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cv學習(一)圖像的腐蝕操作

一、erode腐蝕函數

函數原型:

erode( InputArray src, OutputArray dst, InputArray kernel, Point anchor, int iterations,int borderType, constScalar& borderValue )

參數詳解:

src:源圖像
dst:目標圖像。
kernel:膨脹操作的核。若爲NULL時,表示的是使用參考點位於中心3x3的核。
我們一般使用函數 getStructuringElement配合這個參數的使用。getStructuringElement函數會返回指定形狀和尺寸的結構元素(內核矩陣)。

anchor:錨的位置,其有默認值(-1,-1),表示錨位於中心。
iterations:迭代使用erode()函數的次數,默認值爲1。
borderType:用於推斷圖像外部像素的某種邊界模式。
borderValue:當邊界爲常數時的邊界值

使用erode函數,一般我們只需要填前面的三個參數,後面的四個參數都有默認值。而且往往結合getStructuringElement一起使用。
 

#include<opencv2\opencv.hpp>
#include<opencv2\highgui\highgui.hpp>
using namespace cv;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Mat src = imread("C:/Users/hanyufeng/Desktop/3.jpg");
	imshow("原圖", src);
	Mat elem = getStructuringElement(MORPH_RECT, Size(15, 15));//獲取自定義核
	Mat dst;
	erode(src, dst, elem);//進行腐蝕操作
	imshow("腐蝕圖", dst);
	waitKey();
	return 0;
}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