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用!Kubernetes可視化工具,文末附下載地址

點擊上方藍色“大數據實戰演練”,選擇“設爲星標”或“置頂”

回覆“資料”領取獨家整理的學習資料!




每一個成功人士的背後,必定曾經做出過勇敢而又孤獨的決定。

放棄不難,但堅持很酷~

一、Lens 介紹

Lens 是一個強大的 kubernetes IDE。可以實時查看 kubernetes 集羣狀態,比如 Pod實時日誌查看、集羣Events實時查看、集羣故障排查等。有了 Lens,不在需要敲打很長的 kubectl 命令,只要使用鼠標點擊幾下,非常便捷。

Lens 支持多平臺安裝,目前支持 Linux、MacOS、Windows。

二、Lens 優勢

  • 用戶體驗性和可用性非常好

  • 多集羣管理;支持數百個集羣

  • 獨立應用程序;無需在集羣中安裝任何東西

  • 集羣狀態實時可視化

  • 內置 Prometheus 提供資源利用率圖表和歷史趨勢圖表

  • 提供終端訪問節點和容器

  • 性能經過優化,可應用於大規模集羣(已在25k pod的集羣進行了測試)

  • 完全支持 Kubernetes RBAC

  • 支持 Mac、Windows 和 Linux。

三、Lens 體驗

1、添加 kubernetes 集羣

打開 Lens APP,是一個沒有任何集羣的空白頁面,需要添加 kube config 文件,新增 k8s 集羣。

點擊 + ,選擇通過 config 文件導入。config 文件一般在 ~/.kube 目錄下。

2、查看集羣指標


默認情況下 k8s 集羣沒有配置 Prometheus ,因此 Lens 上無法看到相關信息,並且會提示: Metrics are not available due to missing or invalid Prometheus configuration。

此時需要手動配置Prometheus,Lens 自帶該功能,截圖具體方法如下:

右鍵單擊集羣圖標->Settings->Features->Metrics Stack-> Install:

安裝後過一會即可在 Cluster 界面看到相關屬性信息了,如上上圖所示。

該操作實際上創建了一個 lens-metrics 命名空間,並創建了一個 kube-state-metrics deployments,同時創建了一個kube-state-metrics pod,一個prometheus pod,多個 node-exporter pods。如下圖所示:

3、說一下自己常用的功能

  • 首先是查看 Pods 運行狀態,查看 Pods 運行日誌,進入 Pods 容器內部等,刪除容器等。

  • 然後還可以可視化地編輯 deployment ,比如副本數,鏡像地址等等。

  • 還有可視化的修改 configMap、Secrets 等。

  • 還有查看、修改 service 等。

  • EndPoints

  • Ingresses

  • 存儲卷

  • 查看 k8s 集羣的 namespaces、events 事件等

  • 等等…

這些都可以通過 Lens 這個可視化工具來操作,就不用再一個個的敲命令了,非常方便。對了,還能進入每個節點的 shell 呢。

總之,我上面列舉的只是我經常用的操作,Lens 這個工具還有別的功能,大家可以下載下來自己體驗下。

四、下載

官方下載地址:https://github.com/lensapp/lens/releases

如果自己下載比較慢的話,可以通過雲盤下載 lens-v4.0.8 版本: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pY1HAqhdu4Z7ZJuBrSnbTQ 提取碼: i9ve

提示

從官方下載下來的 lens windows 版本,會被 360 殺毒軟件檢測出病毒,大家可以忽略繼續使用,知道我的 windows v4.0.8 版本是這樣,在這裏給大家提個醒。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 👆


往期推薦

(內部資料)Ambari 自定義服務第八講:添加自定義告警

快來看,全網少有的Ambari自定義服務集成實戰(全)

Ambari 2.7.3.0 安裝部署 hadoop 3.1.0.0 集羣完整版,附帶移除 SmartSense 服務

兩種方法輕鬆上手 ConfigMap,用作容器雲服務的配置中心

入羣指南(大數據實戰演練羣分佈情況)

悄悄掌握 Kafka 常用命令,再也不用全網搜索了(建議收藏)


掃一掃,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所啓發,點贊、轉發都是一種支持!

另外公衆號改變了推送規則,大家看文章不要忘記點擊最下方的在看,點贊按鈕,這樣微信自動識別爲常看公衆號,否則很可能推送的文章可能淹沒在別的文章找不到,謝謝大家

讓我知道你在看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大數據實戰演練(gh_f942bfc92d26)。
如有侵權,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