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和期市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市場機制 ——兼與徐小明先生商榷

陳培雄:股市和期市是兩種市場機制

  陳培雄   偶然機會朋友推薦我拜讀了徐小明先生《探尋股市下跌的真正原因》系列文章。
  以下幾個原因讓我寫下這篇文章,
  一是爲徐小明先生精神和勇氣感動;
  二是本人孤陋寡聞,沒想到徐小明先生竟然是新浪財經第一博主;
  三是正因爲徐小明先生的影響力,如果有些觀點不加以糾正可能會誤導很多不懂期貨市場但是關心股市發展的股民。
  
  更重要的是擔心影響真正解決股市問題的大方向。
  除上次參加新浪財經組織的拯救股市大討論徵文外,這是第一次給新浪財經寫文章。
  我一直在研究科技與金融結合問題,國內率先提出了多類型股票市場概念。
  對目前所謂股市實在不想評論,但是今天破例了。   
  
  徐小明先生系列文章的主要觀點是將股市下跌的原因歸結於股指期貨。所以我們有必要從期貨市場談起。   
  
  一、  深入理解現貨市場與期貨市場的關係   
  
  所謂現貨市場是指我們每天接觸的商品市場,現貨市場交易的商品成千上萬,
  如果按照每種現貨商品對應一個期貨品種的話,那麼期貨市場交易的期貨品種也應該很多,
  但實際情況是期貨市場的期貨品種最多幾十種,說明不是任何商品都可以在期貨市場上交易,
  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一般是價格波動較大的大宗商品。   
  
  以大米爲例說明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關係。
  
  假設世界上只有一家大米種植的甲企業(生產糧食)和一家買大米的乙企業(用糧食加工食品)。
  由於氣候等多種原因,每年大米的價格波動很大。
  如果價格上漲過多,甲企業獲得超額利潤,乙企業鉅虧。
  如果下跌過多,乙企業獲得超額利潤,而甲企業鉅虧。這兩種情況都是企業不希望看到的。
  企業既不希望暴利也不希望鉅虧,要的是正常的平均利潤。期貨市場就是按照企業的這種期望而設計的。   
  
  由於大多數人不瞭解期貨,在此僅做簡單說明。
  
  爲了避免暴利和鉅虧,甲企業和乙企業以套期保值者(簡單理解爲買保險者)身份進入期貨市場,他們兩個企業做的方向不同,
  甲企業是做賣出套期保值,而乙企業做的是買入套期保值。
  當幾個月後大米價格下跌過多時,甲企業在現貨市場上的虧損可以通過期貨市場上的買入平倉獲利來彌補。
  乙企業在現貨市場上獲利較多,而期貨市場的賣出平倉會產生虧損,對沖掉一部分利潤。
  反之一樣。即現貨市場的虧損可以通過期貨市場的盈利來彌補;反之期貨市場的虧損又可通過現貨市場的盈利來對沖。   
  
  人們正是利用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這種反向操作實現了企業運作既不希望暴利也不希望鉅虧的目的,
  相當於企業利用期貨市場花點小錢買了個保險。
  現貨市場暴利時讓其在期貨市場虧點,而現貨市場鉅虧時通過期貨市場挽回點。
  期貨市場之所以有這項功能基於一個簡單原理,當交割日臨近時,現貨價格和期貨價格會趨於一致。在此不深入細究。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期貨市場只有甲企業和乙企業在裏面,那麼這兩個企業都無法實現目標。
  期貨市場存在的原理是社會上一定有一批人與企業的期望相反,
  他們會冒風險賺大錢也願意承擔虧損,這些人就是期貨市場的投機者,經常稱他們是市場的潤滑劑。
  沒有他們期貨市場無法運作。正是他們承接了套期保值者不要的鉅虧和暴利。   
  
  如果有股民還是不明白期貨市場原理,只要簡單將期貨市場視爲一個保險市場和一個賭博市場組成的綜合市場即可。
  凡是套期保值者都進入保險市場,
  而投機者則進入賭博市場。
  
  注意的是不論你是企業還是個體,不是以你是套期保值者還是投機者固定劃分,
  只要你進入了保險市場你就是套期保值者,進入賭博市場就是投機者。
  你也可以同時進入兩個市場。不可能只有保險市場或賭博市場,兩者缺一不可。   
  
  作爲市場開辦者來說,僅僅提供兩個市場機制,它無權也無法規定誰進保險市場誰進賭博市場。
  能夠做出選擇的是企業的老闆即股東方。
  如果是國企那麼國資委就有權規定國企不能進入賭博市場而只能進入保險市場。
  但由於這兩個市場都在一個期貨市場內,所以就容易出現具體操作者不執行老闆指令的現象。
  
  2004年中航油期貨事件就是典型案例,中航油前總裁陳久霖從做保險到做賭博,導致國家5.5億美元鉅虧,自己也鋃鐺入獄。   
  
  
  二、  期貨市場不可能影響現貨市場   
  期貨市場已經有100多年曆史,儘管期貨市場風險不斷,但是期貨市場正向功能給經濟社會帶來的促進作用是很明顯的,
  否則這個市場就不會有存續到今天。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期貨市場只會對期貨市場參與者產生影響而不會對現貨市場產生影響。
  
  一方面是期貨市場不論規模還是參與者都無法與現貨市場相比擬,
  不是期貨市場會影響現貨市場反而是現貨市場會影響期貨市場。
  
  另外一方面我們看到期貨市場和現貨市場呈現的是兩個不同的運行軌跡。
  現貨市場價格影響因素和期貨市場價格影響因素完全不同。
  正常情況下現貨市場價格因素不可能受到一個資金因素干擾(少數例外),而期貨市場的價格主要是資金因素操縱。
  而且這種資金操縱是市場機制鼓勵的,這就是爲什麼期貨市場採用以小博大即資金放大幾十倍的道理。
  當期貨市場價格偏離現貨價格過多時,通過交割機制再將其拉回正常軌道。   
  
  總之,在期貨市場運行100多年期間,不論理論上還是實踐中,還未發現期貨市場能夠左右現貨市場的功能。
  如果誰能發現期貨市場這一功能,那將是對經濟領域的重大貢獻。   
  
  三、  中國股市跌跌不休的原因   
  徐小明先生將中國股市下跌與股指期貨機制相聯繫存在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1、中國股市還是股市嗎?   
  首先我們應該先確定中國股市還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股市。
  如果是股市,那麼我們分析股市下跌的原因就是正確的。如果不是股市,那麼分析股市下跌的原因就是南轅北轍。   
  談到市場,這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東西。
  如同我們談論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道理一樣,好人的標準是面善內心還必須是好的,甚至面惡內心是好的也是好人。
  市場也是如此,我們說市場經濟下的市場不是指一個市場僅僅能夠實現交換,
  而是指其有三個機制:供求、價格、競爭。
  有三個機制的市場才能實現資源配置。計劃經濟時期我們也有市場,價格是固定的,那種市場只是外殼,沒有真正的市場價值。
  想表達的意思是定義一個市場是看本質而不是表象。   
  
  股市也是如此,如果僅僅將買賣那張稱爲股票的票據爲股市,那麼就如同計劃經濟時期的市場一樣,只有外殼而沒有內涵。
  股市最基本的一個特徵是經濟的晴雨表,中國經濟高速增長30多年,中國股市幾乎沒有與經濟走勢相關。
  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早就將它定性爲賭場,有的經濟學家說它連賭場都不如。
  即便我們不說它是賭場顯然它也沒資格歸入股市之列。它目前只是披了張股市外衣的一個其它市場而已。
  如果它連股市都不是我們還連篇累牘分析股市下跌的原因顯然是文不對題。
  
  一個不是股市的市場,其上漲和下跌與經濟又有什麼關係呢?
  如同到澳門賭博一樣,贏和輸與經濟無關,那我們研究經濟的關注它幹什麼呢?除非你是研究博彩業的。   
  
  2、正確認識股市存在的問題   
  對中國股市暫且我們還稱它爲股市存在的問題,在新浪財經組織的“拯救股市大討論”中我已經表明了觀點,
  我們看到的股市問題都是表象,深層次的問題如果不解決即治標不治本沒有任何價值。
  找到股市深層次原因與能否解決是兩個問題。
  
  首先我們要找到股市問題所在,否則解決問題無從談起。
  但是不能找偏了,方向錯了會越走越遠。
  所以我擔心徐小明先生將股市問題引向大家都不太懂的期貨市場,那會對今後解決問題設置更大障礙。
  只有把股市問題分析清楚,才能考慮解決方案。   
  
  四、  結束語   
  由於都不屬於證券體制內的人了,我與徐小明先生都應該屬同一戰壕。
  即使這篇文章觀點不同,但不影響立場一致。
  希望這種觀點的不一致對推動股市改革是有益的,因爲真理越辯越明。
  整篇文章中我沒有糾纏細節,而是從大的方面進行邏輯分析。
  
  最後想補充說明如下。   
  1、懂得市場才知道如何管理市場   很贊同徐小明先生關於一些政策制定者不懂市場誤導市場的觀點。
  327國債期貨事件就是典型案例,不懂市場的管理者讓證券市場從事期貨交易,完全是兩套運行機制,導致國家鉅額損失。
  另外一個案例說明即使在市場泡過也不一定就是懂市場。
  中國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獨立期貨結算公司就是如此,主要是內部矛盾引發倒閉的。
  當時的期貨部主任康博士對我們大吼,我們這麼支持你們能否不要鬧矛盾?
  一直到倒閉前夕,我偶然機會到了世界上最大的採用獨立結算模式的美國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考察才發現,我們根本不懂獨立結算。
  我們進行的是一種僞獨立結算從而導致矛盾重重。
  從系列文章中看出徐小明先生並沒有經歷過期貨市場管理,股市和期市存在本質的區別,所以指責中金所會犯自己批評過的錯誤。   
  
  2、市場管理者和參與者是兩個概念

  期貨市場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市場管理者和參與者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經濟主體。
  中金所是市場管理者,它沒有權力要求參與者做多或者做空、做套期保值或者做投機。
  即使都是國企背景也代表不同的利益主體,何況現在很多經紀公司已經產權多元化了。
  任何制度都是有缺陷的,唯一的條件是對所有參與者要公平。
  
  徐小明先生希望通過改變制度來調整多空比例顯然在邏輯上說不通。
  另外中國賭場式的股市上漲和下跌沒有經濟規律可遵循,賭約贏或者輸都沒有價值。   
  
  3、共同努力解決中國股市問題   
  中國經濟、中國股市、中國期市存在很多問題,確實存在徐小明先生指出的不懂市場的人在管理市場現象。
  隨便都可找出案例,如不需要獨立結算模式的股市我們採用了獨立結算模式,而需要獨立結算模式的期市我們卻沒有采用。
  這些制度設計讓懂行的人會感到可笑,還可以列出很多。
  在制度設計上我們已經付出了327國債期貨事件的巨大代價,股市現狀也是被付出的代價。
  相信如此現狀今後還會付出代價。中國需要一批象徐小明先生這樣的人勇敢站出來去推動改革,只是希望我們的目標明確。   


  附:作者曾經參與創建廣州第一家期貨交易所,曾經擔任過中國唯一一家期貨獨立結算公司廣發期貨清算公司董事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