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再期末考的結果

今天期末考試的成績終於出來了,雖然對於我們班的成績,我做好了比較壞的心理打算,但結果,在意料之中卻又在意料之外。

上學期由於疫情原因,整個縣臨時提前放寒假,期末考試也因此無法正常舉行,推到了本學期開學考。

上上週考完,縣級聯考,同一線上閱卷,上週二就已經基本完成了閱卷任務,但因爲部分老師的不負責,語文試卷作文分差太大,重新仲裁了幾千份。

我每天都去釘釘工作羣看看有沒有出成績,從上週四起拖到今天,成績終於正式公佈出來了。

可想而知,在家過年,親朋好友都回來了,各種出去玩,這假期一個多月,學生有幾個能真正做到靜下心來好好複習呢?

所以開始考試的時候大家就在說,估計這次都不會考得很理想。

意料之中,我們班年級前20名,從15個,掉到了只有10個,班級整體成績下降。雖然各科還是第一,但原本的分數差優勢,已經越拉越小。

意料之外的是,年級前10名,我們班仍然保住了7個,並且年級前6名,都在我們班,有少數同學還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

有些家長從上週就開始問我成績有沒有出來,所以大概分析完學生成績以後,我就在班級羣裏發了羣通知,讓想知道成績的家長私聊我。

爲了防止出現之前家長一看成績考得不好,就來質問我的情況,還有一些只看總分,不看其它的家長。

我“先發制人”說了以下這段話,並且註明了這次語數英滿分都是100分。

陸陸續續有家長來問成績,我開始一個個私發並且回答一系列家長問題。

其實,這近兩年來,自我感覺家長大概分五類,而每次和家長聊完天,也能看出不少東西。

比如,第一類:懂得互相理解且體諒老師的家長,一般都比較客氣,孩子考好了會感謝老師的努力,也希望老師多費心,全程讓人感覺很舒服。

這類家長平時也很配合學校工作,也會花時間和精力好好管教自己的小孩,是我們老師最喜歡的家長了。

第二類:問完成績就沒下文的家長,這類佔多數。平時不會問學生在校情況,對學生成績也不是特別在乎,花在孩子身上精力有限。甚至從來不會說謝謝,或許這是我個人習慣,習慣表達一定的感謝,習慣對別人的感謝表達不客氣。

第三類:問完成績就說怎麼考這麼差,這肯定考不上高中,怎麼又退步了…的家長。作爲自己的小孩,我覺得家長都對他們有一定的瞭解,他們在學校怎麼樣你不知道可以去問老師,但在家怎麼樣你總應該知道?學不學習,努力與否,家長怎麼會沒有感覺呢?

再說一看成績就說怎麼又退步了的,成績有升有降是很正常的事,平時考試的目的是檢測和發現問題並及時改正,而不是說光看一個排名就怎麼樣。而對於一些家長輕易就否定自己的孩子,我實在無話可說。

第四類:比較難溝通的家長。看到成績就說又退步了這麼多,可她女兒明明比上次進步了十幾名;直接和老師說他們都沒在家,希望老師多管管;還有說自己管不住,只能讓老師管的…

第五類:基本不會出現的家長。不看羣消息,也不管學校任務,基本不問學生成績和在校情況。總之,我帶了他們孩子快兩年就聊過一兩次,還是問他們要生活費…

我之所以一個個發成績單給家長是因爲我也希望父母知道孩子近期的學習狀況,也希望家長們能一起配合。

但如果你從來不找我瞭解學生情況的話,我剛開始還會有一定的反饋,希望可以共同改變,但一旦發現家長也不上心,那我也會減少我的熱情。

等我突然找家長聊了,那估計是你小孩在學校犯了比較嚴重的錯誤。

一般情況下,老師都想能引導孩子們往更好更高的地方去,但光靠老師,這是遠遠不夠的。

比較關心小孩狀況的,那我一般也會比較詳細的告知他們最近的表現情況,有進步了或者狀態不太對了,也會及時和家長溝通。

我覺得這纔是比較正常的一個老師和家長之間的關係,是互相理解和配合,畢竟我們的共同目標都是爲了孩子更好。

所以說,從父母身上能看到孩子,從孩子身上也能看到父母。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