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鬥士”喬布斯:我的人生狠字當頭

喬布斯的聲音尖細、微弱,甚至空洞得有些奇怪。事實上,喬布斯不算特別高,大約1.78米,比人們想象中的矮。但是,他就是有辦法讓人迷醉。有一次,蓋茨專門拿喬布斯的演講錄像作分析,結論是“這傢伙太可怕了,簡直是個銷售天才”。
喬布斯身上有很多標籤,他是《財富》眼中“美國最粗暴的老闆”,吉姆·科林斯稱他爲“商界貝多芬”,硅谷稱他爲“電腦業的首席創新總監”,《經濟學人》則將喬布斯比做偉大的皇帝拿破崙……
喬布斯身上也有不少中國標籤,他是王志東眼中的大俠——類似於《俠客行》裏的石破天;他是田溯寧眼中的夢想戰土——不遜於雷鋒、楊振寧、陳景潤的 英雄;他是李開復眼中的創新教父——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他是馬雲眼中的趨勢大師——熱情、主見和雄辯;他是潘石屹眼中的冒險商人——敏銳、狂熱以 及堅韌。
但是,這些都不是本書想要終極尋找的!
穿越衆多圍繞在喬布斯身邊的標籤、關鍵詞、讚美和謾罵,我更願意用另一個全新的詞彙——角鬥士。“角鬥士”是被李普曼所大力推崇的一種領導風格, 這種領導者擁有強大的信仰和價值觀,令人爲之奮鬥不止,爲了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成功,光有雄心和豪情遠遠不夠,一定要有切實可行的戰術和手段來實現它。事 實上,大多數CEO都有這種“角鬥土”氣質,而喬布斯則是山之巔峯。
喬布斯的“角鬥士”風格有幾個關鍵所在:
我的人生“狠”字當頭。
喬布斯的“狠”不是“小狠”——強權、刻薄、蠻橫、震懾,儘管這些都是喬布斯的領導風格——而是“大狠”,一種改變世界的決心、使命和強大的驅動 力。你可以從喬布斯諸多人生的關鍵時刻中,發現這種“狠字當頭”的東西。這種“狠”已經變成一種信仰和價值觀,甚至融人蘋果公司的空氣,變成一種奇妙的地 心引力。比如,即便是一款小小的音樂播放器iPod,在喬布斯眼裏,也是“以微小方式改變世界”的工具。
從行爲科學上講,動機是所有力量之源——動機產生需求,需求引發願望,願望驅動行爲。什麼是喬布斯的“狠”之動機?這種動機一定跟喬布斯獨特 的童年有關,據喬布斯在霍姆斯特德中學讀書時的好友費爾南德斯回憶,高中時的喬布斯,一定已經知道自己是被收養的,喬布斯的妹妹貝蒂皮膚較黑,看起來很有 墨西哥人的味道,兄妹間外表的差異很大。像喬布斯這樣聰明的小孩,心中肯定已經有了疑問。這種莫名的不安感,刺激他追求生命的真諦。在這個追尋過程中,他 做過惡作劇高手,他做過黑客,他是一名素食主義者,他是禪修愛好者,他是設計大師……我更願意把這種天人交戰的“不安”,視作喬布斯個人強大能量的源頭。
“只會當船長”的領導者。
喬布斯的故事告訴我們,領導者和管理者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崗位,雖然我們經常將它們混爲一談。正如領導力與變革大師約翰·科特的提醒:領導與管理截 然不同,管理與處理複雜情況有關,而領導與應對變革有關。沒錯,領導者與應對變革有關。喬布斯雖然在管理上經常揹負罵名,但他卻是一位變革大師。早期,他 重新定義消費電腦的含義;被趕出蘋果公司後,他用皮克斯重新定義了科技+創意的意義;重返蘋果公司後,他重新定義了消費電腦的新概念;他重新定義了數字音 樂產業的想象;他甚至重新定義了一家硬件公司的未來——變“硬”爲“軟”;他也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業的版圖;即便是身患癌症,他仍以變革的方式顛覆傳統; 現在,他正重新定義平板電腦的未來……
有一次,喬布斯一家乘遊艇觀光時,喬布斯的小孩裏德對洶湧的波浪感到非常恐懼,於是喬布斯要求船長返回到岸邊。船長拒絕了喬布斯的要求,因爲 船上還有其他幾名乘客,而且波濤會平息的。於是喬布斯就打電話叫來了一艘救生艇,帶裏德回去了。這是1997年,喬布斯已經42歲,他說:“我自己就是航 船的船長,只會領導不會服從。”20世紀90年代,喬布斯習慣稱自己爲“航船的船長”,他也是PC業的“船長”,這纔是領導者的本質。
偉大的產品挑選人。
從人的角度看,IT產業有一個本質,那就是一定要有偉大的“產品挑選人”。“產品挑選人”是硅谷風險資本在新創公司中識別產品高人的一個術語。根 據慣例,新成立公司的第一個產品必須成功,如果第一個產品沒有成功的話,這家公司必定失敗。但是,很多新創公司只是擁有一羣有才華與想法的工程師,卻沒有 想出要開發什麼產品,這時候,就必須有一位知道該開發何種產品的“產品挑選人”來指導,他所擁有的核心技能就是從衆多想法中挑選出最關鍵的。
做好這個“產品挑選人”很難很難,用《孫子兵法》裏的話說,這是個“運用之妙,存乎一心”的活。你要把握趨勢,經歷過N次重大失敗,能搞定研 發團隊,還要找到合適的商業模式。蓋茨和喬布斯是IT產業最偉大的兩個“產品挑選人”,只不過一個還在奮鬥,一個離開了。而且,無論一個“產品挑選人”有 多麼偉大,其黃金生命週期也就10年左右,不斷會有新的“產品挑選人”來挑戰你。其實,喬布斯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培養“產品挑選人”,看看《財富》雜誌 列出的11個喬布斯最可能的接班人,就會發現,喬布斯的身後的確強手如雲。“產品挑選人”戰略之下,纔是被外界廣爲傳頌的設計戰略,而且,如果沒有對的 “產品挑選人”,設計只是鏡花水月。
海盜精神。
從表面上看,喬布斯在公司樓頂懸掛一面巨大的海盜旗是一個再好不過的噱頭故事,但從更深層次看,喬布斯打造的是一種創新基因。什麼是基因,就是最能沉澱下來,最具可持續性,最具可複製性的東西。一流的公司創造一流的產品,偉大的公司創造生產一流產品的文化。
這種“海盜”氣場是如此強大,我們切換到《財富》所用的描述上——設計師必須近乎瘋狂地關心MacBook Air筆記本電腦背面的螺絲釘的螺紋,以及隱藏接口那看上去顯然沒有任何重量的小門。如果你在談論你的Mac電腦時沒有兩眼放光,你就不可能跨進蘋果公司的大門。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