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計算力量、邁向智慧能源,看國家電網如何「排兵佈陣」

小竹梯一扛、工具袋一背、手電筒一拿、手抄本一記,小時候看見有這身行頭的人,就知道收電費的來了。後來,隨着智能電錶的普及,抄表員成爲了歷史,現在他們坐在辦公室,就知道你家這個月用了多少電,消費者也能在微信、支付寶等渠道,多樣化繳費,提升用電體驗。

其實,智能電錶和智能繳費只是小小的縮影,它的背後,是傳統電力能源行業生產和服務的極大改變——圍繞電力系統的各個環節,數字化和物聯網成爲核心基礎設施,雲計算和人工智能成爲業務創新的重要手段,數據中心雲基礎設施、電力數據平臺、新能源雲、ERP系統等信息化佈局,正在加速電力能源行業的數字化進程。

信息物理的深度融合

有一位網友在知乎上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電從電廠來,回電廠去,我們爲什麼還要付電費?”其實,電廠發出的電,是功率,我們用錢買的電,也是功率,電子忙了一圈,不能不認賬,一分也不出。這聽起來像個段子,不過從電能的輸送和轉換角度來說,作爲國民經濟的基礎,電力能源企業確實做了不少工作。

定位於“全球能源革命的引領者”、“服務國計民生的先行者”,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網”)成立於2002年,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爲核心業務,以保障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電力供應作爲基本使命。

如今,“新基建”熱潮和數字經濟的發展,對國家電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電力系統中最核心的四個部分「源-網-荷-儲」,構成了堅強智能電網。這四點分別指的是電源、電網、負荷和儲能,它們不同組合的互動形式,也帶來了不同的價值。例如,網儲互動,就是在用電高峯期,現有電網承載不了,這時候使用儲能快速分配、調用;源網協調,就是通過電網調節技術,解決大規模併網及分佈式電源接入電網時出現的不穩定問題。

基於「源-網-荷-儲」的不同組合,電力點亮了物理世界。與此同時,以「雲-網-邊-端」爲代表泛在電力互聯網,正提供計算、存儲、網絡等數字能源,驅動電力能源行業的數字化轉型。「雲-網-邊-端」,分別代表物聯網平臺雲、有線/無線通訊方式、邊緣計算、智能傳感等智能設備,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人與物之間的信息連接和交互。

不過,要想實現信息與物理世界的完美融合,並不容易。對於國家電網來說,業務範圍覆蓋國土面積的88%,服務超過11億人,同時隨着電網規模的擴大,電力生產結構的不斷優化,傳統架構系統的性能和管理已經跟不上創新步伐,對算力服務需求規模增大。

怎麼支撐數百億電力設備?如何高效、安全、可靠地助力電力信息系統?如何實現智能終端互聯互通?這些,都離不開強大計算能力的支撐。於是,以國家電網爲代表的電力能源企業,開啓了一場全新的探索之路。

發揮計算力量 佈局智慧能源

面對智慧時代的計算力需求,國家電網率先佈局和實踐。

在2019年,“國家電網有限公司2019年第三次信息化設備招標採購-信息化硬件”項目中,自主可控,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符合電網信息安全的要求的中興通訊順利中標。國家電網集中採購的中興服務器,滿足了更高計算性能的核心數據業務需求。據瞭解,近兩年,中興通訊在國家電網信息化集採項目中,並在24個省份的電力公司均進行了部署和應用,涉及的機型有ZXCLOUD R5300 G4和ZXCLOUD R8500 G4服務器。

正如前文所言,11億的服務人數,意味着成倍增加的用電量。爲了適應這種具有彈性的用電量變化,就需要國家電網的數據中心具備高性能、高可靠、高可擴展、易管理的能力。中興通訊爲國家電網提供的ZXCLOUD R5300 G4 雙路2U架式服務器,支持最新的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採用高密度、模塊化設計,提高了國家電網系統的可用性。

在國家電網中,核心電網業務需要更高的計算性能。中興通訊提供的這款ZXCLOUD R8500 G4機架服務器,正是一款面向關鍵應用領域的計算密集型機架服務器,基於英特爾最新至強平臺。通過芯片級、鏈路級、模塊級和系統級的諸多獨特設計和創新,使得ZXCLOUD R8500 G4具備高可靠性(Reliability)、高可用性(Availability)和高可擴展性(Scalability)的特點,充分滿足大型數據庫、高性能計算、虛擬化、客戶關係管理、企業資源規劃等關鍵應用領域的苛刻要求。

信息化建設,涉及複雜的IT基礎硬件、繁瑣的計算需求、嚴格的電網信息安全要求,這就更需要國家電網與中興通訊,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而中興通訊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爲國家電網主流的供應商。

據瞭解,不止是國家電網,目前中興通訊已與多家電力能源企業合作,涉及的機型也主要是ZXCLOUD R5300 G4、ZXCLOUD R8500 G4。

結語

變化始終存在。在全新的產業背景下,計算力已經被賦予了全新的價值。對於國家電網來說,計算力帶來了更多數字化模式,同時也更好地服務國計民生。對於中興通訊來說,是技術的持續推進,並支撐合作伙伴們的滾動創新。

點擊底部閱讀原文 瞭解更多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