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智能家居只聞名不見影

爲什麼智能家居只聞名不見影


對於智能家居這行我算不得老人,但是也不算個新人。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是在大二的時候,班主任對我說的。那時我開始接觸嵌入式linux和ZigBee無線網開發。其實在大三的時候,我就開始做類似於小米插座那樣的設備,可是還是因爲資金和技術(主要是硬件方面和設計)問題,僅僅停留在紙上談兵。在我大四找工作的時候,老班問我希望找哪方面的工作,我說嵌入式智能傢俱吧,可是老班有些神傷,對我說了一句,他搞了十幾年,關注了十幾年,可是就是沒有發展起來,也不知道爲什麼。
開始我對老班的問題還不以爲意,可是在經歷了去年的智能硬件火了一下,智能傢俱重新提起,可是到現在是一直不見其蹤影,我也有些疑問,這是爲什麼?
在技術方面,我認爲沒有問題,構建一套智能傢俱的解決方案沒有太多的困難,因爲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控制終端有了絕佳的人選–智能手機,這個解決了智能傢俱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控制終端怎麼無縫的融入日常的生活。
下面我將從技術,觀念以及實施三方面談談智能傢俱的困境。

技術

我上大一的時候,第一款手機是Nokia,塞班系統不能用wifi,當時的路由器對我等窮屌絲的工科男來說還是個奢侈品。四年的時間,發展太快。
一個完整的智能傢俱系統應該包括三個部分–控制終端,智能網關和響應終端。
下面我以移動互聯網和ZigBee網絡爲基礎,給出一套大體的實現控制方案。
系統結構圖:
此處輸入圖片的描述

這個圖是東拼西湊出來的,不過也能說明問題。作爲一個大腦,智能網關最基本是接受控制信息,這個控制信息可能來之遠程也可能來之現場,要達到這個,家裏的路由器是絕佳的人選。可是在茫茫的互聯網中,你的設備怎麼定位到你家裏的路由器?第一,智能網關必須有唯一的設備號,設備生產商提供一箇中轉服務器。路由器啓動時將設備號和IP註冊到中轉服務器,控制終端發送控制消息帶上設備號給中轉服務器就OK了,還有就是動態域名解析,可以通過一個域名來定位到一個路由器也是可以的,但是中轉服務器可以提供很多的服務器,比如路由器不在線時,可以延時發送,中轉服務器可以主動推送智能網關的狀態給控制終端(一個APP)。
控制終端可以是一個APP,其能夠很好的融入現在人們的生活,這裏就不多說了。
下面到了關鍵的一步,這個也是爲什麼我們的大腦就做智能網關的原因。一個ZigBee網絡由一個協調器節點和若干個路由器節點終端設備節點組成。協調器節點作爲整個網絡的信息出口和控制網絡其他節點信號的入口,其與路由器直接相連。協調器節點和路由器節點一般不完成控制任務,一般由設備節點響應控制命令和上報狀態信息。我們的智能網關包括兩個設備–路由器和協調器,其完成控制信息在互聯網和ZigBee網絡之間流通。隨着雲計算的發展,智能網關還應該與後端的雲相連,後臺雲完成ZigBee網絡數據即家庭數據的保存,分析和價值信息挖掘。
其實跑通整個信息流在技術上沒有太大的問題,可是技術上問題主要在哪裏?我總結了一下幾點:
1.產品的設計,主要是傢俱文化和設計技術的有機結合。談設計對實施的影響,後面專門談。
2.對應數據的格式沒有統一標準,比如這家溫度標識爲0xcc,而另一家爲0xac。其實在我的理解中,物聯網只是互聯網的二次發展,這就是互聯網應該解決的異構網絡互相連接的原因。

觀念

家居這個概念從人類第一次有固定的住所開始就行程。我們根據一個家的結構可以從中分析出一些價值信息。比如門有鎖,安全的概念,牀座椅等,休息的概念,在隨着科技的發展,比如電力第二次工業革命,通過電器反應到家居方面,但是在信息化革命的階段,這個在傢俱的體現就很少,能想到的也就是電腦這一個單一的實體。在互聯網發展的大潮中,那麼應該爲家居應入一些值得的變化,這個是需要爲用戶考慮的,那些生活方面可以融入智能家居中,而又最現階段的傢俱觀念不要有太大的躍進。
上次和一個大學同學聊天聊到智能家居,在我們的理念中,我們很能接受這些,因爲我們都是搞計算機的,對新鮮的事物,保持着好奇心,其實說白了就是不怕折騰。比如我爸,我給他換了android智能機,雖然用了半年,但是我每次看他用手機的時候,總感覺他太小心翼翼,有點排斥新的事物。
其實在互聯網方面,我工作,接觸的一些人都是和其相關的,我們已經適應了這些,那麼很少和這些接觸的人了,那就不那麼樂觀。智能家居當然也不樂觀。
在國人的觀點中,家在人生中佔很大的分量,那麼那種傢俱的觀念根深蒂固,在家裏添個冰箱和一套智能家居節點,這兩個不是一個級別的東西。
那麼怎麼改變這些居家觀點,那麼有何技術和實施想關。
我爸總說android卡,還是nokia的功能機好用,這很能反應,你可以不花哨,但是不能不可靠。新事物在前期不穩定是很正常的,但是你如果破壞了家居安全舒適這個理念,那麼就可能比較難發展,那就要在技術下保證產品的穩定。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你可以在互聯網時代,爲家居帶來那麼好的安全舒適的體驗,那麼這就要在產品功能上下足功夫,開拓應用面。還有就是實施方面,能解決好,那就大有可爲。

實施

智能家居涉及一個很棘手也是比較頭疼的問題–實施。這些不同於一般的電器,其需要安裝調試。在出現問題後,後期維護怎麼方便和最簡。
新房子可以在裝修時進行部署,可是又需要裝修和實施的人員之間的溝通,就是我們的技術員ok,當時裝修隊那是魚龍混雜,實施溝通怎麼最簡。那麼對於舊的房子,需要實施,那麼在原有的基礎上,怎麼降低對現在家居的破壞程度是一個大問題,這就取決於產品的工業設計,使其能夠兼容向前,也是一個頭疼的問題。還有後期維護,比如像換個燈泡,客戶可以自己搞定,那麼智能家居換個節點,就需要專門的技術員上門,那不敢設想,怎麼降低後期維護的難度,值得產品設計時好好考究。

如果我們可以提供一個安裝簡易,維護方面,增加客戶家居安全舒適感的智能家居系統,那麼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人們的觀點也不是難事。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