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作用U盤從ZIP、HDD、Removable,usb all device, FDD, CDROM啓動電腦

製作用U盤(各種卡,移動硬盤)從ZIPHDDRemovableusb all device, FDD, CDROM多種方式啓動電腦20081019

(老鳥莫笑。吾未失敗過!!僅與U盤啓動電腦失敗者分享。網絡收集整理,若有侵權,請版主立即刪除!!!衷心感謝老九,老毛桃,YY, Hpy7332, HHH333, CK winpe高手及衆多網友的無私奉獻的好東東!!!!!!)

一.USB 啓動兼容性報告(注:不好意思轉誰的我忘了。對是dzy
      我們平常都是已硬盤方式啓動系統,但是大家都知道微軟的系統是十分脆弱的!      對於硬盤系統的維護,早在2000年以前大多以軟盤FDD方式啓動,進行相關的維護
   
軟驅、軟盤故障的條件下,軟盤啓動的成功率幾乎是100%      隨着軟驅的淘汰,維護啓動的陣營又轉向了光驅上面。
      

本人自2003年至今用光驅啓動,啓動盤一般採用EasyBoot製作,在不下200臺機器啓動,啓動幾乎沒有失敗過!(注:若無光驅或光驅已壞,或無啓動光盤,這時U盤的作用就大了)     
而今,U的普及率已經十分高,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U盤與光盤相比較,本人感覺具有以下特點:(個人認爲,有待商榷!)
   
1U盤便攜性更強!上衣口袋、褲兜,隨手一塞,十分方便!光盤雖然有200M左右的小盤,但依然不及U盤便攜!大盤更是不便裝入口袋。
   
2U盤容量更大!現在4G8G乃至16GU盤均十分方便購買,且價格也已可以接受。(例如:臺電4G99元,8G139元,16G199元)
USB
移動硬盤容量就更牛B了!光盤CD不過700MDVD單層4.7G相比較已經十分明顯。
   
3U盤讀寫更方便!畢竟CDDVD是隻讀的,U盤則可以隨時拷入文件,關鍵時刻可以轉移部分硬盤數據!     前幾天去崗頂百腦匯玩,看到很多采用凌動CPU8.9寸、10寸小本本,無光驅!除去PXE啓動,那隻能USB口啓動了!     那麼USB的啓動成功率或稱兼容性如何呢?本人近幾天做了一次測試!…….
. U盤啓動的方式及電腦BIOSUSB的啓動選項(注:不好意思轉誰的我忘了)
1U盤啓動的方式
U-ZIP
U-HDD
U-CdrOM
U-ZIP +
U- HDD +
dos
grub
ntldr
……


2)電腦BIOSUSB的啓動選項
有一點需要說明,有的電腦BIOS裏雖然有USB的啓動選項,但實際上並不支持U盤啓動,不論你用什麼格式化工具,也不論你格成什麼格式,都不能啓動,這不是你的啓動U盤沒有做好,而是你被主板商忽悠了。這種情況多見於一些先前的非主流主板,我試過的一臺磐英MS-6368主板就是這樣。

BIOS要設置USB-ZIPUSB-HDD爲第一啓動,如果USB只有Removable選項,就選它。但這並不等於說,一定能啓動,有的老主板BIOS雖然有USB選項,但實際上並不支持USB啓動。

必須說明,從U盤啓動需要主板支持,但不是每款主板都支持WinPEU盤啓動(例如 精英865PE-A主板 只支持從U盤啓動到DOS),樓主試做的U啓動盤請在多款主板上試用才能確定是否製作成功。

哈哈,剩下的就是在BIOS中設置優先啓動項爲USB設備就行了!不過得注意的是,我的華碩主板選擇移動存儲設備啓動時並不能直接進入UPE系統,而是在主板啓動時按F8進入選擇USB磁盤才能進入PE!如果你也發現設置後不能正常啓動可以試一下,也許會有驚喜喲!

U盤啓動電腦進入dos也好,PE也好是不是要有強大的BIOS支持啊?我見過有一塊老主板裏面根本沒有usb hddzip選項,而新的主板的BIOS版本也比較新,現在還沒有碰到沒有用U盤啓動不了電腦.有的BIOS有USB-CDROM個選項(AWARD  BIOS),有的BIOS直接把USB-CDROM認爲是CD-ROM的一個子項(AMI  BIOS),所以一直有個疑問是不是U盤啓動是不是要BIOS支持,而不是靠主控的好壞?

再次提醒:這份USB WinPEUSBHDD類型的,如果您的機子不支持USBHDD的話就別忙活了。2005年以後配的機子基本上都支持。
哎喲.那麼麻煩幹什麼,老主板現在也沒有人用了,技嘉主板DOS下不支持U口鼠標,用PS/2的鼠標,只要是06年以後的機子基本上都技持U盤啓動,啓動時按F8強啓,然後再選U盤啓動不就行了.

但很有可能,依舊無法正常從 U 盤啓動。這種情況是正常現象,而且比較普遍,但是沒有很好的辦法來解決這些問題——U 盤啓動一向是一個老大難的問題。由於目前對於主板支持 USB 設備的啓動,並沒有一個公開統一的標準。各主板廠商對於支持 USB 設備的啓動,都有自己的一套思路和做法,並且是各自制定一套方案,造成了目前 U 盤啓動的混亂,處理方法也相當複雜。因此,U 盤啓動的製作方法在目前看來很難有通用性。對此我們只能說遺憾。

.啓動性能是第一位(注:不好意思轉誰的我忘了)

U啓動盤的性能主要在於啓動的兼容性,裏面裝了再多的WINPEWINPE下的應用軟件,DOS之類的工具,但啓動不了計算機也是枉然PEDOS工具網上很多,只要啓動的兼容性良好,可隨時添加。作爲啓動盤,啓動性能畢竟是第一位的,另外便於修改也是一個重要指標。

. U盤啓動盤的方法,工具及利弊。(注:不好意思轉誰的我忘了)

U盤啓動盤的方法,工具有很多。量產是一種功能更多的方法。特別是要製作多分區的U盤,目前只能量產。其他方法,比如UltraISO9.3直接支持製作,並且也可以分區,只是另一個分區是隱藏的,現有的WINDOWS系統無法訪問,與PM或其他分區軟件將U盤分區的結果一致;也可以手工直接格式成DOS啓動盤,或是用NT的系統修復工具製作;亦或可以用其他人制作好的GHOST包恢復爲啓動盤。所以做啓動盤方法不要說哪個更好,只有根據需要製作的適合於各人的方法纔是最適宜的。

1) U盤量產工具:有了對應的U盤量產工具後,又試着量產CDROM穩定不易損壞。可量產好後一點都不能修改,譬如PE裏要加點程序、DOS文件要修改,都得重新量產,我的幾隻U盤每隻至少格過二、三十次,壞快越來越多,確實有點心疼。量產成USB-CDROM,這種方式與U+寫入一樣啓動成功率都比較高,但量產後不能修改,除非重新量產。而UltraISO製作的可隨時修改,不用重新寫入。

但是,真正高兼容的雙啓和三啓是不存在的,高兼容性實現的只能有一驅。


a.什麼叫高兼容性?其實要求並不高,就是媲美啓動光盤的兼容性,因爲一張幾毛錢的CD-R只要有光驅的機器就能方便啓動。


b.由於bios品牌和版本衆多,大量的中老年主板由於bios的原因,只能識別同一usb插口上第一usb設備,我們在量產的時候模擬出2個甚至3個設備,後面的設備bios引導時根本不去找,不會出現。新裝機器沒問題,其bios能同時認出2個引導甚至3個引導設備,很酷,但畢竟不佔多數。而羣聯、擎泰是把usb-cdrom做爲第1設備的,所以這2種主控的usb-cdrom 99%成功引導,這也是羣聯芯片被大家推崇的原因。


從經驗看,能實現高兼容性引導usb-cdrom的主控芯片只有羣聯和擎泰。近似啓動光碟的兼容性(還是有點差距),比其他的主控芯片引導能力強很多。實踐中以支持usb 2.0裏最老爺的845g爲準(再低的主板就是usb1.1,引導就慢的沒有意義了)。象845/nf2/nf3/kt800/865/915/945/975等等主板,thinkpad/dell/聯想筆記本的部分系列,能碰到的我都儘量測試一下啓動效果。   
2)
UltraISO9.3相比之下還是用UltraISO9.3寫入較好,但容易損壞。我在幾臺計算機試了,大多是ZIPHDD都能啓動,特別是製作容易,VM裏想試就試,想改就改。UltraISOU+寫入,ZIPHDD兩種方式都能啓動
Removable(移動裝置)usb all device fdd, 845芯片以下也許都能啓動,(注意啓動盤是USB-HDDBIOS顯示的是USB-FDD)AMDCPU以及sis芯片不一定都能啓動,
U 另外電腦第一啓動用ZIPHDD都試一下,最好換臺電腦再試試,主板的種類、型號、規格太多,只能多試試。
凡支持USB-CDROM啓動的,U+都能啓動,但U+寫入的綜合性能,其便捷的製作方法,開放的文件結構等要優於USB-CDROM


U+
寫入的啓動性能應優於其他格式化工具製作的單一啓動模式。網上有家電腦機構公佈的測試數據顯示:USB-HDD+的啓動成功率達95%USB-zip+的啓動成功率爲88.33%


支持大U盤啓動,如16GB的。支持HDD/ZIP/FDD格式。建議一般情況下選USB-HDD,對於Award BIOSUSB-FDD,特殊情況選USB-ZIP。如2GB以下的U

3) 用各種格式化工具製作:從去年開始,我試着用FlashbootUSBOOTHPEisooDiskGenius 3.0.830.2 u盤啓動純DOS等工具和多種引導方式做過不少啓動U盤,可惜啓動方式單一。Flashboot UsbootHP只能選ZIPHDD其中的一種啓動方式,故啓動成功率比較低。
不過若使用一般工具都必須注意U盤容量一定要在2GB以下(FAT格式只支持最大2GB分區。但有專用量產工具除外,因爲該工具可以把做啓動盤後剩下的容量劃分爲獨立分區),下載的WinPE必須是可啓動的U盤版ISO文件(光盤、硬盤版不行)。

4)ghost32將其他人制作好的GHOST包恢復爲啓動盤。(很適合移動硬盤做啓動盤。注意第一分區一定要設爲活動。)

先準備工具和軟件:(注:不好意思轉誰的我忘了)(免研究winpe及工具的製作,可以到百度,google查找下載安裝)   
1. 2.0U盤,(用ChipGenius2.64不能測出芯片的廠家和型號的也可以用。),各種卡(如讀卡器+SD卡),移動硬盤(大小都可以用)
   

2.UltraISO PE 9.3.1.2633
(官方中文版下載地址:http://dw.ezbsys.net/uiso9_cn.exe  http://os.deepin.org/read.php?tid=764644&fpage=2

    3.
網上下載文件 winpe .iso / winpe. rar / winpe工具箱(硬盤,光盤, U,移動硬盤版似乎都可以用,但有人說只能用U版!!!!文件格式必須是.iso. Rar exe格式不能直接使用。gho格式只能用ghost32 ghost explorer恢復)
http://www.isyouthtrading.com/viewthread.php?tid=131272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