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redhat7)學習筆記(08)防火牆的設置

記住:

LINUX一切是文件

配置服務應該修改配置文件

如果讓服務生效就是重啓服務

 

 

相較於傳統的防火牆管理配置工具,firewalld 支持動態更新技術並加入了區域(zone)

的概念。簡單來說,區域就是firewalld 預先準備了幾套防火牆策略集合(策略模板),用戶可以根據生產場景的不同而選擇合適的策略集合,從而實現防火牆策略之間的快速切換。

下面練習設定防火牆策略規則:在家中允許訪問所有服務;在辦公室內僅允許訪問文件共享服務;在咖啡廳僅允許上網瀏覽。

 

 

RH7 nmtui  對應RH56時的 stup

 

nm-connection-editor

 

二、防火牆

相當於家裏的大門,不是爲了防止內部的人出去,而是爲了防止外面的人進來。

INPUT

OUTPUT

FORWARD

 

防火牆規則 :從上往下,越上的優先級越高,一但匹配後就不往下匹配了

 

規則匹配的方式有2種,其一爲全允許(寫拒絕的條目) 其二爲全拒絕(寫允許的條目)。

學習試驗用第一種

工作使用第二種

 iptables是一個功能強大的防火牆,配置比較麻煩,需要很多命令

7.3之後就沒有了

 

iptables -P INPUT DROP

iptables -I INPUT -P icmp -j              

 

DROP 丟包,對方不知道, 而REJECT,對方能知道拒絕。

 

iptables -I INPUT -P icmp -j ACCEPT

7版本只能設置DROP不能設置REJECT模式

 

zone 區域  模板

例如一臺筆記本

 

 

RUNTIME 默認防火牆策略,可立即生效,但重啓失效

permanent  當前不生效,重啓後永久生效

不想重啓 --reload  也可以讓參數配置後生效

 

firewall-cmd --zone=public --query-sevice =ssh

查詢此服務是否被放行

如果沒有放行

可以將服務加入到啓用項中,再查詢發現已經被放行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