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知識:固態硬盤相關知識介紹

今天就爲大家全面科普一下固態硬盤的相關知識,讓大家購買時做到心中有數,按需選擇。
首先還是從SSD的結構來說起,SSD最基本的組成部件分爲:主控芯片、閃存芯片、固件算法,下面我們分別闡述三者的工作職責和性能影響。
SSD結構
1、主
常見主控品牌:羣聯、Marvell、三星、瑞昱、慧榮
SSD主控本質是一顆處理器,主要基於ARM架構,這和手機處理器有相似的一面。也有部分SSD廠家的主控採用RISC架構,使其具備CPU級別的運算能力。
目前來講,SSD主控芯片的運算能力由製造工藝、核心面積的大小(晶體管數量)、核心的數量、頻率決定。
其具體作用表現在,一是合理調配數據在各個閃存芯片上的負荷,讓所有的閃存顆粒都能夠在一定負荷下正常工作,協調和維護不同區塊顆粒的協作,二則是承擔了整個數據中轉,連接閃存芯片和外部SATA接口,三則是負責固態硬盤內部各項指令的完成,諸如trim、CG回收、磨損均衡。
可以說,一款主控芯片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固態硬盤的實際體驗和使用壽命。
主控芯片的技術門檻較高,所以主控品牌比較少,目前主流主控品牌有慧榮、羣聯、Marvell、三星。
慧榮/羣聯:慧榮和羣聯是兩家臺灣主控公司,其主控成本低廉,受到很多國產SSD的歡迎,涉及廠家包括但不限於:浦科特、七彩虹、影馳、臺電、光威、銘瑄等。
2、固件算法
SSD固件是確保SSD性能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用於驅動控制器。
SSD有什麼需要驅動的?
這要從SSD的結構說起,雖然SSD看起來結構比HDD要簡單很多,但實際上機制卻要比HDD複雜。
例如,SSD需要通過FTL層和系統進行直接對話,閃存一定要在完全擦除後再能重新寫入數據,所以SSD需要Trim來把閃存重新“擦乾淨。
再比如,SSD需要一個非常完善的平衡寫入算法,讓所有的顆粒都均衡的被消耗,不至於導致有一部分顆粒寫入壽命耗盡,而其他顆粒未使用的情況。
固件中算法非常多,錯誤校正碼(ECC),壞塊管理,垃圾回收算法等等。

TRIM
SSD固件的好壞尤爲重要,相同主控和相同顆粒的兩款產品,因其固件不同,可能導致完全不一樣的使用壽命和讀寫性能,。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一款固態硬盤中顆粒對性能的影響約爲60%,而固件的影響就會佔到20%以上。
高品質算法優秀的固件不僅僅是一項非常艱難的工作,而且也需要讓閃存和主控之間達到完美的兼容,需要掌握閃存顆粒和主控等多項先進的技術 。固件的品質越好,整個SSD的品質也就越出色。
目前來看,能夠獨立開發固件的SSD廠商少,僅有三星、Intel、閃迪、英睿達、浦科特、東芝等,這是大廠帶來的技術優勢。
當然,在固態硬盤固件出現BUG影響SSD正常使用時,這些SSD廠商也會很快的發佈新的更新固件,而小廠商一般沒有後續更新,也不具備這種技術實力。
3、SSD的SATA接口與M.2接口
瞭解SSD的基本結構後,我們再來看固態硬盤的接口。目前SSD的主流接口分爲,SATA 3.0、M.2、PCI-E三種,U.2和mSATA目前並不多見,這裏不過多介紹。
SATA和M.2或PCI-E的主要區別在於:二者採用不同的通道。
可以把兩種通道理解成兩輛相同的汽車,PCI-E通道的汽車就像是在高速上行駛,而SATA通道的汽車就像是在崎嶇山路上行駛,你說哪個速度快?

不同接口固態硬盤速度表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主流的SATA 3.0通道的最大傳輸速度爲6Gbps,實際速度最大爲560MB/s,SATA通道已經無法滿足固態硬盤日益增長的讀寫速度,所以PCI-E固態硬盤應運而生。
爲什麼我的固態硬盤是M.2接口的,但是速度並不快呢?
M.2最初叫做NGFF,全名是Next Generation Form Factor。這個接口很特殊,同時支持SATA和PCI-E兩個通道,很容易讓人誤解。其實並不是所有的M.2固態硬盤讀寫速度都很快,如果是採用SATA通道的M.2接口固態硬盤,讀寫速度不會超過550MB/s。還要注意的是,主板廠商的M.2接口有的選擇了CPU原生的PCI-E通道,有的是通過PCH南橋擴展出來的,這可能對固態硬盤的速度產生影響。
4、速度對比
下面我們看一下兩種固態硬盤速度對比:
左圖爲SATA固態硬盤,右圖爲PCI-E固態硬盤
兩者的AS SSD跑分速度差距明顯,無論是連續讀寫、還是4K測試,PCI-E固態硬盤都遠遠領先SATA固態硬盤,綜合得分PCI-E固態硬盤高出SATA固態硬盤三倍有餘。
爲了幫助大家理解,下面將各種接口以及速度對比繪製成表格,這樣就可以一目瞭然。

不同接口固態硬盤協議
看到這你可能會發現PCI-E有很多好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購買。因爲PCI-E SSD閃存顆粒和主控的原因,PCI-E的SSD價格都非常昂貴。
比如250GB SATA協議的SSD價格在500元左右,而同樣容量的PCI-E協議的SSD售價卻高達800元。並且於PCI-E會佔用總線通道,入門以及中端平臺CPU通道數較少,都不太適合添加PCI-E固態硬盤,只有Z370,或者X299這樣的旗艦級平臺,才能充分發揮PCI-E固態硬盤的性能。


IT技術分享社區


個人博客網站:https://programmerblog.xyz


文章推薦 程序員效率:畫流程圖常用的工具 程序員效率:整理常用的在線筆記軟件 遠程辦公:常用的遠程協助軟件,你都知道嗎? 51單片機程序下載、ISP及串口基礎知識 硬件:斷路器、接觸器、繼電器基礎知識






本文分享自微信公衆號 - IT技術分享社區(gh_a27c0758eb03)。
如有侵權,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刪除。
本文參與“OSC源創計劃”,歡迎正在閱讀的你也加入,一起分享。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