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如何正確使用watch監聽屬性變化

Vue中可以使用監聽器監聽屬性的變化,並根據屬性變化作出響應。但一旦涉及到複雜數據的監聽(如Object,但數組一般不需要,因爲Vue針對數組做了特殊處理)時就比較複雜了,本文解釋了使用watch監聽屬性變化的方法,包括複雜數據。

基本用法

Vue watch最重要的使用場景是根據某屬性的變化執行某些業務邏輯:

<template>
  <input type="number" v-model.number="counter" />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Counter",
  data: function() {
    return {
      counter: 0,
    };
  },
  watch: {
    counter: function(newV, oldV) {
      console.log('counter change to %d from %d', newV, oldV);
    },
  }
};
</script>

watch的基本用法很簡單:針對需要監聽的屬性定義個同名的函數即可,函數的第一個參數爲變化後的值,第二個參數爲變化前的值。

監聽object

首先我們回顧一個JavaScript中的概念:複雜數據變量。“複雜”的原因在於變量只是一個引用,和C++中的指針類似,其保存的不是真實的數據,而是數據的地址。比如對於一個object變量來說,添加屬性、刪除屬性、修改屬性的值都不會改變這個地址,這也可以說這個object變量沒有變化。不管所用的框架如何,基本定理肯定是生效的,所以Vue中監聽object也是一難題,特別是嵌套數據的監聽。

這裏的變化指的是地址的變化,能夠觸發變化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重新賦值。

<template>
  <div>
    <label>up trigger {{ counter.up }} times</label>
    <button @click="onTrigger('up')">Trigger Up</button>
    <br>
    <label>down trigger {{ counter.down }} times</label>
    <button @click="onTrigger('down')">Trigger down</button>
  </div>
</template>

<script>
export default {
  name: "Counter",
  data: function() {
    return {
      counter: {
        up: 0,
        down: 0,
      },
    };
  },
  methods: {
    onTrigger: function(type) {
      this.counter[type] += 1;
    }
  },
  watch: {
    counter: function(newV, oldV) {
      // 不會被觸發
      console.log('counter change to %o from %o', newV, oldV);
    },
  }
};
</script>

針對counter的監聽不會被觸發,因爲this.counter[type] += 1;並不會使this.counter變化(地址沒變)。那如果想要監聽到這個變化應該怎麼辦呢?一般來說有兩種方式:

使用deep參數

watch: {
  counter: {
    handler: function(newV, oldV) {
      console.log('counter change to %o from %o', newV, oldV);
    },
    deep: true,
  }
}

使用deep需要使用watch的完整形式:handler是監聽回調函數,deep: true指定了不僅僅監聽counter的變化,也監聽其內部屬性的變化,所以當counter.upcounter.down變化時才能出發handler回調。

重新賦值

methods: {
  onTrigger: function(type) {
    // 重新賦值觸發變化
    this.counter = {
      ...this.counter,
      [type]: this.counter[type] + 1,
    };
  }
},
watch: {
  counter: function(newV, oldV) {
    // 不會被觸發
    console.log('counter change to %o from %o', newV, oldV);
  },
}

那兩種方式優劣如何呢?使用deep參數會爲數據每一層都添加監聽,當層級較深時比較耗費性能,而且Vue不能監聽到屬性的添加或刪除。所以一般來說使用重新賦值的方式是較優的方案,但如果只是想監聽內部嵌套數據的話,重新賦值就比較重了,所以Vue也提供了直接監聽嵌套屬性變化的途徑:

通過路徑監聽內部數據

watch: {
  'counter.up': function(newV, oldV) {
    console.log('counter.up change to %d from %d', newV, oldV);
  },
  'counter.down': function(newV, oldV) {
    console.log('counter.down change to %d from %d', newV, oldV);
  },
}

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避免使用deep造成的性能消耗問題,當只對某內部屬性變化作出響應的場景下比較合適,但仍要注意監聽的路徑數據仍是複雜數據時的場景。

初始化變量觸發監聽回調

使用watch監聽變化時,給變量初始值不會觸發監聽函數,如果像要改變這個默認設定可以使用immediate參數,其用法和deep類似:

watch: {
  counter: {
    handler: function(newV, oldV) {
      console.log('counter change to %o from %o', newV, oldV);
    },
    immediate: true,
  }
}

這樣在賦初值時就會觸發監聽函數,其中第一個參數爲初始值,第二個參數爲undefined

總結

使用watch可以監聽屬性的變化,且其使用方式也不少,理解每種方式的使用場景能爲開發節省時間,優化性能。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