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評聯想之三:爲什麼聯想完全可以走“中國式蘋果”道路?

十評聯想導語篇:爲什麼小小樂Phone可以引爆一場命運之戰?
十評之一:聯想命運之戰——一次天賜聯想的歷史性機遇!
十評聯想之二:從邊緣到中心——走出10年頹勢,迎接聯想拐點博客中國(Blogchina)獨家評論:在IT歷史上,本週是個歷史性的時刻,任何一位關注IT業的人都應該爲之所動,而且值得深入思考。標準普爾公司指數服務部門週四表示,由於投資者對蘋果本週公佈的財報反應強烈,推動蘋果市值超過微軟,成爲僅次於埃克森美孚公司(目前超過3000億美元)的標準普爾500指數第二大公司。標準普爾計算的蘋果市值達到2415億美元,超過了微軟的2395億美元。標準普爾500指數是浮動調整的,並未計算微軟的全部股票基 數。本週二蘋果發佈了第二財季報告,營收達135億美元,淨利潤達 30.7億美元。週四微軟也發佈了第三財季報告,營收達到創記錄的145億美元,淨利潤達40.1億美元。


蘋果股價走勢:寫盡20多年的風風雨雨
15年前,PC行業的開拓者蘋果電腦瀕臨死亡,被產業嚴重邊緣化,市場價值不到50億美元,幾乎只有當時微軟的1%。沒有會認爲蘋果還能夠東山再起,連當時的比爾•蓋茨也認爲蘋果根本不可能轉機。更不用說期望蘋果超越微軟,這隻有神經病纔有的想法。的確,一個從70年代賣PC的企業,在整個PC行業都被嚴重邊緣化的今天,哪有什麼機會。而微軟是一個不可比擬的高峯,人們對於超越微軟的夢想,一直寄予IBM、Intel、Google等風雲企業。
而今天,蘋果的市場價值居然超越了整個IT歷史上最具有傳奇色彩的微軟公司。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奇蹟,這是多少值得人們深入思考的結果!

 

聯想歷史股價走勢:起起伏伏都是故事!
今天,在中國,有一個處境類似十多年前蘋果的企業,也在圖謀迴歸中國IT業的中心。這就是聯想!在過去這些年裏,中國IT業的熱鬧屬於華爲,屬於騰訊,屬於中國移動,屬於阿里巴巴,而長期屬於中關村乃至中國IT業旗幟的聯想顯然局面尷尬。用柳傳志的話來說:“去年的此刻聯想是正在懸崖的邊上”。
無論從創新能力還是營銷能力還是品牌號召力,聯想當然無法直接與蘋果相比。這就好比中國與美國實力硬碰硬一樣。但是,藉助中國巨大的勢能,聯想要走“中國式蘋果”的道路,我認爲是完全可行的!而且也應該如此。
比較聯想和蘋果,我們可以發現有很多相同之處。首先,出身相同,蘋果是美國PC行業的開拓者,也是早期的領導者;聯想是中國PC行業的開拓者,也至今是絕對的領導者。兩家公司過去長期以來都是比較純粹的PC廠商,是在一個被Wintel雙寡頭嚴重控制的行業中生存和發展。其次,都是經歷過起起伏伏,內憂外患,面臨過被邊緣化,也經歷過生死考驗。這方面蘋果經歷的困難之大,時間之長,還遠遠超過聯想。不經歷風雨哪裏見得彩虹。彎路和挫折是激勵重新崛起的最佳動力。第三,聯想和蘋果,在各自的國家都是IT消費市場最具有品牌號召力的企業,都是從創業開始就與消費者直接打交道的企業,也就是說,是真正接地氣的企業。這一點看起來不顯眼,卻是至關重要。
柳傳志說,聯想要與蘋果決一死戰。我倒覺得蘋果其實並不是聯想真正可怕的對手,而更可能成爲一條戰壕中的。這裏面有一個很特殊的原因。因爲蘋果的確很強大,也是同行,最直接的競爭對手。但是,蘋果這個公司在中國二十多年來從來沒有進入過主流。蘋果的影響力主要是通過一些發燒友,和媒體的傳播和消費者的口碑效應建立的。也就是說,蘋果在真正的主流市場中從來沒有建立多大的用戶基礎。人們體驗蘋果產品,通過水貨的遠遠高於行貨。也就是說,蘋果在中國,是屬於一個典型的“水貨式生存”的企業。


聯想最近一年股價走勢:也是相當漂亮的復興開局
這一點,完全取決於蘋果,完全由喬布斯和蘋果的個性所決定的。目前,在美國,最如日中天的企業就是蘋果與Google。非常有意思的是,這兩個硅谷企業面對中國市場的態度有着驚人的一致。Google的文化與個性,對於中國市場的傲慢與偏見,前不久大家都已經充分領教了。其實,蘋果也是類似,只是沒有Google那樣激烈的爆發而已。在全球都把中國市場當作戰略市場的時候,在全球跨國公司CEO們以來中國的次數作爲驕傲的時候。IT業這個行業中,就兩個大公司的領導人對中國依然抱着很深的成見。蘋果的創始人和Google的創始人,幾乎是碩果僅存的還沒有來過中國一次的大人物。
來不來中國不重要,但是這背後的態度卻非常重要。所以,只要還是喬布斯當家作主,中國市場在蘋果發展戰略中的地位很難提升到戰略性的高度上。蘋果在移動互聯網的超級武功和對消費者的超級號召力,因爲自身的因素而大大受限。這是聯想非常幸運的事情。即使等到哪一天蘋果如夢初醒,也需要很多年的補課。
所以聯想的移動互聯網夢想要成真,蘋果更多是老師,而不是死敵。是最佳的參照,而不是毒藥。聯想要成爲中國式的蘋果,最重要的是要學習蘋果的創新精神,要將創新的文化融入聯想企業的血脈,融入聯想的每一個產品。而有一點可以學得更好的,就要與封閉的蘋果文化相比,聯想可以更開放,更貼近互聯網文化。
精神上和文化上的學習,遠比市場上的競爭更能決定聯想的中國式蘋果之路的成敗結局和開闊程度。(關於聯想如何才能成功,在十評中另外詳細闡述)
深度專題提示:命運之戰:聯想“樂Phone”打響中國移動互聯網第一戰!博客中國、互聯網實驗室聯手推出年度重磅系列專題,全方位透視、全局性把握、前瞻性研究,打造第一信息源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