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理工大學計算機網絡複習2

題型:選擇(10 X 2分) 判斷(10 X 2分) 簡答(6 X 5分)解答(3 X 10分)

 

一,網絡核心和網絡邊緣(選擇)

網絡核心:由大量的網絡和連接這些網絡的路由組成——提供連通性和交換服務

網絡邊緣:由所有接在互聯網上,供用戶直接使用的主機組成——用於通信和資源共享

 

二,有導媒體和無導媒體有哪些(選擇)

1,有導媒體:雙絞線(copper),同軸電纜(coax),光纖(fiber)

2,無導媒體:無限電波,微波(microwave),衛星(satellite),WIFI

 

三,Internet協議棧有哪些層,每層有什麼功能和協議(簡答5分)

1,應用層:支持網絡應用。協議:FTP,SMTP,HTTP。單位:報文(message)

2,傳輸層:進程間的數據通信。協議:TCP,UDP。單位:報文段(segment)

3,網絡層:主機間的數據通信包括路由選擇。協議:IP,路由協議。單位:數據報(datagram)

4,鏈路層:相鄰節點間的數據傳輸。協議:802.111,PPP。單位:幀(frame)

5,物理層:傳輸比特流。單位:比特(bit)

 

四,http的非持久連接和持久連接(簡答5分)

1,http是無狀態的連接

2,非持久連接(Http1.0):每發送一個對象就需要建立1個連接,當我們下載多個對象時就需要多個連接

3,持久連接(Http1.1):多個對象可以使用單一的TCP連接來傳輸

4,非持久連接的過程:

  • 建立連接:客戶端向HTTP服務器發送連接請求,HTTP服務器在對應的80端口上等待客戶端的連接請求,一旦接收到請求建立兩者間的TCP連接,通知客戶端繼續你的操作。
  • 客戶端發送HTTP請求消息給服務器。 其中包含html頁面的名字。
  • HTTP服務器接收請求消息,從服務器主機內存或硬盤拿出請求實體response massage(也就是打包的HTML頁面)返回給客戶端
  • 關閉TCP連接
  • 客戶端解析response massage,發現裏面有10個圖片文件的地址
  • 繼續前5步的操作根據圖片地址取得服務器的圖片文件

響應時間=2RTT+傳輸時間

 

 

五,FTP的相關知識點

FTP在傳輸層使用TCP協議

(1)控制連接(端口號21):

服務器監聽21號端口,等待客戶連接,建立在這個端口上的連接稱爲控制連接。

控制連接用來控制信息(連接請求,傳送請求等),並且控制信息都以7位ASCII格式傳送。

FTP客戶發出是請求,通過控制連接發送給服務器端的控制進程,但控制連接並不用來傳送

文件。在傳送文件時還可以併發使用控制連接,因此它在整個會話期間是一直開着的。

(2)數據連接(端口號20):

服務器端的控制進程在接收到FTP客戶發來的文件文件傳輸請求之後,就創建了“數據傳送進

程” 和“數據連接”。

數據連接用來連接客戶端和服務端的數據傳送進程,數據傳送進程實際完成的傳送,在傳送

完畢後關閉“數據傳送連接”,並且結束運行。

 

 

 

 

六,web cache(proxy server)

目標:客戶端請求不需要訪問原始的服務器

爲什麼要使用它:

1,減少客戶請求的響應時間

2,減少鏈路上的通訊量

3,讓比較差的內容提供商提供比較好的服務

如何保證我們獲得的信息是最新的信息:

在代理服務器中有一個時間,會定期和原始服務器進行時間對比,如果兩者時間不一致就進行內容的更新。

 

七,計算“校驗和”(簡答題5分)

1,將要計算的兩組16進制數,轉化爲2進制,進行相加,如下圖所示

2,如果產生溢出位1,就在原數的末尾加1得到sum值

3,將sum的值取反得到checksum,最後轉爲原理的16進制數

八,路由器的結構有哪些(選擇)

1,基於內存的:兩次經過總線,總線經過內存,效率最低

2,基於總線的:一次佔用總線,效率較高

3,基於網絡的:多個節點同時交換,效率最高

 

九,P2P文件分發效率(P92)

相比於CS結構來說效率要高。

 

十,分組交換和電路交換(P15~P19)

https://www.cnblogs.com/kubidemanong/p/9631875.html

 

十一,回退N幀(GBN),選擇重傳(SR),TCP的可靠傳輸(簡答5分)

1,GBN:是以流水線的工作方式,連續發送包的。接收方採用累積確認的方式(N及其N以前的包都正確接收),發送方爲最早未發送的包啓用計時器,當超時以後所有未被確認的包都要重傳。如果接收到亂序的包就丟棄

2,選擇重傳:也是以流水線的工作方式,連續發送包的。接收法採用單獨確認的方式(N號包已經正確接收),爲每個未被確認的包都啓用計時器,僅僅重傳未被確認的包。接收到亂序的包,將其緩存。發送窗口不能大於序號空間的一半

3,TCP的可靠傳輸:也是以流水線的工作方式,連續發送包的。這裏的ACK(N)表示N以前的都正確接收,希望得到第N個包,如果出現亂序的包將其緩存,並採用累積確認的方式,發送方爲最早未發送的包啓用計時器。TCP回覆ACK情況有四種

  • N個包以前都正確到達,需要等待500ms後,回覆ACK進行確認
  • 如果在等待的500ms過程中來了一個包,立即回覆累計確認的ACK
  • 如果發現N個包中出現亂序,發送重複的ACK
  • 如果等待的500ms過程中,來了一個包將原來缺少的包填上,使它不再亂序,回覆ACK

TCP建立連接的標誌是SYN,關閉連接的標誌是FIN

十二,TCP的擁塞控制,擁塞窗口的變化(解答10)

1,慢啓動階段:擁塞窗口(cwnd)值爲1MSS,每當傳輸報文段首次被確認就增加1MSS,並且發送出原來兩倍的報文段,第二次確認後cwnd增加2MSS,所以這個階段每過一個RTT擁塞窗口翻倍,發送速率就會翻倍。成指數增長。

爲了防止cwnd增長過大引起網絡擁塞,還需設置一個慢開始門限ssthresh狀態變量。

 

2,擁塞避免階段:當cwnd>ssthresh時,改用擁塞避免算法,讓擁塞窗口緩慢增長,即每經過一個往返時間RTT就把發送方的擁塞窗口cwnd加1,而不是加倍。這樣擁塞窗口按線性規律緩慢增長。

 

3,快速恢復階段:論是在慢開始階段還是在擁塞避免階段,只要發送方判斷網絡出現擁塞(其根據就是沒有收到確認,雖然沒有收到確認可能是其他原因的分組丟失,但是因爲無法判定,所以都當做擁塞來處理),就把慢開始門限設置爲出現擁塞時的發送窗口大小的一半。然後把擁塞窗口設置爲1,執行慢開始算法。

整個過程圖解:

 

例題:Assuming TCP Reno is protocol experiencing the behavior show picture,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1,Identify the intervals of time when TCP slow start is operating.(標識TCP慢啓動操作的時間間隔)

    答:慢啓動運行的時間間隔爲[1,6]和[23,26]

2,Identify the intervals of time when TCP congestion avoidances is operating.(標識TCP擁塞避免操作的時間間隔)

    答:擁塞避免操作的時間間隔爲[6,16]和[17,22]

3,After the 16th transmission round, is segment loss detected by a triple duplicate ACK or by a timeout?

在第16輪傳輸後,數據包的丟失是因爲檢測三重重複ACK,還是發生超時?

    答:在第16輪傳輸後,數據包丟失被一個三重重複的ACK識別而產生的。如果存在超時,則擁塞窗口大小將降至1。

4,After the 22nd transmission round, is segment loss detected by a triple duplicate ACK or by a timeout?

在第22輪傳輸後,數據包的丟失是因爲檢測三重重複ACK,還是發生超時?

    答:在第22輪傳輸後,檢測到超時導致的段丟失,因此擁塞窗口大小設置爲1。

5,What is the initial value of Threshold an the first transmission round?

第一輪傳輸的初始閾值是多少?

    答:32

6,What is the value of Threshold an the 18th transmission round?

第18輪傳輸的門檻值是多少?

    答:21(在16th時出現擁塞,閥值變爲峯值的一半,也就是42的一半)

7,What is the value of Threshold an the 24th transmission round?

第24輪傳輸的閾值是多少?

    答:13

8,During what transmission round is the 70th segment sent?

(第70個包是在哪一輪傳輸發送出去的)

    答:第7輪傳輸發送出去的(具體計算如下圖)

Assuming a packet loss is detected after the 26th round by the receipt of a triple duplicate ACK, what will be the values of the congestion-window size and of Threshold?

假設在第26輪之後通過三重重複ACK檢測到數據包丟失,那麼擁擠窗口大小和閾值是多少?

    答:當發生丟失時,擁塞窗口和閾值將被設置爲擁塞窗口(8)當前值的一半。因此閾值和窗口的新值將爲4。

十三,IP地址的規劃與分配(解答10)

1,現在的IP網絡使用32位地址,以點分十進制表示,如172.16.0.0。地址格式爲:IP地址=網絡地址+主機地址 或 IP地址=主機地址+子網地址+主機地址。

2,在一個子網中要求網絡地址相同,主機地址不同。下圖中使用的是C類地址,前三個字節是網絡地址,最後一個字節是主機地址

3,IP地址分配實例1(下面兩種分法選一種):

3,IP地址分配實例2(下面兩種分法選一種):

 

 

 

十四,鏈路狀態路由算法(解答題10)

1,鏈路狀態算法是動態(dynamic)全局的(global)

2,計算從U到其他各個節點的最短距離

十五,信道劃分包含哪些協議85

1)頻分多路複用

2)時分多路複用

3)波分多路複用

4)碼分多路複用

 

十六,隨機訪問包含哪些協議?各自有什麼特點?89

1)隨機接入系統協議(ALOHA)

  • 純ALOHA協議:簡單,無時鐘同步。最好信道利用率爲0.17
  • 時隙ALOHA協議:所有幀的大小相同,幀的大小和時間槽的大小相同,並在節點開始處發送幀,節點是時鐘同步的,最好的信道利用率爲0.37

2)載波偵聽多路訪問(CSMA)

CSMA的基本思想是:要傳輸的站點首先聽一聽介質上是否有其他站點在傳輸(載波偵聽)。 如果介質忙,那麼必須等待;如果不忙,則傳輸。衝突之後需要後退並重傳。

3)載波偵聽多路訪問/碰撞檢測(CSMA/CD協議):邊發邊聽,帶有衝突檢測,用於有線網

4)載波偵聽多路訪問/碰撞避免(CSMA/CA協議):通過信道預約的方式來確保不會發生衝突。用於無線網

5)信道劃分的協議有:TDMA,FDMA,CDMA

 

十七,CSMA/CA和CSMA/CD的區別和聯繫是什麼?

1)CSMA/CD可以檢測衝突,但無法避免;CSMA/CA發送包的同時不能檢測到信道上有無衝突,本節點處沒有衝突並不意味着在接收節點處就沒有衝突,只能儘量避免

2)傳輸介質不同。CSMA/CD用於總線型以太網;CSMA/CA用於無線域網。

3)檢測信道空閒方式不同。CSMA/CD通過電纜中的電壓變化來檢測;CSMA/CA採用能力檢測,載波檢測和能量載波混合檢測三種檢測信道空閒方式

4)在本節點處有(無)衝突,並不意味着在接收節點處有(無)衝突。

總之:CSMA/CA協議的基本思想是在發送數據時,先廣播告知其他節點,讓其它節點在某段時間內不要發送數據,避免出現碰撞。CSMA/CD的基本思想是發送前偵聽,邊發送邊偵聽,一旦出現碰撞立馬停止發送。

 

十八,CDMA程序碼片序列的計算

https://www.cnblogs.com/zhangxin123/p/9286787.html

十九,無限局域網有哪些?

1,常見從局域網拓撲結構有:星型結構,環型結構,總線型結構,星型總線型複合結構

2,三種特殊的局域網:

  • 以太網:邏輯拓撲是總線型結構,物理拓撲是星型結構
  • 令牌環:邏輯拓撲是環型結構,物理拓撲是星型結構
  • FDDI:邏輯拓撲是環型結構,物理拓撲是雙環型結構

3,無線網的組成

  • 無線主機:手機,電腦
  • 基站:信號塔,上網小路由
  • 無線的鏈路:802.11n網上爲200M,802.11a.g網上爲54M,802.11b網上爲11M,
  • 基礎設施
  •  

 

二十,TCP和UDP

1,TCP服務:是可靠的,具有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面向連接的的傳輸服務。爲了給TCP提供安全性保證,可以在它的上面加上SSL協議

2,UDP服務:面向非連接的不可靠的服務,DNS,SNMP使用UDP協議

3,共同點:兩者都不提供時延保證,帶寬保證和安全性保證

 

https://blog.csdn.net/zhang6223284/article/details/81414149

其他內容補充:

1,排隊時延是決定你網速的主要因素

2,傳輸時延d=(包長L)/(鏈路帶寬R)

 

排隊時延由上圖公式(La)/R決定,當它接近0時,時排隊時延小,接近1時,排隊時延非常大。正常取0.5

 

3,traceRoute(跟蹤路由)可以知道從源到目標的中間經過哪些路由,以及經過路由所需要的時間 

4,吞吐量(throughput)指的是從發送方到接收方之間,單位時間內發送的數據量

5,網絡帶寬(bandwidth)指所經過鏈路帶寬的最小帶寬

CS架構與P2P架構:

1,CS服務端:服務器總是處於開啓狀態,有着永久的IP地址,如果規模很大會建立數據中心進行擴充

2,CS客戶端:是和服務端進行通訊的另一端,他們的連接是間斷的,它的IP地址可能是動態的,客戶端之間不需要直接通信

3,服務端:沒有一個永久開啓的服務端

4,客戶端:之間可以互相通信。

5,結論:P2P的文件分發效率高於CS的,但P2P要求至少上傳一個完整的文件

6,進程間的通信,IP地址標識的主機,端口號標識到進程

常用端口號:HTTP server:80,mail server:25

7,傳輸文件相關的一般使用TCP,音頻視頻一般使用UDP或TCP

8,rdt3.0是正確的,但是它的性能太弱了

9,DNS在傳輸層使用UDP協議,它的三級結構爲:根服務器——》頂級服務器——》權威服務器

10,NAT負責將本地地址轉換成IP地址,原始時是從內網向外網訪問的,後來通過端口映射,UPNP,Skype橋接的方式實現了從外網向內網訪問

11,選擇題與判斷題:https://blog.csdn.net/weixin_44841312/article/details/10696918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