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庫設計——數據庫系統原理(本科)

第一節:數據庫設計概述

一、數據庫的生命週期
分析與設計階段:需求分析、概念設計、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
實現與操作階段:實現、操作與監督、修改與調整
二、數據庫設計的目標
滿足應用功能需求、良好的數據庫性能
三、數據庫設計的內容
數據庫節後設計、數據庫行爲設計
四、數據庫設計的方法
1、直觀設計法
2、規範設計法
(1)新奧爾良設計方法
(2)基於E-R模型的數據庫設計方法
(3)基於第三範式設計方法
3、計算機輔助設計法
五、數據庫設計的過程
需求分析、結構設計、行爲設計、數據庫實施、數據庫運行與維護

第二節:數據庫設計的基本步驟

一、需求分析(常用自頂向下)
(1)確定數據庫範圍
(2)應用過程分析
(3)收集與分析數據
1、靜態結構
2、動態結構
3、數據約束
(4)編寫需求分析報告
1、應用功能目標
2、標明不同用戶視圖範圍
3、應用處理過程需求說明
4、數據字典
5、數據量
6、數據約束
二、概念結構設計(常用自底向上)
概念結構設計是整個數據庫設計的關鍵,它通過對用戶需求進行綜合,歸納與抽象,形成了一個獨立於具體DBMS的概念模型。
三、邏輯結構設計(E-R)
邏輯結構設計是將概念結構轉換爲某個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並將進行優化。
四、物理設計
物理設計是爲邏輯數據結構模型選取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包括存儲結構和存取方法)。
五、數據庫實施
數據庫實施階段,設計人員運營DBMS提供的數據庫語言(如sql)及其宿主語言,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建立數據庫,編制和調試應用程序,組織數據入庫,並進行試運行。
六、數據庫運行和維護
數據庫應用系統經過試運行後,即可投入正式運行,在數據庫系統運行過程中必須不斷地對其進行評價,調整,修改。

第三節:關係數據庫設計方法

一、關係數據庫設計過程與各級模式
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設計、數據庫實施、運行和維護
二、概念結構設計方法
局部信息結構設計 全局信息結構設計
1、確定局部範圍 1、屬性衝突
2、選擇實體 2、命名衝突
3、選擇肢體的關鍵字屬性 3、結構衝突
4、確定實體間聯繫
5、確定實體的屬性
三、邏輯結構設計方法
1、E-R向關係模型的轉換
2、數據模型優化
3、設計用戶子模式
四、物理設計方法
1、建立索引
2、建立聚集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