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SCI期刊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供參考)

SCI(《科學引文索引》,英文全稱爲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國科學情報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簡稱ISI,網址:http://www.isinet.com

原创 虛函數的一般實現模型

1.virtual function的一般實現模型:     每一個含有虛函數的class有一個virtual table,內含該class之中,virtual table中存放所有的virtual function的地址,每個objec

原创 Daemon 線程

  注:對原文添加了一些代碼和註釋,並修改了原文作者的一些筆誤   概念類似於Linux的後臺守護進程,JVM的垃圾回收線程就是典型的後臺線程,它負責回收其他線程不再使用的內存。只有前臺的所有線程結束後後臺線程纔會結束。main線程默認爲

原创 GNU emacs 22.1.1 代碼格式對齊

我的系統是ubuntu 8.0.4   想在編輯c++代碼的時候,回車後格式自動對齊,不用自己敲tab或者空格   裝好emacs 22.1.1 後,發現自己的主目錄下沒有.emacs文件   於是在主目錄下新建一個.emacs文件,在

原创 Java的深拷貝和淺拷貝(2)

上一篇文章講述了淺拷貝和深拷貝的含義,並且給出了淺拷貝的一個例子   這篇文章在那個例子的實現上作出修改,實現深拷貝,代碼如下:   package com.test; public class CloneTest { public s

原创 《Java面向對象編程》學習筆記17--對象的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原文出處:http://blog.csdn.net/gnuhpc/archive/2009/10/24/4722525.aspx   將原文的代碼加了main函數   1.定義: 序列化--將對象寫到一個輸出流中。反序列化則是從一個輸入

原创 Java中的管道流

 1.引言 Java I/O系統是建立在數據流概念之上的,而在UNIX/Linux中有一個類似的概念,就是管道,它具有將一個程序的輸出當作另一個程序的輸入的能力。在Java中,可以使用管道流進行線程之間的通信,輸入流和輸出流必須相連接,這

原创 《Java面向對象編程》學習筆記14——數組的相關事項

 1.聲明數組引用變量時不能指定數組的長度。如:int x[1];這句話非法。 2.數組對象的創建,例如: int [] scores = new int[100]; 首先在堆中分配內存空間,上述的就是400個字節,然後就給其賦默認值,各

原创 An Introduction to Recursion, Part 1

  Recursion is a wonderful programming tool. It provides a simple, powerful way of approaching a variet

原创 Java的淺拷貝和深拷貝(1)

 Java的拷貝分爲深拷貝和淺拷貝   淺拷貝:把一個對象中所有的非static成員變量(包括對其它對象的引用,java中的引用相當於C/C++中的指針變量)都拷貝一遍,而不拷貝引用所指向的對象 深拷貝:把一個對象中所有的非static成

原创 《Java面向對象編程》學習筆記16—Java I/O系統

原文出處:http://blog.csdn.net/gnuhpc/archive/2009/10/22/4713381.aspx 1.基本概念和基本情況: a.流:一組有序的數據序列。 b.字節流:數據流中最小的數據單元是字節。

原创 linux 終端

 tty是Teletype的縮寫終端是一種字符型設備,它有多種類型,通常使用tty來簡稱各種類型的終端設備。tty是Teletype的縮 寫。Teletype是最早出現的一種終端設備,很象電傳打字機(或者說就是),是由Teletype公

原创 Apache的Mod_Rewrite模塊設置

 利用apache的mod_rewrite模塊的全套重定向方案 首先介紹一下怎樣打開apache的mod_rewrite功能。 首先來重新編譯安裝apache-2.0.59 #tar -zxvf httpd-2.0.59.tar.gz #

原创 深刻理解Java編程的7個例子

 深刻理解Java編程的7個例子   佟強 2009年11月7日 http://blog.csdn.net/microtong  1. 閱讀下列代碼回答問題(第一個Java程序,理解PATH和CLASSPATH,學會使用javac和j

原创 An Introduction to Recursion, Part 2

  Scenario #2: Multiple Related Decisions When our program only has to make one decision, our approach