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捷故事 4小時產品上線


敏捷故事4小時產品上線



一位敏捷的前輩在一次社區活動中,分享了他們的小“實驗”:4小時上線一個產品。你相信麼?

如果這是一個”命題作文“,我們該怎麼辦呢?


第一個反應是:這是一個什麼產品呢?是啊,需求很重要。這位前輩說,他們想做一個“快遞”“送”“熱銷書“(指的是偏管理或者討論技術趨勢方面的這類),承諾2小時送到,當然價格方面,就不能打折了。

可是,這個需求,還是很模糊啊。再說,就算精簡業務流程,那也至少得有產品目錄、訂單、出庫、配送、收錢啊,更不要說,稍微替顧客着想的產品,都得有個美化的頁面,搜索,選擇配送地點,配送公司,信用卡啥的。

於是,我們立馬討論,在組員友好的交流中,互相提醒,細化需求,排優先級。

這個時候,這位前輩,打斷大家說,你們要不要找客戶確認下,你們的設計啊?對啊,大家聯想到一個詞“用戶偏好”。不瞭解客戶,他怎麼會滿意呢。

於是,我們馬上說,到底是誰買書啊?爲啥一定要2小時拿到呢?原來客戶的時間安排比較緊湊,職業又決定了必須及時充電,好書可以作爲禮物饋贈。這些特性導致客戶對價格不敏感

隨着討論,大家都覺得,客戶越來越清晰了,幾乎可以給客戶畫一個具體的“肖像”了。這樣的顧客,大概沒時間,從京東(或者噹噹)這樣的綜合網站去搜索了,要買的書,已經比較明確了。

討論的話題,自然就轉移到了解決方案。怎麼樣才能快速上線呢?自然是能簡化的,就簡化了。對,現在開源的、好用的框架多的很,套用一個先。或者找個以前做過的項目,改巴改巴,先湊合一下,不追求完美了。

訂單啥的,就不能學京東了,得簡化流程,複雜的,客戶不關心啊,可能也沒那功夫去鬧明白。

大家很快聚焦到一件很“感興趣的事情”上來了,那就是錢啊。怎麼收款啊。現金,最好不要,快遞說不清楚啊。

鼓搗了一大通之後,每個小組的方案,都很完備,方方面面都被討論到了。

這個時候,前輩提出了一個問題,各位注意到了時間這個約束條件了麼?

你們那個訂單系統,最快多久能搞定啊?顧客下了單,你們覺得,多久才能從經銷商那裏拿到書啊?那家快遞公司,能承諾2小時之內送到啊?(話說,北京這交通,下班時間要是堵個車,可能得半夜才能送到了....


就是大家被challenge的幾乎要崩潰的時候,前輩又說了一句話,“萬一,要是沒人買咋辦?”。這句話,就如同點了死穴。有的產品,可以想象出來,就算顧客少,也總還是有的。像今天討論的這個產品,加了那麼多的限制條件,市場細分到了某些特定的用戶,他會買麼?


前輩說,那天他們幾個人做實驗的時候,還真做了個產品,賣出去了一本書。

怎麼搞定的呢?

答案揭曉。

原來,當天,他們幾個,就坐在西單新華書店旁邊的一個咖啡館。(怪不得他們設計的產品是賣書。)他們沒有做產品目錄,大家討論了一下,當下哪幾本書很熱很有內容,列了個TOP10,從亞馬遜上抓了頁面,拼了一下,放在了微信裏,朋友圈裏共享了下。半個小時左右,產品就上線了。(嗯,技術還是很重要的。)

還真有朋友要買。接下來,是決定顧客體驗的關鍵時候了。

拿出紙和筆,打了個電話,給那個朋友,確認了書的名字、價錢,送到哪裏去。然後,出門,去新華書店,買了本新書,騎上摩托車,直接送了過去...


我承認,我被shock了。


這讓我想了有人借用“天方夜譚”解釋敏捷的一句話:如果不知道還能不能見到明天的太陽,那麼當下想出來的解決辦法,一定是敏捷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