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Di Food中的智能補貼實戰漫談

0. 目錄

本文內容較長,主要會包括以下幾點:

    1. 差異化定價的經濟學原理
    1. 差異化定價在DiDi Food中的抓手
    1. 補貼問題的定義
    1. DiDi Food中智能補貼的架構與流程
    1. 增量預估
    1. 分發策略
    1. 實驗效果
    1. 未來規劃
    1. 自問自答

1. 差異化定價的經濟學原理

提起營銷手段,第一個想到總會是差異化定價。而提起差異化定價,人們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價格歧視等類似的負面印象。 其實,差異化定價的本質還是在爲消費者,用戶和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這背後是有着一套在收益管理學(Revenue Management)下最直觀明瞭的經濟學原理的。

舉個例子,圖中所示爲某商品需求(Demand)隨價格(Price)變化的趨勢,其中該商品的成本爲$5。簡單計算可以得知在單一定價下,圖中:

A:所示面積即爲總利潤

B:所示面積爲消費者剩餘(Consumer Surplus)

C:所示面積即爲潛在收益空間

這裏的消費者剩餘是一個經濟學上的概念,簡單理解爲消費者對於商品的價值評估減去商品價格,比如,一份黃燜雞米飯,我認爲它值20塊錢,而它的標價是15塊錢,那麼20-15=5元就是消費者剩餘。經濟學中,一次交易只有在消費者剩餘>=0的情況下才會發生。這裏更深層的理解我們不去深究,簡單一點我們可以將消費者剩餘理解爲遊戲中的快樂度。一次交易中的消費者剩餘越大,消費者對本次消費行爲就容易覺得滿意和高興。從這個角度出發,消費者剩餘本身也是商品交易行爲爲社會創造的價值的一部分。

原文鏈接:【https://www.infoq.cn/article/mpkjAbSW9mwmy5AdArhM】。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