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說明書的質量評估方法

傳統的需求說明說質量評估準則

需求文檔的質量屬性包括:

1.無歧義性

目前大多數的需求分析採用的仍然是自然語言,自然語言對需求分析最大的弊病就是它的二義性。無歧義性是指,當且僅當軟件需求說明書對每一個需求只有一種解釋。包括以下兩點:

1)要求最終產品的每一個特性用某一術語描述;

2)若某一術語在某一特殊的行文中使用時具有多種歧義,那麼對該術語的每種含義做出解釋並指出其適用場合。

2.完整性

每一項需求都必須將所要實現的功能描述清楚,以使開發人員獲得設計和實現這些功能所需的所有必要信息,它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軟件需求說明包括全部有意義的要求,無論是關係到功能、性能、設計約束,還是關係到屬性或外部接口方面的需求;

2)對所有可能出現的輸人數據的響應予以定義,要對合法和非合法輸入值的響應做出規定;

3)需求分析中沒有任何內容被標爲“待定”。

3.可驗證性

當且僅當SRS中描述的每一個需求都是可以驗證的,該SRS纔是可以驗證的;當且僅當在某一性能價格比可取的有限處理過程,人或機器能通過該過程檢查軟件產品能否滿足需求時,才稱這個需求是可以驗證的。

4.一致性

需求分析中陳述的需求沒有與其它軟件需求或高層(系統業務)需求發生衝突,而且需求分析中陳述的各個需求之間不發生衝突。

5.可修改性

如果一個軟件需求說明的結構和風格在需求有必要改變時是易於實現的、完整的、一致的,那麼這個軟件需求說明就是可以修改的。可修改性要求其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一個有條不紊的易於使用的內容組織,具有目錄表、索引和明確的交叉引用表;

2)避免冗餘,即同一需求不能在軟件需求說明書中出現多次。如果同一需求出現多次,在修改時只修改了一處,則軟件需求說明書會變的不一致。

6.可追蹤性

如果每一個需求的源流是清晰的,在產生和改變文檔時,可以方便地引證每一個需求,則該軟件需求說明是可追蹤的。

通過統一需求規格說明書的評估規則來形成業內評估一致性,但是這樣的一套標準是主觀且難以量化質量評估的,由於需求文檔的複雜,評價者對需求文檔質量的認識不完全,而評價結果依賴於評價者的個人知識、經驗和感覺,因此具有一定的非客觀性。而且不同的領域的需求說明書的要求也會存在不同的側重點,所以統一採用這樣一套標準不夠靈活。

爲了綜合考慮各種質量屬性對需求文檔評價的影響,利用上述所列的質量屬性對需求文檔質量的評價進行評價,將模糊評價方法應用於需求文檔的評價中,使需求文檔質量評價的結論更加客觀和可信。

模糊綜合評價

模糊綜合評價的基本思想是利用模糊線性變換原理和最大隸屬度原則。模糊評價中每一個評價因素由低一層次的若干因素決定,每一因素的評價是低一層次的多因素綜合評判。這樣由低到高逐層確定權重並根據該級別的綜合評判,將所得結果構造出上一層次的模糊矩陣,進行上一層次的綜合評判,考慮與被評價事物相關的各個因素,最終得出對評價對象的綜合評價結果。在模糊綜合評判方法中,模糊綜合評價的一般步驟如下:

1.建立因素集

將質量屬性作爲模糊評價方法的因素集

2.建立評價集

在需求文檔評價中,將評價效果的好壞分爲四個等級,即優、良、合格和不合格。

3.確定權重集

在模糊綜合評價中,因素重要程度模糊集A的確定是否恰當直接影響評價的結果,因此選擇合適的權重集是非常重要的。權重集的確定方法主要有關鍵特徵調查法、Delphi法、層次分析法、統計加權法等。其中Delphi法是利用專家集體智慧來確定各因素在評價問題或決策問題中的重要程度系統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確定權重常用方法之一。

4.確定隸屬度函數

5.模糊綜合評價

在需求文檔各指標評價完成後,根據以上各指標的隸屬度函數求出評價指標對評價集中各元素的隸屬度,將各因素評價集的隸屬先進行一級評價,然後進行二級評價。

6.評價結果分析

模糊綜合評判的最終結果是一個數值向量,還需要對這個數值向量進行評價判斷和分析,才能得到定性的結論。在評價時經常使用的方法是最大隸屬度法。

模糊綜合評價的方法可以更加全面和靈活的反映出文檔的質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