往復,週而復始地尋找着這樣的人。他身上的靈力在消失,投生爲嬰兒之後的身體也越來越虛弱。

佛祖再也沒來過,而他也逐漸忘了自己是誰,在尋找什麼。

而佛祖在擢升牀頭婆婆之後第一句話就是:“不要成爲阿難。”

——the e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