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領域邏輯與業務邏輯的關係

領域邏輯用來表達業務概念,保證業務規則,存放業務數據和業務狀態等。領域邏輯通常是通過領域模型中的對象來實現的,且這些對象並不知曉其持久化方式,不過數據仍舊被存儲且行爲也與相關的業務概念和規則保持一致。作爲一個概念,強類型DataSet也可

原创 單一職責原則(Single Responsibility Principle)

1 作用 它指導我們如何提高代碼的可重用度! 2 定義 一個類應該僅有一個引起它的變化的原因(職責),或者說一個類只負責一個功能領域中的相應職責。這條原則也稱爲類設計的“高內聚性原則”。 (l)含義之一:避免相同的職責(也稱爲功能)分散到

原创 Pushlet實例解析

1.1 Pushlet 1.1.1 介紹 Pushlet 是一個開源的 Comet 框架,在設計上有很多值得借鑑的地方,對於開發輕量級的 Comet 應用很有參考價值。 觀察者模型 Pushlet 使用了觀察者模型:客戶端發送請求,訂閱感

原创 中國惠普前總裁孫振耀談人生 [珍藏]

一、關於工作與生活 我有個有趣的觀察,外企公司多的是25-35歲的白領,40歲以上的員工很少,二三十歲的外企員工是意氣風發的,但外企公司40歲附近的經理人是很尷尬的。我見過的40歲附近的外企經理人大多在一直跳槽,最後大多跳到民企,比方說,

原创 Comt4j消息推送實例

1.1 Comt4j 1.1.1 介紹 Comet4J(Comet for Java)是一個純粹基於AJAX(XMLHTTPRequest)的服務器推送框架,消息以JSON方式傳遞,具備長輪詢、長連接、自動選擇三種工作模式。  功能特性

原创 對於內向、不善於社交的人來說,如何建立人脈?

三成能力,七分人脈,對於一個人的事業成功人是發揮着最重要的作用。可是對於我所問的題目,該怎麼辦呢?下面是精選知乎網友的回答。 1.韓冰Bill 人脈的意義不在於你認識誰,而在於你能吸引誰(靠權力、威懾去推動誰這不算人脈),能吸引誰根

原创 產品設計應抓住的用戶心理

  1. 把握用戶的閱讀心理     當一個用戶訪問網站的某個頁面,一定有一些用戶想馬上看到的內容,這就是期待心理     怎麼做?     (1)有一目瞭然的導航    (2)將用戶期待的商品放在網站首頁     (3)  將簡單清晰而

原创 12項職場缺陷行爲你有嗎?

爲什麼許多有才華的人會失敗?美國哈佛商學院mba生涯發展中心主任詹姆士middot;華德普與提摩西middot;巴特勒博士,受命協助那些明明被看好卻表現不佳,甚至快要被炒魷魚的主管。 什麼樣的行爲模式會成爲致命缺陷,嚴重阻礙職業生涯?下

原创 使用Apache Jmeter編寫自定義Java測試代碼開展併發測試

我們在做性能測試時,有時需要自己編寫測試腳本,很多測試工具都支持自定義編寫測試腳本,比如LoadRunner就有很多自定義腳本的協議,比如"C Vuser","Java Vuser"等協議。同樣,Jmeter也支持自定義編寫的測試代碼

原创 全面解析數據的網絡傳輸

1.1 帶寬 帶寬的單位是“bit/s”,也就是單位時間的比特數。 我們常說的比如100M帶寬,全稱應該是100Mbit/s,或者100Mbps。 1.2 數據如何發送 數據的發送一般經過以下幾個環節: 1) 應用程序首先將要發送的數據寫

原创 從員工到總監,你要明白的8個道理

    職場是一個複雜的綜合體,呼風喚雨的風光表面背後,必定得付出別人所不知道的艱辛。這個其實是很公平的。努力不一定有回報,但是如果不努力,就一定沒有回報。如果你願意改變,或許下次收穫別人羨慕眼光的,就會是你。   說歸說,對於那些想改

原创 Servlet3.0 服務端推技術實例

所謂Servlet 異步處理,包括了非阻塞的輸入/輸出、異步事件通知、延遲request 處理以及延遲response 輸出等幾種特性。這些特性大多並非JSR 315 規範首次提出,譬如非阻塞輸入/輸出,在Tomcat 6.0 中就提供了

原创 GRASP通用職責分配軟件模式

1.  概述 它的核心思想是“職責分配(Responsibility Assignment)”。GRASP提出了幾個基本原則,用來解決面向對象設計的一些問題。 Craig Larman在《Applying UML and Patterns

原创 java平臺統一異常框架的設計與實現

在一個framework的設計中,異常框架的設計佔據着很重要的位置,因爲它會直接影響到整個應用的健壯性、穩定性和易用性,因此筆者結合自己在產品開發中的經驗給出了一個異常框架的設計及實現與大家共享,有考慮不周或欠妥的地方還望大家一起討論,

原创 互聯網產品設計規劃

  找準目標用戶羣體     產品所面對的羣體是什麼?     他們的共同特徵是什麼?     目標用戶羣體的市場有多大,是否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理解行業競爭     產品內容是否有獨特的價值     與競爭者的優勢在哪裏?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