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BON:2021年企業技術十大預測

 

市場諮詢公司Wikibon曾在其2020年企業技術支出預測中表示,企業將在2020年放緩技術實驗,並將數字化轉型PoC付諸實施。根據企業技術支出調查公司ETR的數據,Wikibon預測Crowdstrike和Okta等網絡安全公司將在2020年超越其他公司,同時雲遷移的步伐加快。但COVID也讓業界大跌眼鏡,比如預測2020年IT支出會增加4%,而實際上IT支出下降了4%至5%。2020年底,Wikibon與ETR一起,探討了2021年的企業技術十大預測。

 

預測1:2021年科技支出將回升至4%的增長,甚至可能更高

正如Wikibon在今年早些時候預測的那樣,有許多因素支持這一預測判斷,當然這也是基於ETR最新的調查工作。

疫苗推出的速度讓我們相信,到2021年6月份將恢復到一個比較正常的消費環境。當然,現在還沒有走出困境,因爲2020第四季度看起來很疲軟,CIO們對2021第一季度的支出水平仍持謹慎態度。

但Wikibon相信,這場疫情迫使技術界進行了一場巨大的概念驗證,並很好的預測了哪些數字化實踐將獲得成功。Wikibon相信,在未來的一年裏,企業會加倍努力地推廣這些成功的經驗。

我們還看到,回到辦公室的舉動爲公司總部等中心地點帶來了更多的支出,以彌補過去10個月的缺口,並滿足總部和其它中心網絡地點被壓抑的支出需求。

此外,大多數組織都提到了遠程員工的生產力提升,Wikibon相信企業會將這些收益的一部分重新投入到技術部門。

2020年的許多趨勢都顯示出持久性跡象。預計遠程工作者的趨勢將在未來幾個月內保持高位,並最終以大約兩倍於疫情大流行前的水平而穩定下來。Wikibon認爲,這些變化將導致幾個COVID帶來的趨勢成爲新常態,特別是在安全和雲的採用方面。

Wikibon還預計協作軟件和遠程工具(如筆記本電腦和VDI)將繼續保持強勢。然而,Wikibon預計這些領域的增長將在2021年開始放緩,並在年底恢復到正常的增長速度。儘管如此,過去的週期性趨勢將呈現新的形態,這是個有利於遠程工作支出的信號。

 

預測 2:到2021年底,遠程工作者的比例將平均穩定在34%——是COVID前的兩倍

在上圖中,展示的是ETR最新的COVID調查數據。數據顯示,在疫情之前,平均約有15%-16%的員工在遠程工作,今天這個數字平均在70%左右。我們認爲這個數字在上半年將保持在接近60%的水平,到2021年年底,將穩定在34%的水平,是疫情大流行前的兩倍多。

這些數據在過去六個月中與ETR調查保持一致,並在大多數情況下,在不同客戶子樣本中保持一致。

 

預測3 :生產力的提高將導致組織在2020年的成功上加倍投入,並選擇有利於生產力的應用

在這一趨勢中,贏家是那些看到生產力提高的公司。高管們很想穩固2020年的勝利,同時又不想耗盡員工的精力,所以他們願意投資以維持今年的生產力提升。值得注意的是,ETR數據顯示,每個季度的生產力都在持續提升。

在疫情初期,我們看到“漲潮拉昇了所有船隻”。例如,像Citrix這樣的傳統廠商就有了不錯的提升,還看到像DocuSign這樣的工具被迅速採用,相信這將爲未來帶來永久性的變化。現在,沒有人只爲籤一單就通勤然後坐在辦公室裏——這不是暫時的變化而是行爲模式的改變。

隨着遠程技術團隊努力實現工作流程自動化,並以新的方式進行協作,Smartsheet已經成爲在家辦公趨勢的另一個受益者。根據ETR的調查,Smartsheet的數據持續強勁。Twilio是另一個顯示出持續成功跡象的贏家。隨着面對面交易轉移到網上,客戶體驗發生了變化,並以新的方式進行交易就變得至關重要。Qualtrics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名字,它剛剛宣佈IPO,將獲得約140億美元的收益,而這是在被SAP以80億美元收購後僅僅兩年。

雖然我們預計視頻會議的趨勢仍然強勁,但也看到Zoom的支出勢頭有所減緩。同時,微軟Teams繼續保持強勁勢頭,這也是其它微軟產品進入市場的一個便捷渠道。

 

預測4:CISO策略的模式變化,導致網絡安全份額髮生明顯變化

遠程工作使我們面臨不斷升級的網絡攻擊。一些近期升級的網絡安全事件,凸顯了永久變革的必要性。身份訪問管理、雲安全、端點和零信任安全見證了後起之秀Crowdstrike、Okta、Zscaler和其它公司的蓬勃發展。Wikibon預計到2021年,這些名字將繼續呈現30%~50%以上的收入增長。

Wikibon已經廣泛探討了這些公司和其它安全公司之間的估值差異。到2021年,Wikibon預計這一差距將有所縮小,但仍傾向於增長。

此外,某些微觀細分市場的玩家將迎來高峯。同樣,思科、Palo Alto、Forescout和Fortinet等大牌安全廠商也將有不錯的表現。這些參與者在不斷下滑的業務上有更大的風險敞口,但他們的安全產品組合正在轉型,以迎合這波大浪潮。Wikibon已經在2020年早些時候探討了Fortinet和Palo Alto之間的價值差異,以及Palo Alto如何通過更好的雲執行力來彌補這一差距。安全性也是思科產品組合中的明顯亮點。

Wikibon預計在2021年,技能短缺將繼續存在,市場將繼續分散,自動化趨勢日益明顯,以幫助解決人才短缺問題。

 

預測5 :科技支出增加推動更多IPO、SPACS、併購......超過2020年的火熱程度

2020年看到了一些驚人的變現成果,包括Snowflake、Airbnb、DoorDash、Palantir、JFrog等。UiPath近期剛祕密提交了IPO申請,Wikibon預計Automation Anywhere也會在某個時候跟進,而Hashicorp也會IPO或被收購。儘管2020年表現強勁,但Wikibon相信2021年將更加強勁。當前,企業資產負債表上有很多現金而且利率很低,企業的技術支出勢頭正在加快——這三家公司將激發更多“風暴事件”,無論是IPO還是併購。

Hashicorp是Wikibon在2020年預測中呼籲關注的一家公司,並有可能是一個有趣的被併購對象。Wikibon去年也呼籲關注Snowflake,憑藉其高昂的股價和強大的資產負債表,它可能成爲收購方。Wikibon認爲可觀測性市場已經準備好,隨着Elastic和ELK的崛起,已經看到了真正的變化,新進入者如ChaosSearch剛剛籌集了4000萬美元。像New Relic、Dynatrace和思科這樣擁有AppDynamics的老牌公司可能在2021年進行併購。

此外,物聯網和邊緣技術將在未來幾年內開始爲企業技術公司貢獻可觀的收入。Wikibon預計2021年將會有很多面向邊緣的併購,爲未來做準備。Wikibon認爲Akamai是潛在的收購目標,Microsoft(或Oracle)將成爲可能的收購方,以便在CDN領域與AWS進行更有效的競爭。重要的是,Akamai的安全業務將是一個真正的“獎品”,不僅是CDN而且將能獲得把零信任安全擴展到雲計算領域的資質認可,收購者也將獲得業已推遲的2020年奧運會流量的收益。

 

預測6:在2020年代,75%的大型組織將完全重構其大數據平臺

在接下來的這個預測中,Wikibon不是在談論數據平臺的增量變化。相反,Wikibon預測數據平臺、架構以及團隊組織方式將發生重大的改變。

Wikibon看到的是向雲數據庫、跨雲數據共享和自動化治理的快速轉變。Wikibon的預測基於這樣的觀點:即大數據方法是有缺陷的,不會通過數據湖、數據倉庫和數據中心的漸進式改進糾正;相反,將看到的是數據管道向以業務領域爲中心的所有權的轉變,數據團隊將圍繞數據產品/服務構建者而組織,並嵌入到業務線中。

在這種情況下,技術細節將變得抽象。如今,爲具有不同數據主題的多個業務線而服務的超專業的數據團隊,將歸併入各自的業務線。未來,主要的衡量標準將從大數據平臺成本和產出質量,轉變爲從想法到創收所需的時間。這種變化需要4-5年的時間來完成,但會在2021年正式開始。

Wikibon認爲,這在行業中形成了一種有趣的競爭態勢,像Snowflake這樣的玩家正試圖從根本上改變遊戲規則,並創造一種全新的數據訪問、共享和治理方法。相對於Databricks似乎正在走的一條道路,其目的是爲了打造一個更好的數據湖。此外,還看到許多其它公司參與這一轉型,包括正在整合數據庫的甲骨文,以及繼續認爲不同工作負載需要專業數據庫的AWS。當然,微軟和谷歌在雲數據庫組合中已經牢固確立了地位。而幾家可信的公司如Yellowbrick Data、Splice Machine、SingleStore、MongoDB、Redis Labs都對數據市場虎視眈眈。甚至像ChaosSearch這樣的新進入者也可能成爲新型數據架構的玩家。

 

預測7:定義混合雲和多雲的戰鬥在2021年升級,並會產生CIO策略分支

支出數據顯示,雲計算延續了2020年3月的穩定,其份額也在增加。但云的定義正在不斷演變。就在幾年前,AWS還沒有談論混合雲——就像他們今天沒有談論多雲一樣。在2020年的re:Invent大會上,我們聽到了AWS CEO Jassy談到,數據中心只是另一個邊緣節點。傳統玩家對此看法有所不同,他們認爲數據中心是組織系統的心臟,而云是處理非關鍵業務的地方,而且他們認爲跨雲服務是CIO們的戰略要務。

AWS則認爲多雲是一種更昂貴、更不安全的方法。而數據方面較爲複雜,企業一般會採取兩條路徑之一:路徑1是對一個主要雲服務商進行大量投入,路徑2則是對工作負載的部署採取更平衡的方式。ETR數據顯示,有不到50%的買家遵循路徑1(即合併工作負載),而類似百分比的客戶遵循路徑2(即在雲之間平均分佈)。

CIO們必須做出選擇。最終Wikibon認爲,多雲將不是由雲兼容性所定義的,也就是“我的技術堆棧在雲上也適用”。相反,Wikibon認爲多雲的真正贏家是那些能夠將底層雲的複雜性抽象化,並跨雲創造增量服務價值的公司。

 

預測8:雲*、容器、AI/ML、自動化將引領2021年的支出速度

接下來的這個預測有點細微,它支持Wikibon對明年科技支出反彈的第一個預測。Wikibon看到雲、容器、AI/ML和自動化(以RPA的形式)尤其是作爲淨得分或支出勢頭最高的領域。Wikibon給雲打了“星號”,這是因爲雲達到了40%的淨得分,而且還是市場份額較高的行業之一。但是,根據ETR調查,幾乎所有行業,除IT外包和IT諮詢公司外,預計2021年的支出增長勢頭都將非常可觀……而且隨着我們離開2020年,已經凍結的IT項目開始解凍,甚至外包和諮詢公司也可能會復甦。

 

預測9:2021年自動化將加速推進,UiPath和Automation Anywhere將上市,微軟仍是一個威脅

自動化已經成爲主流。應用簡單的RPA工具實現日常業務自動化的好處,既喚醒了組織對業務自動化的可能性的認識,又與COVID相結合而使得他們認真對待業務自動化。2021年,組織將遠遠超出在單點業務上部署自動化工具——他們將藉助疫情來重組整個業務。

Wikibon在預測5中預告UiPath和Automation Anywhere將上市。爲了IPO,這兩家公司仍可能有工作要做。Automation Anywhere的CFO在上市公司擁有更出色的履歷,所以UiPath先提出IPO申請比較讓人意外。不過他們在提交申請的時候,確實是以12-18個月的時間框架爲信號,所以或許這不是一個鋪陳性預測。

微軟在ETR數據中繼續顯示RPA的優勢,該公司幾乎在所有領域無處不在,RPA也不例外。微軟的存在不能被低估。Wikibon一直關注的另一家公司是Pegasystems。該公司在自動化領域表現良好。Wikibon不認爲Pega是RPA專家,相反他們有一個更廣泛的自動化議程,構建在傳統的業務流程自動化/業務流程管理客羣基礎上。

 

預測10:5G推動了新的邊緣/物聯網工作負載,需要新的系統架構

Wikibon認爲,人工智能和實時推理需要圍繞處理器和系統設計進行新的思考。與今天的通用方法相比,重點將放在低延遲和成本更低的特定工作負載上。來自蘋果、ARM、AWS、Broadcom、Fungible、微軟、Nvidia和高通等公司的替代處理器架構將在未來十年主導這些新的工作負載,並展示出優越的性價比指標。在未來五年內,它們將找到進入主流企業工作負載的途徑,並對AMD和英特爾的x86通用系統造成持續壓力。這將是一個持續多年的趨勢,明年將顯示出有意義的進展,並以創新和新用例來顯現。(文/雲科技時代)

【原文鏈接:https://wikibon.com/breaking-analysis-predictions-2021-tech-spending-rebound/】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