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頂級企業則做生態!

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頂級企業則做生態!

生態這個詞在過去的近十年裏我們耳朵可能都聽出繭子了,似乎每個做到一定階段的科技公司都會提生態。

樂視曾一度拿生態概念支撐(忽悠)龐大的市值,BAT的生態建設更是超前,它們已經聚集了很多第三方企業參與到各自生態體系的建設來。

大家之所以對構建生態如此熱衷,一方面是因爲在信息和技術都在快速迭代的當下,產品可被抄襲,技術能被複制,但構建的生態體系卻像鐵桶一般不易被打破。當一個生態體系建成後,其中的個體想要脫離,都需要付出較大的代價。

另一方面,不知大家看出來沒,如今純硬件公司的股價都高不到哪兒去,未來極端一些,送硬件、賣軟件和廣告可能會成爲趨勢。

所以明白爲啥小米要一個勁給自己貼上互聯網公司的標籤了吧?

“生態”的多樣性

當然,生態也分很多種,比如騰訊係爲代表的社交生態、阿里係爲代表的商業生態,還有頭條等爲代表的數字內容生態等等。

近些年隨着萬物互聯時代來臨,手機終端廠商們也紛紛轉型做起了生態,移動應用生態是手機廠商們的根基。從2014年蘋果舉辦首屆WWDC以來,國內的各種“DC”也陸續發動:2017年開始的小米MIDC,2018年OPPO召開了第一屆ODC 、2019年華爲在失去谷歌GMS服務後發起的HDC,2020年藍廠也跟風搞起了VDC......

前兩天華爲的HDC 2021霸榜頭條,時隔兩天ODC又上熱搜。

而商業史上,曾信誓旦旦打造自己的移動應用生態的公司一抓一大把,我們熟知的三星、微軟、黑莓等操刀者可以說全以失敗告終。

可想而知,這條路有多難。不過難的事纔有價值,越是難才越要做

“生態”的差異性

不過如今華爲、OPPO所指的生態早就超出移動應用生態範疇了,當然依然是最核心的一部分。華爲的全場景智能生態仰仗全球三大應用商店之一HMS和鴻蒙這兩張牌,經過2年發展已經有了不錯的積累。

OPPO則在最新的ODC上宣佈,將通過佈局泛在服務、提供多元AI能力、打造預防型醫療、賦能開發者與創作者四大措施來構建下一代的生態勢能。

二和四舉措大家好理解,這裏簡單地講述下第一和第三個措施。泛在服務大白話說就是實現有人的地方,就有無感的服務。在OPPO看來,服務的演進,從以終端爲中心,到以平臺爲中心,最終會演變成以人爲中心。不遠的將來,服務圍繞人進一步融合,將給人提供一種無感化的體驗。所以OPPO將爲開發者提供多場景一站式的開放平臺,底層系統具備多端互融的能力,開發者能夠觸及更多場景,用戶也能體驗到一致的多維多場景。

而打造預防型醫療可以說是OPPO生態相較其他廠商最具差異化的標識。

行業內廠商都有健康板塊,但只有OPPO將其作爲生態戰略重心,OPPO CEO陳明永明確指出:“健康可以作爲一生的事業來做”。

當下老中青都關注健康,產業市場規模逐年增加,個人健康投資空間大。而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致死率高,負擔重,預防型醫療進展緩慢。同時中國健康領域呈現醫療資源高度集中,用藥過量,醫患矛盾緊張、就醫等待時長等問題。

OPPO將健康作爲企業使命,還專門聯合北京體育大學成立了OPPO健康實驗室,加強運動與健康領域的產學研三位一體協同。

而在健康領域不同於其他企業的模式創新,OPPO做的是硬創新。OPPO以健康算法、健康數據中心、傳感器爲基礎,通過OPPO Watch、手機等硬件和健康APP軟件爲OPPO用戶提供服務,推動從應對、反應型醫療到預防性醫療轉變!OPPO也爲開發者準備了一套工具套件——OPPO Health Research Kit。

OPPO做生態還有什麼優勢?這些數據應該是OPPO的底氣:全球在影像、通信、射頻、充電、AI等領域擁有超73000件專利,PCT專利數量全球前十,發明授權專利數量全國第二;4.6+億ColorOS用戶,系統能力日均接口調用10+億;應用與遊戲月活超過4.5億,月分發量超過165億;IoT建設方面,也已經形成電視+手錶+耳機+平板組合佈局。

正所謂OPPO生態不言,下自成蹊。

打動開發者需要一點甜頭

都說將最好的技術自我運用,這是產品思維;將最好的技術對外開放,這是生態思維。

吸引開發者的關鍵在於能否提供從技術到商業的支持和賦能,天量的資源供開發者使用,能做的事更大,成就也就更多。

而最開始,可能還需要給開發者一些甜頭。爲此 OPPO推出了激勵開發者的引力計劃,2022年將投入10億+資金給開發者。

爲開發者讓利,先補貼,讓火車跑起來,然後部分開發者盈利了,其他開發者進入的動力更足,隨後一起做大做強。

寫在後面:不管怎麼說,建立生態都需要經過漫長的積累,從量變到質變,市場和技術才能逐漸爆發。

說到底大家其實也認清了現在的形勢,着急賺快錢,不專心搞技術的,他走不遠。

值得欣慰的是我們的科技企業也越來越爭氣了,華爲、OPPO這樣的代表拿出了賺慢錢的定力,專心投入研發,深耕技術。

手機廠商轉型做生態纔開始沒幾年,從0到1,一個全新生態的基礎應用構建沒有捷徑。

跳出舒適區,去做那些艱難的事,把該補的課補上。一步步解決一個個的複雜問題,這纔是頭部企業該有的姿態,也是行業的進步之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15303304580718394

 

 

發表評論
所有評論
還沒有人評論,想成為第一個評論的人麼? 請在上方評論欄輸入並且點擊發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