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PR 2020 HAN:《Hypergraph Attention Networks for Multimodal Learning》論文筆記

簡介

本文提出了一種用於多模態學習的超圖注意力網絡,作者來自Kakao公司和首爾大學。
Kakao公司的主要產品是Kakao talk,類似於國內的微信,且騰訊是其第二大股東。
Kakao Brain這個團隊比較出名的是在NeurlPS2019上的Fast autoaugment這篇文章,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下載鏈接
Kakao團隊的視頻講解

動機

不同模態信息的level是不同的,也就是不同模態之間存在gap。
現有的多模態學習方法:1. 將不同模態的數據,經過預處理、預訓練後,得到特徵向量。2. 將不同模態的特徵向量集成到公共向量空間。3. 添加一個problem-specific模塊。這樣做的弊端是:不同模態的特徵,重要性相同。

貢獻

  1. 使用符號圖作爲多模態學習的公共語義空間。
  2. 提出HANs(Hypergraph Attention Networks,超圖注意力網絡),考慮結構相似度(高等級語義相似度)構造co-attention。
  3. 在GQA數據集上由54.6%提升至61.88%。

方法

本文方法的整體框架如圖所示,用符號圖定義不同模態之間的公共語義空間,並根據語義空間中所構造的co-attention map提取不同模態的聯合表示。

從上圖中可以看出,方法分爲3個部分,分別是Sec 3.1 構造符號圖(Constructing Symbolic Graphs)、Sec 3.2 構造超圖(Constructing the Hypergraphs)、Sec 3.3 生成Co-attention(Building Co-attention Maps between Hypergraphs)和Sec 3.4 獲得最終表達(Getting Final Representations)。
Sec 3.1 構造符號圖。對於Image,使用[14]獲得場景圖(CVPR2015)。對於text,使用Spacy library獲得依賴樹。
Sec 3.2 構造超圖。生成超圖的過程,使用隨機遊走算法。初始node隨機選擇,然後根據轉移矩陣進行隨機遊走。注意,作者把每一個sub-graph也叫作hyperedge(超邊)。
Sec 3.3 生成Co-attention。對兩個超圖中的超邊,計算相似度,得到co-attention。相似度計算方法採用低秩雙線性池化(low-rank bilinearpooling method,主要用於特徵聚合)。
Sec 3.4 獲得最終表達。這部分使用雙線性操作(bilinear operator),作者用了兩種方法:BAN(NIPS2018)和MFB(TNNLS2018),並在實驗部分做了對比。

實驗

下表是在GQA數據集上的實驗結果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