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萬是社會認同,更是自身價值體現

沒錢沒資源、想要做點事情的普通人怎樣走向階段性成功?

《絕非偶然:撬動星球的頭部效應(精裝版)》這本書針對這個問題給出了最接地氣、最適應當下互聯網環境的系統方法論。

爲了慶祝本書在3月份京東圖書科技戰報的最受歡迎紙書榜中拔得頭籌,本文就帶大家回顧一下書中的那些方法論要點,希望可以幫你走向年薪百萬之路!

1.在人人可以擁有品牌的時代,如果你有一技之長,還能將其以一種優雅的方式寫出來或講出來,將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2. 寫東西還有什麼好處?有些事不記下來,就會從你的生活中消失。此外,寫東西的過程中,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冒出來。

3. 一件短期內沒有收益但長期收益很高的事情,你已經做了一年,這時如果有人想和你競爭,就必須把你做過的事情重新做一遍,他的勝算大嗎?對於艱難而正確的事情,只要自己能承受,就要花最大力氣去做。

4.人生不是規劃出來的,遇到機會就迎上去,打一仗,無論結果輸贏,最後都需要拍拍土,整理衣衫,擦亮武器,繼續向前。

5.一定要選擇一個生命週期較長的行業,因爲這樣的行業才值得持續投入。否則當整個行業衰退的時候,沒有人能屹立潮頭。

6. 年薪百萬是一種社會認同,更是一種自身價值的體現。一旦你真正具備了這樣的實力,財富就會在之後的人生裏源源不斷地向你湧來,你也會變得越來越值錢。

7.同樣是創業,有的人是爲了抓住一個巨大的紅利,有的人是爲了改變自身的命運,有的人是爲了賺錢還債,還有的人只是單純想贏。動機不一樣,決策就不一樣,其結果自然大相徑庭。

8.人很難爲自己從沒見識過的東西努力;人很難大幅超越所在圈層的認知水平;人很難得到超越目標的結果。

9.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所謂進步,就是不斷髮現自己的過去很愚蠢。的確如此,我認爲,成長是一個不斷髮現自己過去的原動力很低級的過程,但是隻要勇於自我推翻,革新自己的原動力,人生之路就會越走越寬廣,看到的風景也會越來越美麗。

10.主動分享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因爲你需要精心準備、科學總結、反覆思考,並通過分享倒逼自己去歸納和總結學過的知識,這樣才能不斷成長,升級自己的知識體系。

11.記錄與總結碎片信息,已是我的日常習慣。只要堅持,習慣會變成一種能力。當你具備了這項能力後,就會發現自己在聆聽時會更加註重內容的深層邏輯,更善於捕捉細節內容,並能快速提煉出中心思想。

12. 一旦我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短板和痛點,就具備了進步的可能性。畏懼問題、下意識地隱藏問題或乾脆找不到問題,纔是最可怕的事情。與其把時間浪費在無法改變的事情上,倒不如去創造條件讓自己活得更好。

13.經過多年觀察,我發現自己每讀完100本書,收入至少能翻一倍。以此推算,如果堅持每年讀完50本書,那麼10年後的收入會翻32倍,這個事件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概率很高。年輕人更是要借鑑這個經驗數據,激勵自己讀更多的書。

14. 年輕人最重要的一筆投資,就是投資自己,特別是進入職場的第一個10年,必須把握好。不要想着存錢,不要想着買房,不要想着買基金、股票,就一門心思想清楚如何讓自己的收入快速提高,如何快速成爲行業精英,如何快速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15. 想提高自身的“掘金”能力,有一個簡單的思考方法——把自己想象成一家公司,然後問自己:

你的主營業務是什麼?

如何產生更多的現金流?

如何獲得行業領先地位?

通過這幾個問題,可以快速確定你在人羣中的地位,以及今後的自我定位和發展方向。

16.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會遇到很多邊界,有些邊界可以突破,有些則不能。那些無法突破的邊界就是你的極限,而劃分邊界的標準就是“閾值”。每次突破閾值之後,人生軌跡就會發生劇烈變化,其間需要你做出很多思考和判斷,直到最後找到自己的極限。

17.賺錢,絕不只是碰運氣的事,它本身是一個需要考慮贏面的概率事件。一切爲了賺錢而付出的努力都是在增加成功概率,足夠大的成功概率搭配足夠長的時間週期,賺到錢幾乎是必然的。而更多時候,我們需要的僅僅是讓自己的思路更加開闊。

18. 即時正反饋、利他、不設限、高質量信息輸入管道、商業思維小閉環、異常值思維、組合思維,是我總結出來的讓賺錢思維更加開闊的七條建議。賺錢,絕非偶然,它不是一種天賦技能,而是在環境、認知、能力、思維、經驗、性格、文化等多種因素之下的必然結果。

19. 寫作即思考。當我們嘗試將自以爲已經理解的東西寫出來時,纔會發現它在腦子裏仍是一團糨糊。所以,寫作最大的好處是倒逼自己的頭腦——把意識裏的東西線條化、結構化和系統化。

寫作與閱讀也是相得益彰的。有寫作體驗的人對好的文字更敏感,更能體會經典的妙處。同時,我們用寫作視角來欣賞或審視圖書中的表達,也會有別樣的收穫。

20.很多人總是告訴你,人需要試錯。這句話本身沒有錯,但它是當你窮盡所有方法還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時,不得已用來試試看的選擇。很多人不是“試錯”,而是“犯錯”——沒有傾聽別人的意見,也沒有在傾聽之後認真思索,就去犯了本不該犯的錯。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對此有所警惕。

21. 要過一個有意識的人生,不斷儲備精力、實力、能力與知識,並且隨時監視生活,辨別哪些事情是“消耗”,哪些事情是“積累”。如果一個人看似每天忙碌,其實卻只消耗不儲備,那麼職業生涯就會很艱難。人在整個職業生涯中都在和各種消耗自己的力量做鬥爭,在這個過程中,自己到底有沒有成長,一定要高度敏感。

22.打造個人品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它只是一個結果。在你能力不強、手藝不精、沒有作品的時候,想通過自己給自己貼標籤,或者在朋友圈、微信羣宣傳等方式來打造個人品牌,基本上是行不通的。大多數人在最初都沒有建立起個人品牌,但只要有作品思維,肯花時間和心血不停地做實事,並且把每一件事做到極致,個人品牌就會在這個過程中不斷被認可和強化。

23. 動機是由一個人的原動力決定的,而原動力是來自內心深處的期望。這種期望是做好一件事情最深層的驅動力,強大到可以讓人克服所有困難去努力實現某個願景。因此,原動力纔是一個人最核心的競爭力,它定義了你的夢想和野心。

24.心態開放的人,面對任何事情都會盡量挖掘其有價值的一面來學習、思考和內化,讓自己變強,而不是隻盯着負面信息加以嘲諷。心態不開放的人,特別在意外界評價,在看到新趨勢時就會心生質疑,在看到好機會時也不會採取行動。

25. 人生中的很多改變都需要孤注一擲,但這不代表你一輩子都要全身心投入,而是要學會階段性衝刺——設定一個時間段,拼盡全力幹成一件事。拼下來,一切都會走入正軌;拼不下來,還可以及時止損,再去尋找新的出口。

26. 很多人在聽到超出自己認知的事情時,第一反應是不相信,繼而本能地反對。其實,先把自己“打開”,機遇之門纔不會關上。回溯我的每一次蛻變,幾乎都是因爲我極度開放地去接納和思考,纔有了認知的升級和行動的改變。

27.學習是“反人性”的,正反饋週期非常長,帶着疑問和目的看書才能形成正循環:將激發的靈感快速學以致用,並用實踐中的反饋來激勵對枯燥學習的堅持。

28. 很多人都難以邁出嘗試新事務的第一步,“做事情一定要計劃周全,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這樣的理由很有迷惑性。事實上,根本沒有完美計劃,先做起來再說——在遇到具體困難時反而更容易找到辦法,待一個個問題得以解決,我們再去不斷改進方法,事情也就辦成了。

▊《絕非偶然:撬動星球的頭部效應(精裝版)》

劉容 等 著

  • 互聯網KOL|創富英雄成長軌跡與核心方法論
  • 人生閃光,絕非偶然

這是一部互聯網KOL、創富英雄在互聯網技術革命到來時,藉助新媒體將個人能量放大,一躍逆襲成爲各領域“頭部”的故事。

本書向讀者展示了他們在這個時代的不同境遇:表達者打破內容封閉,跨界者探索人生極限,從賺錢思維到生財有術,逆襲者突破職場迷思,創業者趕赴人生修行,像設計產品一樣設計你自己……

這個時代讓他們充分展現了才華,完成了自我價值的實現。他們也深刻地影響着社會向着縱深層面的發展,從而爲打破階層固化,推動社會文明與進步樹立了時代的精神偶像。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