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IT168】ESB是什麼

ESB是什麼

 

      ESB定義:ESB是一種在鬆散耦合的服務和應用之間標準的集成方式。ESB是傳統中間件技術與XML、Web服務等技術結合的產物。ESB提供了網絡中最基本的連接中樞,它可以作用於: 

  面向服務的架構 -分佈式的應用由可重用的服務組成

  面向消息的架構 - 應用之間通過ESB發送和接受消息

  事驅動 架構 - 應用之間異步地產生和接收消息

  ESB就是在SOA架構中實現服務間智能化集成與管理的中介。


  ESB來由背景

   過去幾年裏,美國企業的經營理念在競爭加劇和IT發展的驅使下,開始朝着實時型企業 (real-time enterprise)的管理模式發展。實時型企業是Gartner公司提出來的概念。要想成爲一個實時型企業,企業就必須能對發生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時間的關鍵業務和事件做出最迅速的反應,其反應速度必須是瞬間,即零延時的。一個實時型企業必須具備實時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顯然,實時型企業希望能夠在事件發生時,就立刻做出相應的反應。它使得企業管理不再是被動地對所出現的狀況進行反應,而是能進行主動及時地反應,在商機 出現時,實時地完成商務運作,在零延時的狀況下搶佔市場先機。實時型企業的管理和運轉已呈現出了由事件實時驅動管理能力和反應能力的態勢。

   一個具備實時反應能力的企業對信息系統的整合 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因爲分割和零散的系統將阻礙其成爲實時型企業。對大型企業而言,想整合現有的系統 本身就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加之還要在整合中兼顧企業發展的新需求,這就難上加難。可見,想在維持企業正常工作的環境中,同時兼顧新舊系統之間的融合、解決各分支機構和各部門間的信息溝通和數據共享 ,真正轉變爲一個實時型企業的難度很大。

  面對這些頭痛的問題,企業需要一個能夠真正化解難題的技術平臺——它應該是高屋建瓴,超然於現有的所有技術平臺和應用平臺之上。這樣才能把處於分散狀態且未來也絕不可能集中的軟硬件平臺整合起來。此外,這個平臺還要能包容未來不斷增長和動態變化的企業信息化 的需求,並能夠把新系統完整、有機而自然地與現有系統架構整合在一起。在這種需求背景下,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企業級服務總線)中間件技術恰如其時地出現了。

  ESB介紹

   ESB中間件技術是原生技術,其技術概念形成於1996年,是由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的國家光學天文臺(National Optical Astronomy Observatory,NOAO)提出的。當時,NOAO希望其能把天文望遠鏡拍攝到的圖像轉換成海量信息,並將之實時地傳輸到實時圖像處理和顯示子系 統,讓天文科學家能夠與天文望遠鏡同步在電腦屏幕 上 看到星際圖像。這套信息處理系統被稱爲MDHS(Mosaic Data Handling System),其核心組件是MB(Message Bus,消息總線)中間件。這個中間件具備兩個與當時通用的商用消息排隊中間件技術完全不同的能力:實時傳輸信息的能力;海量的數據承載能力。消息總線的 這兩個核心技術也是組成ESB中間件技術的核心。

   消息總線一問世就被一個財大氣粗的贊助商——美國宇航局看上。這是因爲美國宇航局的航天飛機中有一個FP(Fault Protection)的信息應用系統,它是一個故障保護系統,專門負責航天飛機所有的軟硬件系統出錯後的保護和糾錯。另外,宇航局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也 是通過FP系統傳輸和執行的。可以說,FP是航天飛機中最關鍵的軟件 系統之一。

  當航天飛機的一個熱敏傳感器 察 覺到機械部件過熱時,它會把信息傳輸給FP系統,再由其發出相應的指令進行調節。地面控制中心也會向航天飛機發出一連串的指令,這些指令必須按照發出的順 序,在指定時間內執行,不得出現時間和順序上的錯亂。龐大的航天飛機系統隨時都會同時出現多個錯誤,這些錯誤必須得到實時解決,因此要求FP必須具備分佈 式同時解決多個問題和共享解決方案的能力;另外,FP對系統容錯的要求也很高。MB的設計構思正好能夠滿足美國宇航局這些苛刻的要求,因此它被美國宇航局 選中,成爲FP系統的通訊中間件。

  “公共汽車”

 

   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美國企業就開始致力於解決公司信息系統的整合問題。對美國企業而言,尤其是那些規模龐大的企業和跨國公司,如何把過去10幾 年乃至幾十年積累下來的軟硬件系統整合起來,成爲它們面臨的一個永恆挑戰。它們年年談整合、年年做整合,其間不同的整合概念和技術平臺層出不窮,但不盡相 同的解決方案總存在着不足。這些不足使得企業爲了達到整合的目的要麼需要增加額外的硬件投資,要麼就得額外購買軟件。而錢花出去,效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 當新的信息系統運行後,又需要把過去整合過的系統與新系統再整合一次。於是,企業陷入了無休止的整合—開發—再整合—再開發的怪圈,以至於一些企業不堪重 負。

  通常而言,企業在整合和發展信息系統時會 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如何自然、有效地整合種類繁多、分散於各地、服務於不同商業目標的信息系統平臺;二是如何只利用一種成熟、有效的中間件技術,就能把未 來的新信息系統有機地包容到現有系統中,使現在和未來能自然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於是,美國的IT業界清楚地意識到他們需要一個應用起來相對簡單而實用的中間件技術來簡化和統一越來越複雜、繁瑣的企業級信息系統平臺。IT整合技術勢必將經歷一場無可避免的陣痛。

   與太空有着不解之緣的ESB所使用的底層技術概念全盤接受了消息總線(MB)的設計概念。其實,ESB中間件的概念並不複雜,人們可以將它看做一輛不間 斷運行的公共汽車——在不同車站有乘客上下,在同一站點上車的乘客可以在同一車站或不同站點下車。不過,與傳統公共汽車不同的是,ESB能夠用足夠快的速 度傳遞信息,即實時地傳遞信息;另外,ESB還具備強大的信息傳輸能力,可以達到Gb級、甚至Tb級的數據承載能力。ESB傳輸的是帶有服務任務的計算機信息和指令,它們可以不斷地被一羣服務器 裝載到ESB,然後再由另一羣服務器 把信息從ESB上卸載下來,以服務於不同的業務需求和目的。

  ESB最大的技術特點在於,它是一個完全面向企業級的中間件解決方案,可以架構在企業現有的網絡 框架、軟硬件系統之上,構築出一個企業級的信息系統解決方案。在ESB中,服務器猶如一個個汽車站,可以自由地連接和脫離ESB中間件,所有的信息系統都可以通過其發送或接受任務、指令,它適用於所有的現有或未來的信息應用平臺。

  對企業而言,採用ESB中間件系統作爲企業級信息系統整合方案中的中樞技術,幾乎可以無須添加任何軟硬件設備,就可把過去、現有和未來的IT系統整合在企業級的信息應用框架下,並且能爲企業提供實時、大容量的信息通信 和實時控制、管理和分配消息傳遞的能力。它能大大提高整個網絡和信息系統的使用效率,它還能爲企業節省可觀的整合費用。

 

 

 

轉自:http://tech.it168.com/a2008/0807/199/000000199907.shtml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