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win10環境下使用Hyper-V進行虛擬機創建

1. 寫在前面

筆者在不同電腦上多次嘗試了Hyper-V下的安裝配置。個人感覺,使用體驗和VMware沒差(除了一次在較低電量情況下出現了GUI反應卡頓的情況)。不能使用USB設備對初學者影響其實並不大,優點是能設置恢復點,缺點是不能用USB外設安裝有點小麻煩。喜歡搞“破壞性折騰”的同學們可以嘗試一下。
需要注意:Hyper-V與VMware不兼容,請謹慎選擇。

2. 開始配置

打開控制面板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1 檢查win10版本

Hyper-V在win10企業版、專業版中是從控制面板開啓的,家庭版則要用命令行開啓。
1.1、 win+R,輸入cmd並回車
1.2、 輸入systeminfo
1.3、 檢查紅框處win10版本、Hyper-V 要求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2(A) 啓用Hyper-V功能(企業版、專業版看這裏)

2.2(A).1 打開控制面板,點擊程序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2(A).2 啓用或關閉Windows功能,把彈窗裏Hyper-V選項都勾選。添加完成後應該會要求重啓。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2(B) 啓用Hyper-V功能(家庭版看這裏)

2.2(B).1 懶人包方式

(百度網盤)資源鏈接 提取碼:hpy0
下載後windows命令腳本文件,雙擊運行即可。

2.2(B).2 實踐方式

2.2(B).2.1 新建一個名爲文本文檔,輸入以下代碼:

pushd "%~dp0"
dir /b %SystemRoot%\servicing\Packages\*Hyper-V*.mum >hyper-v.txt
for /f %%i in ('findstr /i . hyper-v.txt 2^>nul') do dism /online /norestart /add-package:"%SystemRoot%\servicing\Packages\%%i"
del hyper-v.txt
Dism /online /enable-feature /featurename:Microsoft-Hyper-V-All /LimitAccess /ALL

2.2(B).2.2 重命名爲
Hyper-V.cmd
2.2(B).2.3 雙擊運行windows命令腳本文件(執行完後應該會要求重啓)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2.3 下載系統鏡像

點擊鏈接,下載ubuntu系統鏡像,在本文中,筆者使用Ubuntu 16.04 版做配置示範。
ubuntu中國官網-系統下載
Ubuntu 18.04.3 LTS版下載
(下載鏈接反應可能有點慢,筆者在校園網環境下測試,鏈接響應時間在50s左右)

2.4 運行Hyper-V並進行配置

在windows菜單中,找到windows管理工具下的Hyper-V管理器,點擊進入。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連接到服務器->本地計算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虛擬交換機管理器->新建虛擬網絡交換機->內部->創建虛擬交換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命名虛擬交換機->外部網絡(選擇電腦網卡)->勾選:允許管理操作系統共享此網絡適配器->確定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選擇:是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新建->虛擬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進入嚮導,點擊下一步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重命名虛擬機->更換存儲位置
(建議更換,畢竟虛擬機比較喫空間,加上Hyper-V的檢查點功能,簡直是內存殺手。。)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選擇虛擬機代數,具體世代支持信息請訪問VM世代支持信息
注意:雖然網站提供的支持信息表明,第二代支持Ubuntu 14.04 及更高版本,但是筆者在安裝過程中選擇第二代時仍然發現無法安裝。具體錯誤詳見“常見錯誤及解決辦法”。各位在安裝時可以多試一下。就入門學習而言,第一代第二代功能上沒差,可以自由選擇。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更改啓動內存,建議勾選“爲此虛擬機使用動態內存”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將虛擬機連接到剛剛創建的網絡適配器上,以保證虛擬機聯網。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選擇創建虛擬硬盤
注意這裏虛擬硬盤是動態擴展的,這意味着它並不會直接佔據你分配的大小,而是會隨文件的添加逐步擴大(初始大小僅爲7GB左右)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選擇“從可啓動的映像文件安裝操作系統”,選取之前下載的鏡像文件(.iso文件)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正確配置完,摘要應該是這樣的(代數、內存請自行斟酌配置)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右鍵新創建的虛擬機,啓動虛擬機。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稍等片刻(約5分鐘),即可進入安裝界面。安裝系統的具體教程,請詳見後續文章。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3 常見錯誤及解決辦法

3.1 no operation system was loaded

在這裏插入圖片描述

相關解決方案

可能爲世代不支持導致,嘗試重新安裝並更換世代。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