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三面 Android 研發崗,竟然掛在了性能優化上……

作爲一個程序員,性能優化是無法避開的事情,並且性能優化也是軟件系統中最有挑戰的工作之一,更是每個工程師都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

性能問題和Bug不同,後者的分析和解決思路更清晰,很多時候從應用日誌即可直接找到問題根源,而性能問題,其排查思路更爲複雜一些。

對App進行性能優化,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對工程師的技術廣度和技術深度都有所要求。 一個簡單的應用,它不僅包含了應用代碼本身,還和虛擬機、存儲、網絡等緊密相關,線上應用一旦出現了性能問題,需要我們從多方面去考慮。

但在實際的工作中,很多情況下只能看到症狀,卻完全不知道該從哪下手去排查和解決它。

與此同時,除了一些低級的代碼邏輯引發的性能問題外,很多性能問題隱藏的較深,即便能夠排查,排查起來也會比較困難,需要我們對應用的各個子模塊、應用所使用的框架和組件的原理有所瞭解,同時掌握一定的性能優化工具和經驗。

前面提到過,應用出現性能問題和應用存在缺陷是不一樣的,後者大多數是由於代碼的質量問題導致,會導致應用功能性的缺失或出現風險,一經發現,會被及時修復。而性能問題,可能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代碼質量一般、業務發展太快、應用架構設計不合理等,這些問題處理起來一般耗時較長、分析鏈路複雜,大家都不願意幹,因此可能會被一些臨時性的補救手段所掩蓋......

臨時性的補救措施只是在給應用埋雷,同時也只能解決部分問題。

就我身邊的例子來說,很多開發者會存在以下3個問題:

  1. 對性能優化的流程不是很清晰。 初步定爲一個疑似瓶頸點後,就興高采烈地吭哧吭哧開始幹,最終解決的問題其實只是一個淺層次的性能瓶頸,真實的問題的根源並未觸達;
  2. 對性能瓶頸點的分析思路不是很清晰。 UI、網絡、內存......這麼多的性能指標,我到底該關注什麼,應該從哪一塊兒開始入手?
  3. 對性能優化的工具不瞭解。 遇到問題後,不清楚該用哪個工具,不知道通過工具得到的指標代表什麼。

在大廠的面試中,性能優化也是經常會被問到的題目,用來考察是否有實際的線上問題處理經驗。

  1. ui優化除了在佈局上處理,還有其他方式沒?
  2. 啓動優化時除了在application的oncreate的方法中使用異步線程加載部分資源外,還有什麼方式?
  3. 爲什麼jvm設置了標記和回收算法,在標記的同時也做回收不行麼?爲什麼?
  4. 通過jvm的標記回收算法,你能想到這種優化方式能如何使用到自己的項目中,請舉例說明
  5. 性能優化的本質是什麼?請說一下你的理解!

爲了幫助大家搞清楚這些問題,我特別整理了一套系統全面的性能優化資料分享給大家。

如果你有需要的話,可以 點這領取

在這裏我還分享一份由幾位大佬一起收錄整理的Android學習PDF+架構視頻+面試文檔+源碼筆記高級架構技術進階腦圖、Android開發面試專題資料,高級進階架構資料

這些都是我閒暇還會反覆翻閱的精品資料。可以有效的幫助大家掌握知識、理解原理。當然你也可以拿去查漏補缺,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如果你有需要的話,可以 點這領取

喜歡本文的話,不妨順手給我點個贊、評論區留言或者轉發支持一下唄~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