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ers Series_2_Firefox

Browsers Series_2_Firefox

Mozilla Firefox,非正式中文名稱火狐,是一個網頁瀏覽器,由Mozilla基金會與數百個志工所開發。原名“Phoenix”(鳳凰),之後改名“Mozilla Firebird”(火鳥),再改爲現在的名字。

 

FirefoxMozilla基金會開發的一個輕便、快速、簡單與高擴充性的瀏覽器(與Mozilla Suite 區分)。Firefox已經是Mozilla開發的焦點,並將成爲Mozilla基金會的官方瀏覽器,並可能成爲Mozilla Suite的一部份(與 Mozilla Thunderbird電子郵件客戶端共同組成)。

 

Firefox專案一開始是戴夫·海厄特(Dave Hyatt)與布雷克·羅斯(Blake Ross) Mozilla 瀏覽器專案分支出來的一個實驗專案。他們認爲 Mozilla 瀏覽器專案受到網景通訊公司贊助的商業需求所拖累,並且有過度開發者導向的功能蔓延。目前專案開發由本·古德傑(Ben Goodger)主持。

 

開發

Mozilla Firefox保持原來Mozilla瀏覽器的跨平臺特性,使用XML使用者接口語言。XML的運用使利用界面主題與擴展來延伸瀏覽器性成爲可能。這些擴展程序的開發與安裝衍生了一些安全議題,因此在Firefox 0.9發佈時,Mozilla基金會同時公開Mozilla Update網站來提供“受認可的”界面主題與擴展。

 

XUL的運用將Firefox從其它依據MozillaGecko排版引擎開發的瀏覽器(如GaleonEpiphanyK-MeleonCamino)及大多數其它使用原作業平臺接口的瀏覽器中區別出來﹔Mozilla基金會對於Gecko的標準兼容性感到驕傲。

 

未來的Mozilla釋出預期將包括Mozilla FirefoxMozilla Thunderbird,一個以類似Mozilla Firefox核心建立的獨立的電子郵件軟件﹐並且將取代目前的整套應用程序“Mozilla”(代號爲“SeaMonkey”)。最後Mozilla基金會的所有官方軟件將會以獨立的瀏覽器與電子郵件軟件爲中心,不過基金會預料義工與公司用戶會繼續維護SeaMonkey整合應用程序。Mozilla Firefox刪除了SeaMonkey整合應用程序中稱爲“軟件擴充”的一些功能與大部份使用接口。

 

200425,商業和IT顧問公司AMSMozilla Firefox(當時的 Firebird)分類到“Tier 1(即最佳的)等級的開放原始碼產品(Keating, 2004)。這表示AMS認爲Firebird幾乎沒有風險和擁有優秀的技術。

 

 

歷史

 And so at last the beast fell and the unbelievers rejoiced.

But all was not lost, for from the ash rose a great bird. The bird gazed down upon the unbelievers and cast fire and thunder upon them. For the beast had been reborn with its strength renewed, and the followers of Mammon cowered in horror.

 

from The Book of Mozilla, 7:15

 

: 著名的Mozilla之書,在Firefox地址欄輸入about:Mozilla即可查看。

 

 

第一輪瀏覽器大戰最後以Netscape被收購,Internet Explorer獨霸瀏覽器市場告終。而此時Mozilla的歷史正是由這裏開始。瀏覽器之戰失利以後,Netscape並沒有消失,爲了挽回市場,1998Netscape將瀏覽器的大部分代碼開源,成立了一個組織,計劃開發下一代的 Netscape瀏覽器,這個組織就是Mozilla.org,它的圖標是一隻恐龍。不久後,Netscape的源代碼就差不多被全部拋棄, Mozilla社團開發出了在穩定性和功能上更出色的新一代瀏覽器。這個瀏覽器就是Mozilla Application Suite,簡稱MozillaMozilla這個名字的來源是MosaicGodzilla(怪獸哥斯拉)兩個詞的結合,意爲 "Mosaic終結者"。起初,MozillaNetscape的吉祥物,也是Netscape Navigator瀏覽器使用的內部開發代號。由於Netscape早期的影響力,直到今天,所有瀏覽器包括IE,向Web服務器報告自己的瀏覽器標識的時候,都以 "Mozilla"開頭,表明自己是Mozilla兼容的。不過Mozilla已經不再發展了,現在,當我們提到Mozilla這個詞的時候,通常是指Mozilla基金會,Firefox的全稱Mozilla Firefox,表明Firefox來自Mozilla基金會)。Mozilla是一個軟件套裝,包含了瀏覽器、電子郵件客戶端、網頁編輯器、IRC聊天等等。後來的Netscape瀏覽器都是以 Mozilla 爲核心的。199811NetscapeAOL(美國在線)收購後,Mozilla.org就一直在AOL的資助下進行研發活動。20037月,作爲AOL和微軟和解的一部分,AOL解散了 Netscape,一個傳奇永遠的結束了(如今的Netscape瀏覽器由Mercurial Communications開發),同時,AOL中止了與Mozilla.org的關係,將資助的任務轉交給了新成立的非盈利性機構Mozilla基金會。

 

與贏得瀏覽器大戰後就不思進取的IE相比,Mozilla毫無疑問是一個優秀的瀏覽器。但是由於受到商業公司贊助的需求拖累,並且有過度開發者導向的功能蔓延, Mozilla瀏覽器變得日益膨脹臃腫。2002年,戴夫·海厄特(Dave Hyatt)與布雷克·羅斯(Blake Ross)開始從 Mozilla 瀏覽器項目中分支出來的一個實驗性的項目,目標是要建立一個輕便、快速、簡單與高擴充性的瀏覽器來取代Mozilla套件。與Mozilla套件相比,它僅僅是一個瀏覽器,而不包括用戶可能不需要的電子郵件客戶端、網頁編輯器、IRC聊天等等。這個瀏覽器被稱爲"Phoenix" 20029月發佈了0.1版。在經過多次改名後,最終定名爲Mozilla Firefox,於2004119發佈了第一個正式版本Firefox 1.0,當時Mozilla基金會通過募捐的方式,在紐約時報上面刊登了整版的廣告,不過, Firefox的推廣更多是依靠使用者的口碑式宣傳。

 

早期的Firefox用戶一定記得,Firefox的選項對話框中,在設置Cookie的地方是這樣解釋Cookie的:"Cookie是精緻的美味",英文原文是"Cookies are delicious delicacies"。這個解釋如傳奇一般流傳開來,它讓開發人員感覺到幽默和傳神,但是卻令普通用戶如墜雲霧。實際上,布雷克·羅斯(Blake Ross)當時只是一時找不到一句簡短的描述來解釋Cookie,便隨手寫下了這句話放在這裏佔位置。他後來解釋道:"在這麼小的空間裏面解釋這麼複雜的東西,坦白的說,我想最後我可能要重寫整個Cookie管理器"。這個對普通用戶不友好的特性後來作爲一個bug被提交到Firefoxbug數據庫,並在20047月被"修正"。現在,這個文本被替換成了索然無味的:"cookie是網站在您的計算機中保存的信息'片斷'。一般用來記住登錄信息或其它數據。"。不過故事並沒有結束,"精緻美味"傳說的終結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滿,於是Jesse Ruderman專門開發了一個Delicious Delicacies擴展用來將那個描述恢復成原來的文本。在中文版本中,一直到1.5版本,這個著名的佔位符才被替換掉。

 

如今,Firefox的發展已經威脅到微軟IE瀏覽器的霸主地位,引發了新一輪的瀏覽器大戰。現在,Firefox瀏覽器正在譜寫自己的歷史……

 

名稱

後來改稱爲Firefox的專案起初是個Mozilla的實驗性分支,叫做“mozilla/browser”。專案創始人原來的目的是要建立一個在Windows上最好的瀏覽器。這專案的開發在20029月釋出稱爲Phoenix的公開測試版。

 

Phoenix”的名稱延用到2003414,直到與BIOS製造商Phoenix Technologies有商標爭議時更改。新名稱“Firebird”收到了好壞不等的反應。在4月底時Mozilla基金會發出一份聲明表示應稱爲“Mozilla Firebird”以預防與Firebird 數據庫服務器的混淆。但是持續來自開放源代碼社羣的壓力逼迫再一次的改名,於 200429Mozilla Firebird改名爲“Mozilla Firefox”。

 

選擇了Firefox這個名字是不只因爲它和Firebird很相似,也因爲它電腦行業中有其獨特性。爲了確保未來不需要再改名,Mozilla基金會在 200311月開始了在美國專利商標局將Firefox註冊成商標的過程。[1]

 

值得注意的是 Firefox 的正確縮寫爲 Fx, 而並非想當然的.

 

發佈紀錄

發佈日期及版本編號以英文版爲準。

瀏覽器名稱

版本

開發代號

發佈日期

重要改進

Phoenix

0.1

Pescadero

20029月23

第一個發行版。可自定義工具欄;快速搜索。

0.2

Santa Cruz

200210月1

側邊欄;擴展管理。

0.3

Lucia

200210月14

圖片攔截;支持彈出窗口攔截白名單;標籤式瀏覽

0.4

Oceano

200210月19

支持更換主題;彈出窗口攔截功能改進;可自定義工具欄

0.5

Naples

200212月7

可設置複數主頁;狀態欄和無障礙功能的改進;歷史記錄

Mozilla Firebird

0.6

Glendale

20035月17

新的默認主題;書籤功能和個人隱私方面的改進;平滑滾動;圖片自動縮放

0.6.1

20037月28

錯誤修正發行版

0.7

Indio

200310月15

自動滾動;密碼管理;選項面板改進

0.7.1

Three Kings

200310月26

錯誤修正發行版 (只有 Mac OS X)

Mozilla Firefox

0.8

Royal Oak

20042月9

Windows 安裝程序;脫機瀏覽;書籤和下載管理器方面的改進

0.9

One Tree Hill

20046月15

新的默認主題;更改配置目錄路徑;新的擴展和主題管理器;壓縮下載包大小;Linux安裝程序;增加郵件圖標(僅 Windows

0.9.1

20046月28

錯誤修正發行版;更新默認主題

0.9.2

20047月8

BUG修正 (只有 Windows)

0.9.3

20048月4

BUG修正

0.10
(1.0 PR)

Greenlane

20049月14

("技術預覽版") 高度複雜和風險的錯誤修正;支持本地化;加入RSS/Atom實時書籤功能;搜索欄;插件搜索服務

0.10.1

200410月1

BUG修正

1.0 RC1

Mission Bay

200410月18

1.0 第一個候選版

1.0 RC2

Whangamata

200410月25

1.0 第二個候選版

1.0

Phoenix

200411月9

1.0 官方發佈版

1.0.1

Rose & Crown

20052月24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0.2

 

20053月23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0.3

 

20054月15

安全性及安裝程序修正

1.0.4

 

20055月11

安全性更新及修正DHTML問題

1.0.5(僅有英文版)

 

20057月12

安全性修正

1.0.6

 

20057月21

安全性修正

1.0.7

 

20059月20

安全性修正、穩定性修正

1.1a1

Deer Park Alpha

20055月31

內部測試第一版

1.1a2

Deer Park Alpha

20057月12

內部測試第二版

1.5beta1

 

20059月8

公開測試第一版

1.5beta2

 

200510月6

公開測試第二版

1.5 RC1

 

200511月1

第一個候選版

1.5 RC2

 

200511月11

第二個候選版

1.5 RC3

 

200511月17

第三個候選版

1.5

 

200511月29

更新:新的選項面板;增加標籤拖拽,快速進退;支持SVG等新功能

1.5.0.1

 

20062月1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5.0.2

 

20064月13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5.0.3

 

20065月2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5.0.4

 

20066月1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5.0.5

 

20067月27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1.5.0.6

 

20068月2

修復Windows Media插件兼容問題

2.0beta1

"Bon Echo"

20068月29

公衆測試第一版

2.0beta2

"Bon Echo"

20068月31

公衆測試第二版

1.5.0.7

 

20069月14

穏定性及安全性修正

2.0 RC1

 

20069月27

2.0 第一個候選版

2.0 RC2

 

200610月6

2.0 第二個候選版

2.0

"Bon Echo"

200610月25

2.0 官方發佈版

計劃中的版本

Mozilla Firefox 3

3.0

Minefield

2007年第3

 

Three Kings, Royal Oak, One Tree Hill, Mission Bay Greenlane 都是新西蘭奧克蘭市內的地名;Whangamata 是新西蘭科羅曼德半島一個靠海的城鎮。這些名字是由在奧克蘭長大的古德傑所命名的。其它在 Firefox 藍圖的代名則是在真實地圖上從加州到菲尼克斯這段路途中找來的。

 

軟件特徵與性能

正如Opera Mozilla SuiteMozilla Firefox也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使之和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不同,Firefox 的特點在於採取了小而精的核心,而允許用戶根據個人需要去添加各種擴展來滿足每個人的要求。

 

 

標籤頁瀏覽

Firefox支持標籤頁瀏覽﹝Tabbed browsing﹞。用戶不再需要像IE瀏覽器那樣打開新的窗口來瀏覽網頁,而只需要在現有的窗口中新建一個標籤頁即可,從而達到了節約任務欄的空間,加快瀏覽速度和減少資源佔用的效果。標籤頁瀏覽的功能是FirefoxMozilla Suite中繼承下來的。在版本1.0裏,Firefox加入了單窗口瀏覽模式,在此模式下所有鏈接都會在標籤頁中顯示。在版本1.0之前,大多數的Firefox用戶用一些標籤頁瀏覽的擴展來達到單窗口瀏覽的效果。不過,該功能在後續的版本中因安全問題而移除了,如果您需要此功能,可以在大多數標籤頁擴展中找到。

 

 

彈出窗口攔截

Firefox還有自帶的彈出窗口(多爲廣告)攔截功能。在默認的設置下,Firefox會攔截所有網站的彈出窗口。但用戶可以更改設置,允許個別網頁的彈出窗口。用戶甚至可以將此功能關閉,允許顯示所有的彈出窗口。Firefox在早期就已經包含了這個功能,遠遠比微軟在 Windows XP (Service Pack 2)Internet Explorer中加入此功能要早。有的時候,攔截窗口的功能可能會給用戶造成一定的不便,因爲 Firefox 會攔截一切在網頁顯示過程中用JavaScript寫的彈出窗口。避免這個不便的方法是將不希望被攔截的網站加到安全網頁的列表(Safe list)中。

 

 

實時書籤

“實時書籤”是Firefox 1.0PR 中加入的新功能。此功能允許用戶用書籤查看最新的時事新聞。當用戶將一個RSSAtom收集點﹝Feed﹞加入到書籤中之後,該用戶就可以直接在書籤中查看此收集點的最新消息,點擊希望瀏覽的消息Firefox就會直接打開含有那個消息的網頁。Firefox這一別出心裁而又簡單易用的功能深受用戶的喜愛,這也是Firefox 1.0取得成功的一個原因。但由於進度原因,Firefox 2.0放棄了這一功能。

 

 

反網絡釣魚

反網絡釣魚是Firefox 2.0裏內置的一項安全功能,目的是防止用戶無意中訪問惡意網站,保護私人數據的安全。

 

 

界面主題

Firefox支持個性化的界面。用戶可以選擇各種不同的界面主題來達到美觀的效果。界面主題是用XUL寫的,很多主題可以從Mozilla的官方擴展網站addons.mozilla.org下載安裝。而第三方網站(例如:deviantart)亦提供免費的由愛好者製作的精美主題。

 

 

擴展

Firefox的擴展性能非常強。用戶可以通過安裝擴展﹝Extension﹞來添加各式各樣的新功能。許多常用的功能,像IRC聊天,日曆,便籤等都有相應的Firefox擴展。大多數擴展都很小,可以滿足不同網絡速度的用戶的需要;而隨着Firefox的更新,某些擴展的功能也可能被集成至Firefox中。您可以到Mozilla的官方網站addons.mozilla.org下載到需要的擴展。中文用戶可以到Mozilla授權的位於臺灣的www.moztw.org或位於中國大陸的addons.mozine.cn這兩個分站下載到常用的中文擴展。

 

 

安全性能

截止到20051231,安全監測網站secunia.comFirefox 1.x存在3個安全漏洞,與微軟Internet Explorer 6.x存在21個安全漏洞形成鮮明對比。但截止到2006831,多個安全機構指出Firefox 1.5.0.x亦存在多個安全漏洞,級別從輕微到嚴重,爾後Mozilla迅速發佈新版本以修正漏洞,但頻繁的安全問題還是使一部分人對Firefox的安全性能產生疑問.但一般認爲以下這幾點原因,使得Firefox將較微軟Internet Explorer安全:

 

1、沒有整合到 Windows 中,這可減少病毒及黑客藉由 Firefox 而造成操作系統的損害

2、不支援 VBScript ActiveX這兩個技術注一

3、限制網絡自動下載,如此一來便很難有間諜或廣告軟件(spy/adware)自動且任意安裝於系4、統上

5、使用者對 Cookie 等個人隱私資訊有著完全的控制權

6、反網絡釣魚,防止用戶無意中訪問惡意網站

注一: 使用者依然可以透過擴展來達成支援ActiveX此一功能。

 

 

支持的網絡標準

Firefox以支持W3C網絡標準爲目標。它對最新的HTMLXHTMLCSSJavaScriptMathMLXSLTXPath的支持很完整。Firefox還支持PNG格式圖片的透明圖層,對大部分CSS2和一部分CSS3提供支持。Firefox 1.5 版起亦兼容SVG,其他如APNG、和XForms等新的網絡標準,開發者也正在努力。

 

關於Firefox的批評

Firefox越來越受大衆歡迎的同時,Firefox也接到了很多批評。

 

 

功能有限

有些人認爲Firefox的功能太少,很多實用的功能都沒有加到軟件中。對此,Firefox的開發者的答覆是爲了使Firefox擁有一個小巧的核心,如果Firefox集成了太多的附加功能的話整個軟件就會變得臃腫,而漏洞也會隨之增加。雖然大多數附加功能都可以擴展來實現,但並不是每一個用戶都願意安裝由第三方開發的擴展。剛剛發佈的版本2.0和明年發佈的版本3.0集成了過去只能由擴展來實現的某些功能,例如session save功能等,Firefox集成部分常用的功能還是有可能的。

 

 

啓動緩慢

Firefox經常受到的另一個批評是啓動速度慢。用過Internet Explorer的用戶可能會注意到在WindowsFirefox的啓動速度比IE稍慢,在一些性能較差的計算機上表現的更爲明顯。其中一個原因在於IE需要的一些文件在Windows加載內核時就已經預先加載了,因爲IE與操作系統有着十分密切的聯繫,這也是造成微軟瀏覽器影響操作系統的主要原因。但是Windows下的Firefox用戶也可以透過擴展來獲得預先加載的功能,以加快Firefox的啓動速度。

 

 

擴展兼容性

經常有些擴展不能安裝在某個版本的Firefox,擴展和擴展之間互不兼容,以及擴展本身的某些問題,例如某些擴展佔用資源過大,功能突然失效,甚至導致Firefox崩潰,這都是困擾Firefox用戶的且無法迴避的問題。Firefox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線,沒有集成一些實用的功能,這就需用戶通過安裝擴展才能實現這些功能,但種類繁多擴展也不免產生一些問題,給使用者帶來一些不便!現在尚無有效的解決方法,只能通過開發者修復擴展中的錯誤,以對Firefox提供更穩定的支持。

 

 

內存泄漏問題

Firefox內存泄漏問題是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而且在各個版本中或多或少的存在這一問題。當前還沒有補丁程序或者更新解決此問題。

 

內存泄漏問題的主要表現是瀏覽大量含有圖片的頁面以後,即使已經從原來的頁面離開,瀏覽圖片時佔用的內存也不會釋放。曾經有人做過試驗,連續瀏覽一個圖片網站一個半小時,佔用內存可以達到400MB以上。(來源:FireFox官方新聞組討論)除非關閉所有Firefox窗口,內存才能釋放掉。也有證據顯示是adblock擴展引致firefox1.5的內存泄漏,在安裝新版本的adblock擴展後已經改善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並非無法改善[2],但尚無完全的解決方案可言。

 

 

頁面顯示不正常

關於一些網頁在Firefox下不能正常顯示但在IE下卻可以,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不是Firefox的問題,而是該網頁使用了不符規範的HTMLJavaScriptIE專有代碼或其它不符合W3C標準的語言,因爲微軟的IE不是嚴格遵守這些標準,所以這些網頁在IE下可以正常顯示,而嚴格遵守W3C標準的Firefox則無法正常顯示。還有一個原因是網頁中包含ActiveXFirefox只有裝了相應的擴展後才能支持ActiveX。隨着Firefox的流行,越來越多的網頁將遵守W3C標準語言,使用規範的語法,頁面顯示不正常這一現象將慢慢轉變。

 

現在比較流行的解決方法有:

 

安裝IE tab或者IE view擴展,在遇到無法正常瀏覽的頁面時轉爲用IE瀏覽。

安裝Greasemonkey擴展,通過載入編寫好的腳本以支持無法正常瀏覽的頁面。

 

市場的接納

衆所周知微軟的Internet Explorer佔有瀏覽器市場的絕大部分,直到Mozilla的新一代開源瀏覽器Firefox 1.0的發佈,引發了新一輪的瀏覽器大戰。Firefox的發展非常迅速。根據Tom's Hardware Guide [3]一份20049月的文章,分析家Websidestory報導截至20049月底有5.2%的萬維網用戶使用FirefoxNetscape,比起7月增加了1.7%,並且同期間Internet Explorer失去了1.8%的瀏覽器市場的佔有率,跌至93.7%。根據Mozilla的推廣網站,在 Firefox 1.0PR 釋出的十九天內共有超過三百萬人下載它。而根據一間荷蘭網絡分析公司OneStat.com所作的調查,截至20065月,Firefox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已上升至11.79%,相反,Internet Explorer的全球市場佔有率卻下降至85.17%。20068,OneStat.com所做出的最新調查指出,Firefox佔有率上升至13.71%,而Mozilla官方網站Firefox的下載量更超過2億大關。

 

Firefox的快速成長的一大原因是因爲有關Internet Explorer安全弱點的報導增多,令使用者更渴求尋找更安全的替代品。對Firefox友善的安全報導與新聞文章於2004623Download.ject侵襲之後有了很明顯的增加。2006年,隨着Firefox的關注度不斷上升,各大安全機構指出Firefox亦存在不少安全漏洞,而Mozilla迅速修復漏洞的表現與微軟對修復IE漏洞的遲鈍反應成鮮明對比。

 

市場佔有率的快速上升,亦由於一個主動而不尋常的市場推廣運動“Spread Firefox[4]。這個運動鼓勵使用者於電郵或網站中加入“下載 Firefox”的超連結。使用者從中可以得到“推廣者點數”作獎勵。頭二百五十名推廣者可以瀏覽這個網站[5]。該推廣網站亦有一系列部落格及討論區以探討市場推廣策略。

 

在香港,開放系統研用協會(OAKA)自發向民衆推廣Firefox,包括在街頭派發光碟,並因應香港的政治氣候,創作了“還網於民”這個口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搜尋引擎的龍頭 Google 公司也加入了這場瀏覽器的戰爭,在 Google Adsense [6] 裏頭加上了“引導使用者裝 Firefox 就可以獲得獎賞”的規則,這項舉動等於是讓 Google 靠向了 Firefox 這邊,讓 Firefox 的市場佔有率更加擴大。

 

參考網站:http://www.mozilla.org.cn/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