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DT三種鏈類型Omni、ERC20、TRC20的區別

泰達幣(USDT)是中心化的泰達公司(Tether)推出的基於穩定價值貨幣美元的代幣Tether USD 是一種穩定幣,簡稱USDT 

每發行1個USDT代幣,Tether公司的銀行賬戶都會有1美元的資金保障,用戶可以在Tether平臺進行資金查詢。

Tether泰達幣已經發佈於多個區塊鏈:Omni、Ethereum、Tron、EOS、Liquid、Algorand 

Tether公司發行的USDT穩定幣一共有三種類型,分別是基於比特幣、以太坊和TRON。(基於比特幣和基於以太坊的USDT,兩者不兼容、不能相互轉賬,可以從存儲的地址中判斷USDT是屬於哪一種

USDT的三種類型

基於比特幣網絡的Omni-USDT,充幣地址是BTC地址,充提幣走BTC網絡;

基於以太坊ERC20協議的ERC20-USDT,充幣地址是ETH地址,充提幣走ETH網絡;

基於波場TRC20協議的TRC20-USDT,充幣地址是TRON地址,充提幣走TRON網絡。

  1、Omni-USDT

  2014年11月,USDT於比特幣網絡上誕生,於2015年2月正式上線幾大主流交易所。在2018年之前,USDT的轉賬路徑只有一條,那就是基於比特幣網絡的Omni-USDT。Omni-USDT存儲在比特幣地址上,因此每次轉賬的時候,需要支付比特幣作爲礦工手續費。Omni-USDT於比特幣網絡的鏈上,黑客攻擊的成本很高,所以資產相對安全性較高。但是其交易速度非常慢,已經無法滿足當今加密交易市場的需求,但很多大宗交易還是會傾向於Omni-USDT。

  2、ERC20-USDT

  2018年初,以太坊網絡爆紅,智能合約普及於區塊鏈應用,ERC20-USDT出現。和Omni-USDT一樣,使用ERC20-USDT同樣需要支付曠工費,但轉賬速度有了顯著的提升。由於安全性好、轉賬速度快,ERC20-USDT被市場廣泛接受,USDT的發行者泰達公司也開始放棄了比特幣Omni,轉而支持更高效的以太坊ERC20。隨着近期泰達公司多次在以太坊上增發USDT,ERC20-USDT的數量顯著增加,目前已超過Omni-USDT總量的50%。除了官方放棄Omni協議以外,主流交易所也開始轉向支持ERC20-USDT。7月3日,幣安交易所宣佈將由OMNI網絡切換爲ERC20網絡,雖然原OMNI網絡的USDT可以繼續充值並上賬,但將無法提現OMNI網絡的USDT。

  3、TRC20-USDT

  2019年4月,泰達公司宣佈在波場上發行了基於TRC-20協議的USDT,TRC20-USDT誕生。TRC20-USDT發行時承諾完全公開透明,零轉賬費,秒級到賬。和前兩者不同的是,目前TRC20-USDT轉賬是不收取手續費的,這也是波場打造的一個亮點。但目前TRC20-USDT的發展還不是很成熟,也無法保證安全性

平臺充USDT錯到BTC、ETH、TRX的充值地址時的補救方法:

只能找相應的平臺客服,部分平臺可找回。

還有一種充錯情況,若充到不支持ERC20TRC20的USDT的交易平臺的ETH或者TRX地址內時,或許需要等待該平臺上線相應種類協議USDT後方可提取。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