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賈金斯式的人永遠不會成功

        工作、生活中切勿成爲賈金斯式的人,這也是自己工作、生活效率低下的原因。工作生活中儘可能的把注意力放在覈心問題上,不要讓亂七八糟的事情耗掉過多時間,這當然首先要目標明確。例如,解決VPN的問題,早就分析出了問題所在,卻用了過多的時間才解決。其中的周折太多,遊離目標太遠,而不是去堅定的驗證自己的想法,總是半途而廢。花了過多時間去學習NAT、VPN的知識了,而忽略了源碼的分析-問題的根源。沒有什麼解決不了的難題,要舉重若輕,不要自設障礙。對待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不要毛手毛腳的,束縛了自己,要平和的心對待,去分析去驗證,所謂“謀後而定,行且堅毅”。 
賈金斯式的人永遠不會成功
    一個堅定地向目標邁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爲他讓路。
   
中國有句老話:有志之人立常志,無志之人常立志。我覺得非常有道理。
   
如果你想在35歲之前成功,一定要吸取別人的教訓,做事一定要專注,要以賈金斯爲鑑。
   
美國一位成功學家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在好多年前,當時有人正要將一塊木板釘在樹上當擱板,賈金斯便走過去管閒事,說要幫他一把。
   
他說:你應該先把木板頭子鋸掉再釘上去。於是,他找來鋸子之後,還沒有鋸到兩、三下又撒手了,說要把鋸子磨快些。
   
於是他又去找銼刀。接着又發現必須先在銼刀上安一個順手的手柄。於是,他又去灌木叢中尋找小樹,可砍樹又得先磨快斧頭。
   
磨快斧頭需將磨石固定好,這又免不了要製作支撐磨石的木條。製作木條少不了木匠用的長凳,可這沒有一套齊全的工具是不行的。於是,賈金斯到村裏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這一走,就再也不見回來了。
   
賈金斯無論學什麼都是半途而廢。他曾經廢寢忘食地攻讀法語,但要真正掌握法語,必須首先對古法語有透徹的瞭解,而沒有對拉丁語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想學好古法語是絕不可能的。
   
社會上想改變自己處境的人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將這種改變處境的慾望具體化爲一個個清晰明確的目標,併爲之奮鬥。結果,這些人的慾望也僅僅是慾望而已。賈金斯進而發現,掌握拉丁語的唯一途徑是學習梵文,因此便一頭撲進梵文的學習之中,可這就更加曠日廢時了。
   
賈金斯從未獲得過什麼學位,他所受過的教育也始終沒有用武之地。但他的先輩爲他留下了一些本錢。他拿出十萬美元投資辦一家煤氣廠,可是煤氣所需的煤炭價錢昂貴,這使他大爲虧本。於是,他以九萬美元的售價把煤氣廠轉讓出去,開辦起煤礦來。可這又不走運,因爲採礦機械的耗資大得嚇人。因此,賈金斯把在礦裏擁有的股份變賣成八萬美元,轉入了煤礦機器製造業。從那以後,他便像一個內行的滑冰者,在有關的各種工業部門中滑進滑出,沒完沒了。
   
他戀愛過好幾次,雖然每一次都毫無結果。他對一位姑娘一見鍾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跡。爲使自己匹配得上她,他開始在精神品德方面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學校上了一個半月的課,但不久便自動逃掉了。兩年後,當他認爲問心無愧、無妨啓齒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給了一個愚蠢的傢伙。
   
不久他又如癡如醉地愛上了一位迷人的、有五個妹妹的姑娘。可是,當他上姑娘家時,卻喜歡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後一個也沒談成功。
   
來回搖擺的人永遠都不可能成功賈金斯的情形每況愈下,越來越窮。他賣掉了最後一項營生的最後一份股份後,便用這筆錢買了一份逐年支取的終生年金,可是這樣一來,支取的金額將會逐年減少,因此他要是活的時間長了,早晚得捱餓。
   
社會上想改變自己處境的人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將這種改變處境的慾望具體化爲一個個清晰明確的目標,併爲之奮鬥。結果,這些人的慾望也僅僅是慾望而已。
   
哈佛大學曾對一羣智力、學歷、環境等客觀條件都差不多的年輕人,做過一個長達25年的跟蹤調查,調查內容爲目標對人生的影響,結果發現:
    27
%的人,沒有目標;
    60
%的人,目標模糊;
    10
%的人,有清晰但比較短期的目標;
    3
%的人,有清晰且長期的目標。
    25
年後,這些調查對象的生活狀況如下:
    3
%的有清晰且長遠目標的人,25年來幾乎都不曾更改過自己的人生目標,並向實現目標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了社會各界頂尖的成功人士,他們中不乏白手創業者、行業領袖、社會精英。
   
那些沒有人生目標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10%的有清晰短期目標者,大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上層。他們的共同特徵是:那些短期目標不斷得以實現,生活水平穩步上升,成爲各行各業不可或缺的專業人士,如醫生、律師、工程師、高級主管等。
    60
%的目標模糊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中下層面,能安穩地工作與生活,但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成績。
   
餘下27%的那些沒有目標的人,幾乎都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生活狀況很不如意,經常處於失業狀態,靠社會救濟,並且時常抱怨他人、社會、世界。
   
調查者因此得出結論:目標對人生有巨大的導向性作用。成功,在一開始僅僅是一種選擇,你選擇什麼樣的目標,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爲什麼大多數人沒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計劃的人只有5%,大多數人不是將自己的目標捨棄,就是淪爲缺乏行動的空想。
   
把一隻蜥蜴截成兩段,一半向前跑去,另一半向後跑去。這正如一個人做事情將目標分開一樣。成功不會光顧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人。
   
與其諸事平平,不如一事精通,這是一種規律。分散精力的人不會成功。我看到賈金斯的這段故事,感悟很深。25歲以前,我也嘗試過許多業務,開過飯館、做過貿易、倒過鋼材、做過食品……都是因爲沒有長期打算,換來換去,無一成功。1993年以後,我們選定電梯行業以後,堅定這個方向,所以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前些日子讀了汪中求的一本《營銷人的自我營銷》,書中有一句話非常有道理。他說,如果你在一個行業裏踏踏實實做上十年二十年,那麼你一定能夠在這一行業裏成爲佼佼者。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