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我的友情鏈接

51CTO博客開發

原创 RMAN簡單實驗引出的RMAN-06169錯誤

首先,正常的實驗會出現備份非歸檔模式數據庫的錯誤(ORA-19602: cannot backup or copy active file in NOARCHIVELOG mode),但是這裏卻出現了RMAN-06169錯誤正常實驗會出現下

原创 歸檔模式和非歸檔模式下的數據恢復區別

首先,歸檔模式和非歸檔模式下的數據恢復是物理恢復。歸檔模式下試驗流程:1.  創建一個表空間test1 使用test01.dbf;2.  給test01.dbf創建一個副本(備份);3.  做一些操作使test01.dbf文件中的數據發生變

原创 歸檔模式和非歸檔模式下的數據恢復區別

首先,歸檔模式和非歸檔模式下的數據恢復是物理恢復。歸檔模式下試驗流程:1.  創建一個表空間test1 使用test01.dbf;2.  給test01.dbf創建一個副本(備份);3.  做一些操作使test01.dbf文件中的數據發生變

原创 另一個CSDN的博客

   我自己把CSDN的博客一氣兒複製粘貼到這兒來了(都是原創內容),不知道兩邊都更新有沒有什麼問題。    感覺這邊社區活躍些,能有人看到我複製到這邊的筆記,指出錯誤就好了。

原创 我的友情鏈接

51CTO博客開發

原创 RMAN簡單實驗引出的RMAN-06169錯誤

首先,正常的實驗會出現備份非歸檔模式數據庫的錯誤(ORA-19602: cannot backup or copy active file in NOARCHIVELOG mode),但是這裏卻出現了RMAN-06169錯誤正常實驗會出現下

原创 增量備份的一些小細節總結

哪些對象支持增量備份        If you specify INCREMENTAL, then in the backupSpec clause you must set one of the following parameter

原创 Frame Relay(幀中繼)的理解

IP地址昂貴,地理分散的大公司想要達到像LAN一樣的在同一網段傳播(中途只在數據鏈路層跑,差錯小等等),可以使用私有IP地址。以太網的幀不能傳輸這麼遠,於是有了幀中繼技術。這裏的數據鏈路層傳輸不是封裝MAC地址,而是DLCI號,並且通

原创 爲什麼可以把未提交的數據寫入數據文件?——通過DML操作舉例解析

    首先: 1.transaction是否commit跟DBWn何時把髒塊兒寫入datafile沒有任何直接關係; 2.無論DBWn何時寫入,LGWR都會先於它記錄下來     許多的原因都會促使dbwn進程寫入數據,如檢查點,數據緩

原创 VLAN的理解

    一個網段要繼續細分(大網段有很多弊端,如廣播風暴,流量,訪問安全),並且要實現網段間通信。例如分成兩個網段:     那麼可以簡單的將它們全部接入各自的一個交換機,然後兩個交換機中間加個路由器。這種情況是LAN。 並且有幾個

原创 結合例子理解排他(exclusive)鎖和共享(shared)鎖

  鎖跟事務是聯繫在一起的,鎖的生命週期是事務開始到事務結束(不管是提交還是回滾都是結束)。 所以,講到鎖就不能迴避事務而單單去講鎖的含義。 但我們還是先講例子再講鎖的定義. 首先,根據鎖類型劃分有排他(exclusive)鎖和共享(sh

原创 非歸檔模式下也可能能夠recover?

剛剛纔學Oracle的時候做的實驗,後來看看覺得意義不大,但如果你是初學,看不懂複雜的實驗,又糾結這個問題,也可以看看: 很簡單的原因:即使不處於歸檔模式,自備份以來到現在的所有操作在聯機日誌文件中能找到的話,就能recover。 但

原创 遠程連接與數據庫狀態的聯繫——本質是監聽器動態註冊造成差異

問題描述:我連一臺ubuntu上的Oracle,但服務器必須啓動到mount階段才能連上。 但按理說連接跟實例沒關係。而且連另一臺redhat的Oracle就只打開監聽器就可以了。     後來我查了ubuntu那臺機子的list

原创 RMAN與數據庫狀態的聯繫以及RMAN-20021錯誤

  測試環境:我通過RMAN管理器連接數據庫,在數據各個狀態時查詢備份列表。數據庫的狀態切換由另一個sqlplus窗口執行   實驗結果:RMAN管理器至少要等數據實例處於mount狀態時才能查看備份列表。   出現錯誤:RMAN在數據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