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儒家,天下行走

  “很好,你徹底惹怒我了!”方運真生氣了,留下一句:“你別想從我這得到任何東西。”後,整個人瞬間消失。

  “切,你都說了沒留下任何東西,我還求你毛線啊,斷我聖途,我還沒找你算賬呢!”

  張景嶽也是不屑一顧,對於孔子和王陽明兩位聖人,他是打心底佩服。可對於剽竊後世詩文成聖的方運,他也是打心底不服氣,換誰來好像不會剽一樣!

  “希望你不會後悔吧!”孔子也是哭笑不得。

  “孔夫子,景嶽不後悔。”

  王陽明也點了點頭說道:“不會後悔就好,其實他也沒什麼東西給你,就是有一個叫‘奇文天地’的什麼系統,好像是從四百年後帶回來的,裏面也沒什麼,也就是一座圖書館,幾十上百萬冊書而已……”

  王陽明還沒說完,就看見張景嶽哭着喊着大叫着,求方聖人開恩,將奇文天地給他。

  只是直到離開之時,方運也沒再現身。

  張景嶽哭紅着眼,對孔子、王陽明再三說道:“等方聖人氣消了,你們可一定要勸他將我的奇文天地物歸原主,要好言相勸,你們知道的,我是拯救大明,拯救文道的最後希望,沒有奇文天地,我不可能完成任務,你們一定要幫我拿回奇文天地,一定別忘了……”

  王陽明笑道:“你已經說了十八遍了。”

  “哦,才十八遍啊!那我湊個整數……”

  孔子看不下去了,趕緊打斷道:“該是你的,跑不掉。最後一件事,從今日起,你便是我儒家的天下行走,我會昭告天下,方便你日後行走。”

  “天下行走?好,我知道了。陽明先生還有什麼交待的嗎?”

  “你也是我心學的天下行走,可以了吧?”

  “嗯,好,看我如何去一統心學理學!”

  “哦?”

  “陽明先生,你恐怕不知道,我穿越前正在寫一本書,剛寫到張介賓受太醫院之託前往祁州藥市,相逢孫承宗和馮從吾,那位馮從吾未來就發揚了關中學派,融合心學理學,雖然不一定能成就半聖,至少是一代大儒。”

  “我相信這輩子,若能早日引導他,讓他放棄科考,莫要在官場蹉跎歲月,成就定會更高。”

  “我既然身爲儒家和心學雙重天下行走,定當行使職權,盡到責任。對了,孔夫子、陽明先生,你們能否幫我引薦百家聖人,就說我不介意領百家天下行走,這樣百家歸一,親如一家,多……”

  “走,走,走……”王陽明一揮手,張景嶽頓時消失不見,話都還沒說完。

  做完這些,王陽明才發現孔子伸出手,頗有些好奇的問道:“大哥你這是何意?”

  “大哥是想阻止你,結果誰知道你動作這般快。”不知何時,方運又出現在二人身邊,聞言說道。

  “哦?大哥莫不是被他荒唐想法打動了吧?當百家天下行走,虧他想得出來。”王陽明說道。

  “別人不行,他或可能。”孔子說道。

  王陽明略一思索,便明白其意,張景嶽來自後世,後世傳統文化式微,可正因爲如此,反而有百家歸一之跡象,耳濡目染下,張景嶽便是大明最可能融百家於一身之人。

  加上他的三位老師,又都是百家之人,精通醫家、儒家、兵家、畫家、書家、道家、堪輿家、歷家、算學家……正是可以名正言順領百家天下行走的最佳選擇。

  想明白,王陽明乾笑一聲,說道:“認命和自己爭取還是不一樣,我們應該相信張景嶽。”

  孔子似笑非笑,不置可否,只是看向方運。

  方運也是訕笑,說道:“你看,我因爲剽竊,沒少被那小子辱罵,可見這系統真不是好東西。不給他也是爲了他好。”

  王陽明懷疑道:“你確定不是爲了留給你的後人纔不捨得交出來?”

  “嘿嘿,看破不說破,我們還是好兄弟。”

  “這事不怪三弟,畢竟我們的戰場更重要,三弟的奇文天地,可有不少各國曆史,對我們的幫助更大。”

  “大哥所說,正是我所想,先前我說什麼了嗎?什麼也沒說。”

  ……

  十年過去,天下格局鉅變,新的半聖不斷湧現出來。

  徐渭,文嘉,項元汴,三人都以畫成就半聖。

  李贄,因《焚書》成就半聖。

  湯顯祖,因《牡丹亭》成就半聖。

  周述學,以《神道大編》成就半聖。

  潛虛子,因寫《封神演義》踏出最後一步成就半聖。

  羅懋登,因寫《香山記》、《三寶太監下西洋》兩部小說成就半聖。

  朱載堉,作《律學新說》,因創十二平均律,而成就半聖。

  徐家兄弟,因《地理人子須知》成就半聖。

  方有執,以《傷寒論條辨》成就半聖。

  李時珍,因《本草綱目》成就半聖。

  李梃,因《醫學入門》成就半聖。

  徐春甫,因《古今醫統大全》和《醫門捷徑》成就半聖。

  何良臣,因《紀陣》而成半聖。

  雲棲祩宏,因整頓佛門,加上作《戒殺放生文》而成就半聖。

  張應俞,作《杜騙新書》成半聖。

  另有幾人隱藏身份,一人化名蘭陵笑笑生,作《金瓶梅》成小說半聖;一人佚名作《三十六計》成就兵家半聖。

  當三十六計問世時,張景嶽懊惱不已,試問天下兵書,後世婦孺皆知的除了《孫子兵法》,不就是《三十六記》嗎?結果居然讓這書成了漏網之魚,可心疼死張景嶽了,本可以白得的一半聖,就這樣眼睜睜看着它溜走了。

  ……

  與此同時,十年內,隕落的半聖有九位:俞大猷、張居正、王畿、戚繼光、文嘉、萬密齋、吳承恩、羅汝芳、王世貞。

  新增二十位,隕落九位,加上先前十一位,天下存世半聖仍有二十二位。

  儒家,僅存顏山農、李贄兩位半聖,實力大衰。

  兵家,有李成梁、何良臣以及佚名半聖,共三位半聖,實力有所削弱。

  醫家,有方有執、李時珍、李梃、徐春甫四位半聖,半聖人數一舉躍爲百家第一,可醫道將就治病救人,很少有戰鬥之力,唯有點穴、飛針、五禽戲、八段錦以及擒拿手幾樣保命手段,於國力無大增長。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