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造航母,工作擰螺絲?從小白到面試官,我的看法悄悄變了

爲什麼你會吐槽“面試造航母,工作擰螺絲”?反思自己的成長過程,發現這都是因爲自己的技術還不紮實,面試失敗之後給自己找的安慰。


曾幾何時,在遭遇了一次次面試失敗之後,我將失敗的原因歸咎於面試官,抱怨面試官過於刁鑽,吐槽面試的知識在實際工作中根本用不上。還在網上尋找同類,還真發現很多人抱怨相同的問題:

@long:面試的時候很多面試官都會問到算法,但是工作的時候,如果不是算法崗位,編程很少用到算法。

@ITdo:公司需要招能幹活的人,而不是理論好的人!能幹活才應該是根本。

@justcoding:我是做後臺的,面試的時候亂七八糟什麼都問,什麼多線程、高併發、負載均衡之類的都有涉及。但是,入職之後,弄的一直都是上線的工作,只是維護,維護,維護。


不過,我沒有放棄,反而越挫越勇,每次面試之後就及時總結自己的知識盲區,然後惡補相關的知識。放平心態,沉澱自己。進步就在潛移默化中產生,慢慢地,發現自己在工作中越來越得心應手。


當自己成爲一名面試官的時,我不由自主地問出了很多問題,如果有聊得來的面試者,還會更加深入地聊一聊。至此,我再也沒有抱怨過“面試造航母,工作擰螺絲”,反而更加認同面試的時候應該嚴格把關。

  • 首先,自認爲面試的很多知識點其實都是基礎內容,如果這些基礎都不過關,如何讓人相信面試者能勝任今後的編程工作?

  • 其次,面試不嚴把關就是給自己挖坑,招進來的人如果不能用,恨不得今後直接炒了對方。

  • 最後,也是爲了防止實際工作中出現重大的技術問題。如果招的全是“擰螺絲”的員工,在出現問題的時候必將無法解決。


現在發現,很多面試者,甚至是工作多年的面試者對於一些基礎問題的把握,也是令人難以言說。從面試者身上也是反思自我:作爲一名技術人員,最重要的要學會沉澱,永遠學習,不要讓自己喪失競爭力。特別對於年輕的技術人,千萬不要偷懶,不要提前消費自己的競爭力!!!

以下僅僅是個人感想:

開發和開車有點類似,都是幹活,但是開發自己造的bug要自己改,而汽車出毛病基本上都是打電話叫別人(保險公司或者4兒子)來搞定。所以一般開車的人不需要知道太多汽車原理,但是咱們開發的就得知道更多原理了,不然你的bug會越改越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